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燭草煎丸

NAN ZHU CAO JIAN W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中性 (1.00)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2%
胃經 22%
大腸經 11%
脾經 11%
肝經 11%
膀胱經 11%
心經 11%
腎經
胃經
大腸經
脾經
肝經
膀胱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南燭草煎丸中加入石榴,主要原因如下:

  1. 收斂止瀉: 石榴皮性澀,具收斂止瀉之效,可治療因脾虛泄瀉、腸胃不和引起的腹瀉。南燭草本身也具止瀉作用,兩者相輔相成,加強止瀉效果。
  2. 殺蟲止癢: 石榴皮有殺蟲止癢之效,可治療因蟲積引起的皮膚瘙癢、疥瘡等症。南燭草亦有抗菌消炎作用,兩者配合可更有效地消滅病菌,改善皮膚炎症。

南燭草煎丸方劑中加入蓮子,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

一、固腎止瀉:蓮子味甘性平,入脾、腎經,具有補脾益腎、養心安神、固精止瀉的功效。南燭草煎丸多用於治療腎虛、脾虛所致的洩瀉,蓮子可補益腎脾,固澀腸道,有助於止瀉。

二、清心安神:蓮子亦有清心安神的功效,能緩解因腎虛、心脾兩虛所致的心煩失眠、心悸不安等症狀。南燭草煎丸若有兼治心神不寧者,則蓮子可起到協同作用,增強療效。

主治功效


南燭草煎丸方劑功效分析

根據《太平聖惠方》記載,南燭草煎丸主治「血氣虛憊,鬚髮禿落不生,縱生,色黃不黑」等症狀。方劑組成包含南燭草、酸石榴葉(紅石榴葉)、旱蓮子苗(蓮子苗),三藥合用,從滋陰補血、養血生髮的角度入手,達到治療目的。

方中藥物功效及作用機理分析:

  • 紅石榴葉 (酸石榴葉): 方中以紅石榴葉為君藥。其味酸澀,性微寒,具有滋陰潤燥、清熱解毒的功效。《太平聖惠方》未詳細說明其作用機理,但從其功效推測,紅石榴葉可能通過滋陰清熱,改善血虛導致的燥熱,從而促進髮根營養供給,改善髮質。酸澀之性或能收斂止脫。

  • 蓮子苗: 蓮子苗為臣藥,具有養心安神、健脾益腎的功效。其入心、脾、腎三經,心主血脈,脾主運化,腎藏精,主骨生髮。蓮子苗能補益心脾腎三臟之氣血,從根本上解決血虛、精虧導致的鬚髮脫落、發質變黃等問題。古代記載其主治「血氣虛憊,鬚髮禿落不生,縱生,色黃不黑」,說明其在養血生髮方面有較好的療效。

  • 南燭草: 方中南燭草之作用,古方未作詳細說明,可能是佐藥,輔助君臣藥發揮功效,或有助於改善頭皮環境。

整體治療原理:

南燭草煎丸方劑整體治療原理是通過補益心脾腎三臟,滋陰養血,清熱潤燥,從而改善血虛、精虧所導致的鬚髮脫落、色澤變黃等症狀。三藥合用,相輔相成,標本兼治,達到養血生髮的目的。紅石榴葉清熱潤燥,改善頭皮環境;蓮子苗補益氣血,從根本上解決血虛;南燭草則可能輔助其他藥物,協同作用,提高療效。 方中藥物共同作用,營造有利於毛髮生長的內外環境,最終使頭髮重新烏黑亮澤,生長茂盛。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分析基於古方及藥物傳統功效的理解,其作用機理尚需現代藥理學研究進一步闡明。

傳統服藥法


南燭草5斤, 酸石榴葉5斤, 旱蓮子苗5斤。
以上三味,於五月上旬收乾瓷瓶子中,泥封令密,安日中,至六月中旬取出,皆如黑餳,研之,又以生地黃五斤,絞取汁,及白蜜五合,同煎上件三味成膏,次下後諸藥末:地骨皮四兩,熟乾地黃四兩,訶黎勒皮二兩,秦椒二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白芷二兩,旋覆花二兩,桂心二兩,杏仁三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上為末,入上件膏中,用緩火煎,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
每日空腹服30丸,溫酒送下,晚食後再服。
忌生蔥、蘿蔔、大蒜等。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南燭草煎丸, 出處:《聖惠》卷四十一。 組成:南燭草5斤,酸石榴葉5斤,旱蓮子苗5斤。 主治:血氣虛憊,須發禿落不生,縱生,色黃不黑。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