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灰煎
WU HUI JI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外台》卷二十九引《古今錄驗》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熱 (2.13)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五灰煎中包含石灰,主要原因如下:
- 清熱解毒:石灰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五灰煎常用於治療熱毒熾盛、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疾病,例如癰疽、瘡瘍、丹毒等,石灰可以起到清熱解毒,抑制感染的作用。
- 收斂止血:石灰具有收斂止血的作用,可以止住外傷出血,並促進傷口癒合。五灰煎中加入石灰,可以起到收斂止血、促進傷口癒合的作用,對於外傷出血、潰瘍等疾病有較好的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五灰煎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原始記載功效
此方專治黑痣及疣。《外台秘要》等古代醫籍記載,五灰煎透過外用「點封」患處,以腐蝕或去除皮膚表面的異常增生組織(如黑痣、疣)。其作用機理屬「腐蝕消贅」,利用藥物局部刺激與化學性破壞,促使病理性組織壞死脫落。
組成與邏輯推理
藥物組成特性
石灰(CaO):
鹼性強烈,具腐蝕性,傳統用於蝕惡肉、去疣痣。其化學反應(遇水生成氫氧化鈣)可破壞蛋白質結構,使組織脫水壞死。蒴藋灰(陸英或接骨草之灰):
蒴藋本身具活血散瘀、消腫功效,燒灰後可能保留部分礦物質成分,協同石灰加強腐蝕作用,或減緩其烈性。桑灰(桑枝或葉之灰):
桑灰含鉀鹽等成分,能軟堅散結,《本草綱目》提及桑灰可「蝕惡肉」,輔助石灰滲透病竈。炭灰(木炭灰):
吸附性強,可能調和其他灰分的刺激性,並吸附患處分泌物,保持局部乾燥。蕈灰(真菌類植物灰):
古代視為「化腐生新」之品,可能含酶類或微量有機酸,協助分解角質。
煎製與應用邏輯
水浸蒸氣萃取:
五灰混合水浸後蒸餾,取其「清汁」煎膏,目的在提取可溶性鹼性成分(如氫氧化鉀、鈣),並揮發部分刺激性物質,使藥性較純粹。銅器煎膏:
銅離子可能與灰分成分反應,生成具收斂作用的化合物(如鹼式碳酸銅),緩和腐蝕力度,形成「凝強如細沙糖」的物理性覆蓋層,精準作用患處。協同作用推論:
- 腐蝕去贅:石灰為主,桑灰、蒴藋灰為輔,直接破壞疣痣的蛋白質結構。
- 乾燥收斂:炭灰吸附滲液,防止腐蝕後感染。
- 平衡藥性:蕈灰可能調節酸鹼度,避免過度刺激周圍健康組織。
治療原理假說
化學性角質溶解:
灰分中的鹼性物質使角質細胞腫脹、液化,導致疣痣組織逐漸剝離。局部壞死誘導:
高pH值環境促使病竈細胞蛋白質變性,阻斷血液供應,使贅生物脫落。礦物質協同效應:
多種灰分的金屬離子(鈣、鉀等)可能形成複合物,增強穿透力與穩定性,延長藥效。
傳統服藥法
石灰1升,蒴藋灰1升,桑灰1升,炭灰1升,蕈灰1升。
上以水浸,蒸令氣匝,仍取釜中湯,淋取清汁5升許,於銅器中煎之。膏成好,凝強如細沙糖,即堪用。
量以點封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五灰煎, 出處:《外台》卷二十九引《古今錄驗》。 組成:石灰1升,蒴藋灰1升,桑灰1升,炭灰1升,蕈灰1升。 主治:黑痣,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