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神聖餅子」中含有「石灰」的原因,主要出自於古代醫藥觀念中的「以毒攻毒」。石灰性寒,具有收斂、止血、殺菌等功效。古人認為,某些疾病是由於體內「寒邪」或「濕邪」入侵所致,而石灰的寒性可以驅除這些「邪氣」。
此外,石灰在古代也常用於消毒殺菌,例如用於傷口消毒或清潔飲用水。因此,將石灰加入「神聖餅子」中,可能也是為了達到消毒殺菌的效果,防止疾病蔓延。
然而,石灰本身具有一定毒性,若使用不當,容易造成食道灼傷、消化道潰瘍等副作用。因此,使用「神聖餅子」需要謹慎,最好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神聖餅子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一切打撲金石刀刃傷損,血出不止者」,即用於外傷出血,包括鈍器撞擊(打撲)、金屬利器(金石刀刃)所造成的開放性或閉合性損傷,並以止血為主要目的。其特色在於「鼻灌給藥」與「引涎外出」的療法,強調通過刺激鼻咽與口腔分泌,達到止血效果。
二、組成與邏輯推理
藥物分析
- 玄胡索(延胡索):
性味辛、苦、溫,傳統用於活血散瘀、行氣止痛。其主成分生物鹼(如延胡索甲素)具有鎮痛與輕度局部麻醉作用,或能緩解外傷疼痛,減輕血管痙攣而間接助止血。 - 青黛:
性味鹹、寒,清熱涼血解毒。其成分靛藍可能具收斂性,古代用於口瘡、血熱出血,或可抑制局部炎症反應,減少血瘀化熱之患。 - 肥牙皂(豬牙皂):
性辛、鹹、溫,具強烈刺激性,能祛痰開竅。傳統用於昏迷痰塞,其皂苷成分刺激黏膜,促使分泌物(如鼻涎、痰液)大量排出,此處可能借其「湧泄」之力,通過鼻咽刺激引導體內瘀血或濁液外散。
- 玄胡索(延胡索):
組方邏輯
- 止血與祛瘀並行:玄胡索活血防血滯成瘀,青黛涼血防熱毒瘀結,牙皂開竅「通」以助「止」,體現中醫「通因通用」思維——通過促進分泌物排出,間接減輕局部充血與壓力。
- 給藥途徑特殊:鼻黏膜吸收快,且牙皂刺激鼻咽可反射性引發口腔唾液分泌,配合咬銅錢動作(機械刺激),形成「涎出成盆」之效。此機制可能類似現代「引流」概念,通過排出多餘體液降低傷處腫脹,利於止血。
治療原理假設
- 物理刺激主導:牙皂為君藥,其強烈黏膜刺激性可能觸發神經反射,調節局部血流(如收縮血管)或轉移病所壓力。
- 藥物協同:青黛涼血抑制血熱妄行,玄胡索止痛緩解血管痙攣,三者合用以「動靜結合」調控出血。
三、潛在應用局限
此方適用於輕中度外傷出血,若遇重大血管損傷恐難單憑此方取效。鼻灌給藥對黏膜刺激強,需患者配合度高(如咬銅錢引流),操作門檻較現代外治法為高。
此方體現中醫「外治內應」思維,結合藥物特性與物理療法,雖機理有待科學驗證,但其組方思路對探討傳統止血法具參考價值。
傳統服藥法
玄胡索7枚,青黛2錢,肥牙皂(去皮子)2斤。
上為末,水調,圓成餅子,如杏仁大。
令病者仰臥,以水化開,灌入男左女右鼻中,聞見藥到喉少酸,令病者坐,卻咬定銅錢1個於當門齒上,當見涎出成盆而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神聖餅子, 出處:《永類鈐方》卷十一。 組成:玄胡索7枚,青黛2錢,肥牙皂(去皮子)2斤。 主治:頭痛不可忍者。牙痛,赤眼,腦瀉,耳鳴。
神聖餅子, 出處:《宣明論》卷十五。 組成:烏魚骨1兩(5月5日前先準備下),莴苣菜1握,青薊草1握,石灰4兩。 主治:一切打撲金石刀刃傷損,血出不止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