方劑組成解釋
養陰丸中含有龜板,主要原因有二:
- 滋陰潛陽,平補肝腎:龜板性寒,味甘鹹,入肝腎經,具有滋陰潛陽、平補肝腎的功效。對於陰虛火旺、肝腎不足所致的潮熱盜汗、腰膝痠軟、失眠多夢等症狀,龜板可起到滋陰降火、補腎固精的作用。
- 配伍其他藥材,增強療效:龜板與養陰丸中其他藥材如生地黃、麥冬、玄參等配伍,可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滋陰清熱、養血潤燥的作用。例如,生地黃滋陰涼血,麥冬養陰潤肺,玄參清熱解毒,與龜板共同作用,增強滋陰潛陽的功效,使藥效更加全面。
養陰丸中加入黃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瀉火,燥濕止癢: 黃柏性寒,味苦,入腎、膀胱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癢之效。對於陰虛火旺、濕熱蘊結導致的症狀,如口乾舌燥、心煩失眠、小便赤澀、皮膚瘙癢等,黃柏能有效清熱降火,改善症狀。
-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 養陰丸中包含多種滋陰潤燥、清熱解毒的藥物,黃柏的加入可以增強藥效,更好地達到滋陰降火、清熱解毒的功效。例如,黃柏可以與生地黃、麥冬等滋陰藥物配合,更好地滋陰降火;與丹皮、赤芍等清熱涼血藥物配合,更好地清熱解毒。
養陰丸方劑中包含枳殼,主要考量其理氣消積的功效,用以緩解因陰虛所致的氣滯、食積等症狀。
枳殼性味苦、辛,微寒,入脾、胃經。其理氣消積之功,可使氣機通暢,有助於促進脾胃運化,改善陰虛所致的食慾不振、腹脹等消化不良症狀。
此外,枳殼還具有一定的降逆止嘔作用,對於陰虛所致的胃氣上逆、噁心嘔吐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養陰丸中加入乾薑,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溫補脾陽,助藥力行: 乾薑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回陽救逆之效。養陰丸以滋陰為主,但脾陽虛弱則難以吸收藥效。加入乾薑,溫補脾陽,有助於藥物更好地被吸收,提高滋陰效果。
- 調和陰陽,防止寒凝: 養陰藥多偏寒涼,長期服用容易導致脾胃虛寒,甚至出現腹痛、腹瀉等症狀。加入乾薑,溫陽散寒,可以中和藥物寒性,避免寒凝脾胃,保持陰陽平衡。
養陰丸方劑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調和藥性: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增強藥效的作用。養陰丸中常含有苦寒藥物,甘草可以調和藥物的寒性,避免過於寒涼,減少對胃腸的刺激,使藥物更易於服用和吸收。
- 補益脾氣:甘草入脾經,具有補脾益氣、緩解脾虛症狀的作用。養陰丸通常用於陰虛內熱、津液不足等病症,而脾氣虛弱會影響津液的生成和輸布,甘草的補脾作用可以促進津液的生成,進一步滋陰潤燥,提高藥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養陰丸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血崩日久則血少,復亡其陽,白滑之物下流不止」,指女性因長期崩漏(子宮異常出血)導致陰血虧虛,陰損及陽,進一步造成陽氣虛弱,無法固攝陰液,因而出現「白滑之物」(可能為白帶稀薄、分泌物清冷,或伴有血崩後遺症狀)持續流失不止的證候。
此病的關鍵病機為**「陰虛兼陽虛,固攝無力」,屬虛證,治療需兼顧滋陰清熱、溫陽固攝**,而非一味收澀或單純補血。
方劑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龜版(酒炙)
- 功效:滋陰潛陽,補腎固衝。
- 角色:龜版滋腎陰、清虛熱,能補養因長期血崩耗損的陰血,兼能固衝任(調理子宮功能),針對「陰虛血少」的根本。
2. 黃柏(酒炒)
- 功效:清熱燥濕,瀉相火。
- 角色:血崩日久易生虛熱(陰虛火動),黃柏清下焦虛火,防止熱擾衝任加重出血或帶下;酒炒後減其寒性,避免過傷陽氣。
3. 枳殼(麩炒)
- 功效:理氣寬中,行滯消積。
- 角色:血崩後氣機易滯,枳殼調暢氣機,防止滋膩藥礙胃,並助陽氣升發(「欲補先通」之理)。麩炒緩和其破氣之性。
4. 乾薑
- 功效:溫中散寒,回陽固脫。
- 角色:針對「亡陽」之證,溫補脾陽以固攝陰液,防止「白滑之物」繼續流失。與龜版、黃柏配伍,形成「寒熱並調」結構。
5. 炙甘草
- 功效:補中益氣,調和諸藥。
- 角色:助乾薑溫補中焦,緩和龜版、黃柏之陰寒,協調全方。
輔料:醋為丸
- 醋味酸澀,能收斂止血,增強固攝之效。
全方配伍特點與治療原理
- 滋陰與溫陽並行:
- 龜版補陰,乾薑溫陽,針對「陰血虧虛兼陽氣不足」的複雜病機。
- 清熱與固攝同施:
- 黃柏清虛熱,龜版、乾薑固衝任,兼顧「熱擾」與「不固」的矛盾。
- 補中有行:
- 枳殼理氣防滯,避免純補滋膩。
適用證候歸納
此方適用於崩漏或帶下日久,陰血虧虛、虛熱內生,且陽氣已傷的證型,特徵如下:
- 出血或分泌物色淡、質稀(陽虛不固)。
- 可能伴隨腰膝酸軟、手足不溫(腎陽不足)、口乾微熱(陰虛生熱)等虛實夾雜之象。
(完)
傳統服藥法
龜版(酒炙)、黃柏(酒炒)、枳殼(麩炒)、乾薑、炙甘草。
上為末,醋為丸。
1日2次,溫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適用於血崩日久,血虛陽亡,白帶下流不止者。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養陰丸, 出處:《竹林女科》卷一。 組成:龜版(酒炙)、黃柏(酒炒)、枳殼(麸炒)、乾薑、炙甘草。 主治:血崩日久則血少,復亡其陽,白滑之物下流不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