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榴漿

酸榴漿

SUAN LIU JIANG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

寒性指數

1

熱/寒比例

中性 (1.00)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33%
胃經 33%
大腸經 33%
腎經
胃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酸榴漿方劑中包含石榴,主要原因有二:

  1. 收斂止瀉:石榴皮性味酸澀,具有收斂止瀉的作用。對於因脾胃虛弱、消化不良導致的腹瀉,石榴皮能收斂腸道,減少水分流失,緩解腹瀉症狀。
  2. 清熱解毒:石榴皮還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對於因熱毒引起的腹瀉,石榴皮能清熱解毒,消炎止瀉,達到治療效果。

因此,石榴作為酸榴漿方劑的組成成分,能有效緩解腹瀉症狀,達到治療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酸榴漿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載於古籍,主療「鬚髮黃白」,即因氣血不足、腎精虧虛或風熱上擾所致的頭髮、鬚眉早白或枯黃。古代醫家認為髮為血之餘,其色澤與肝腎精血密切相關;石榴具收斂固澀之性,配合水銀外用,可能有助改善毛囊氣血滯澀或熱毒鬱結之態。

二、組成與邏輯推理

1. 君藥:酸石榴

  • 藥性歸經:酸澀,性溫,入肝、腎、大腸經。
  • 作用:石榴自古外用多取其收斂生津、固護毛竅之功。《本草綱目》載石榴能「止瀉痢、下血、脫肛」;其酸澀之氣可斂降浮熱,減少風熱上攻頭面導致的毛髮枯槁。
  • 製法深意:取「東南枝上平坐大者」,因東南方屬陽,枝條平展者得氣平和;五月採果,正值夏火當令,果實蘊蓄溫陽之氣,助藥性上行頭面。

2. 臣藥:水銀

  • 藥性歸經:辛寒,有毒,入心、肝、腎經。
  • 作用:水銀外用可殺蟲解毒、通利血絡。古人認為其性走竄,能透達毛竅,消除滯留於頭皮的風熱濕毒。《本草備要》提到水銀能「治疥瘡、蟲癬」,此處或借其通散之力,助石榴酸收之氣調和毛囊氣血。
  • 配伍邏輯:水銀灌入石榴後,經風露曝曬至十月,果殼內化為漿液,毒性可能緩解,而取其「以毒攻毒」之效,針對鬚髮黃白背後的病理積滯。

三、治療原理推論

古人以「髮為血之餘」「腎其華在髮」為理論基礎,認為鬚髮問題多與肝腎虧虛或血熱風燥相關。此方設計結合:

  1. 酸收與辛散並行:石榴酸澀固護毛竅,水銀辛寒通泄鬱熱,一收一散,調節局部氣血。
  2. 自然造化之力:果實經夏秋風露轉化,漿液可能形成某種有機化合物,兼具滋潤與解毒雙重作用。
  3. 外治直達病所:以魚胞(魚鰾)裹指點藥,取其柔潤黏附特性,使藥力持續作用於毛根。

四、潛在功效延伸

雖古籍主述治鬚髮黃白,然從組成推斷,此方或對以下病理機制有效:

  • 血熱風燥型脫髮:水銀清熱,石榴斂陰,適合頭皮瘙癢、屑多伴毛髮失色者。
  • 毛囊瘀滯:水銀走竄通絡,可改善氣血不暢所致的毛髮失養。

此方展現古人「外用峻藥緩攻」的思路,融合天文時令、藥性制化,體現中醫「取象比類」的製劑智慧。

傳統服藥法


酸石榴(五月內於東南枝上揀平坐不側而大者)1枚。
令發還黑。
於頂上箸扎眼子,深1寸余;用水銀半兩灌於眼子內,不得封閉,從風日雨露,至十月葉落盡時取下,殼內盡成水。
每用時以魚胞裹指頭,點藥捻之。
本方方名,原書文瑞樓本作「醋榴漿」。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黃熱病皮膚顏色發黃

相同名稱方劑


酸榴漿, 出處:《聖濟總錄》(人衛本)卷一○一。 組成:酸石榴(五月內于東南枝上揀平坐不側而大者)1枚。 主治:令發還黑。主治:須發黃白。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