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朮茶

出處典籍:古今藥茶1000方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2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4%
胃經 13%
心經 11%
三焦經 11%
腎經 11%
肺經 11%
大腸經 11%
肝經 6%
脾經
胃經
心經
三焦經
腎經
肺經
大腸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耆朮茶」中包含黃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固表: 黃耆性溫,味甘,具有補氣固表之功效,能增強人體正氣,提高抵抗力,對於脾虛氣虛、易感風寒者,有很好的改善作用。與朮藥搭配,可加強補氣健脾、固表止汗的效果,適合因氣虛引起的各種症狀,例如容易感冒、疲倦乏力、容易出汗等。
  2. 調和藥性: 朮藥性燥,而黃耆性溫,兩者搭配能調和藥性,避免朮藥過於燥烈,起到滋潤的效果,使藥效更加平和,更易被人體吸收利用。

因此,黃耆的加入,不僅增強了補氣固表的效果,同時也平衡了朮藥的燥性,使「耆朮茶」的整體功效更加完善。

「耆朮茶」方劑中包含「白朮」,主要原因有二:

  1. 健脾益氣:白朮性溫味甘,入脾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功效。與「耆」字代表的「人參」搭配,可補氣益血,增強脾胃運化功能,對於脾虛氣弱、食少乏力、水腫等症狀有改善作用。
  2. 燥濕化痰:白朮能燥濕化痰,對於脾虛濕盛、痰濕阻滯等症狀亦有療效。與「朮」字代表的「蒼朮」搭配,可增強燥濕化痰的效果,對於咳嗽痰多、胸悶氣短等症狀有所幫助。

因此,「白朮」在「耆朮茶」方劑中發揮健脾益氣、燥濕化痰的作用,與其他藥材相互配合,達到整體療效。

「耆朮茶」中加入茉莉花,主要原因有二:

一、 芳香提味: 茉莉花香氣濃鬱,加入茶中可提升茶香,掩蓋藥材的苦味,使茶飲更為順口,增加患者服藥的意願。

二、 理氣解鬱: 茉莉花性溫,具有理氣解鬱的功效,與耆朮、白朮等藥材配合,可緩解脾胃氣滯、胸悶鬱結等症狀,增強藥效。

主治功效


耆朮茶

耆朮茶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成分是黃耆、白朮和茉莉花。具有補氣、健脾化濕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因氣虛水濕滯留而引起的關節疼痛、水腫、腎臟疾病引起的浮腫、肝臟疾病引起的腹水等症狀。

白朮

白朮性溫味甘,歸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尿、固表止汗、安胎的功效。白朮常被用於治療脾虛食少、腹瀉、水腫、自汗、盜汗、安胎等症狀。

黃耆

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益氣生血、利尿消腫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氣虛自汗、盜汗、水腫、肺虛咳嗽、久痢脫肛、尿崩、瘡瘍不斂等症狀。

茉莉花

茉莉花性微辛、溫,味甘,入肺、肝、脾經。具有疏肝解鬱、健脾理氣、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肝氣鬱結、脾胃不和、痢疾、瘡瘍腫痛等症狀。

耆朮茶的功效

耆朮茶主要功效是補氣、健脾化濕。健脾化濕的功效是指能夠改善脾臟的功能,消除體內的濕氣。因此,耆朮茶常被用於治療因氣虛水濕滯留而引起的關節疼痛、水腫、腎臟疾病引起的浮腫、肝臟疾病引起的腹水等症狀。

耆朮茶的用途

耆朮茶常被用於治療因氣虛水濕滯留而引起的關節疼痛、水腫、腎臟疾病引起的浮腫、肝臟疾病引起的腹水等症狀。

耆朮茶的用法

耆朮茶的用法很簡單,可以將三味藥材按比例混合,用沸水沖泡後飲用。也可以將三味藥材磨成粉末,用溫水送服。

傳統服藥法


黃耆5、白朮3、花茶3。,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 脾胃虛弱、食欲不振者慎用。
  •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慎用。

相關疾病


坐骨神經痛心內膜炎五十肩慢性肝硬化類風濕性關節炎心包炎慢性腎衰竭嗜眠症(嗜睡症)四肢麻痺癱瘓二尖瓣狹窄三尖瓣疾病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心臟衰竭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腹水腹瀉全身性水腫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