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乳香接骨散中加入肉桂,主要原因在於其 活血化瘀、溫通經絡 的功效。
肉桂性熱,味辛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絡、引藥入骨的功效。乳香接骨散主治跌打損傷、骨折筋傷等,而肉桂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溫通經絡,有助於骨骼癒合,減輕疼痛,因此在方劑中起到重要的輔助作用。
乳香接骨散中包含乳香,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活血化瘀: 乳香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骨折、跌打損傷後,局部瘀血腫痛,乳香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減輕疼痛。
- 消腫止痛: 乳香的消腫止痛作用有助於緩解骨折、跌打損傷引起的腫脹和疼痛,促進組織修復。
乳香配合其他藥材,如沒藥、骨碎補等,共同發揮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接骨續筋的效果,是傳統中醫治療骨折、跌打損傷的重要藥方。
乳香接骨散中加入沒藥,乃因兩者皆具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相輔相成,增強療效。
乳香性溫,善於消腫止痛,尤擅於治療跌打損傷所致的瘀血腫痛。沒藥性溫,活血化瘀力強,並能生肌止痛,有助於骨折、脫臼的癒合。
二者配伍,一則可增強活血化瘀之效,加速傷處血液循環,消散瘀血;二則可加強消腫止痛之功,減輕疼痛,促進傷口癒合。故乳香接骨散中加入沒藥,方能發揮最佳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乳香接骨散方劑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劑傳統主治「折骨」,即骨折損傷。其應用方式為外敷,透過藥物與熱熨相結合的方式促進骨折癒合,緩解疼痛。
組成分析
肉桂(去粗皮):
- 性味辛甘大熱,歸腎、脾、心、肝經。
- 具有溫經通脈、散寒止痛之效,可促進局部氣血運行,改善骨折處氣血瘀滯。
- 現代藥理研究顯示,肉桂有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的作用,利於骨折修復。
乳香:
- 性味辛苦溫,歸心、肝、脾經。
- 功能活血止痛、消腫生肌,為傷科常用藥,尤其善於促進組織修復。
- 其揮發油成分可減輕炎症反應,緩解疼痛。
沒藥:
- 性味苦平,歸心、肝、脾經。
- 與乳香相須為用,增強活血散瘀、消腫生肌之效。
- 現代研究表明,沒藥有抗炎、促進傷口癒合的作用。
治療原理與配伍邏輯
活血化瘀:
- 乳香、沒藥相配,能有效疏通氣血,消除骨折後局部瘀血,減少腫脹疼痛。
溫通經絡:
- 肉桂辛熱,能溫通血脈,促進局部血液循環,使藥物作用更深入,加速骨折癒合。
外敷與熱熨結合:
- 使用黃米粥為基質,取其黏附性,使藥物貼附患處,同時粥的溫熱作用可幫助藥物滲透。
- 後續以熨斗加熱,進一步增強藥效,使氣血流通,達到「不癢為度」的治療標準,顯示瘀滯已漸消散。
可能的現代應用方向
此方雖為古代方劑,但其活血化瘀、溫通止痛的機制與現代骨折治療中的「改善局部微循環、促進骨痂形成」理念相符。外敷結合熱療的方法,可能對輕度骨折或軟組織損傷有輔助療效。
傳統服藥法
肉桂2兩(去粗皮,為末),乳香1兩,沒藥(末)1兩。
上拌勻。
用黃米煮稠粥,量瘡大小,剪紙花子攤粥在上,然後將藥摻在粥上,熱搭在瘡處。如腳脛折,把腳拽直用藥,少頃不疼腳癢時,以水濕帛子略乾,裹著藥餅子上,用熨斗火熨,不癢為度。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相同名稱方劑
乳香接骨散, 出處:《普濟方》卷三○九。 組成:肉桂2兩(去粗皮,爲末),乳香1兩,沒藥(末)1兩。 主治:折骨。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