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腎丸

五腎丸

WU SHEN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1

寒性指數

9

熱/寒比例

(2.33)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2%
肺經 16%
肝經 12%
大腸經 12%
心經 10%
胃經 10%
脾經 10%
心包經 4%
腎經
肺經
肝經
大腸經
心經
胃經
脾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五腎丸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滋陰補腎、強化脾胃,特別適合因腎虛而引起的各種症狀。在其組成中,補骨脂作為一種重要成分,具有獨特的藥用價值。補骨脂性溫,味苦、甘,入肝、腎經,能有效補充腎氣,強化腰膝,對於因腎虛引起的腰膝酸軟、尿頻等症狀具有良好效果。

補骨脂還能促進骨骼健康,增強骨密度,特別對於老年人或久病患者的骨質疏鬆具有防治作用。此外,補骨脂還具有改善血液循環、調節內分泌的作用,從而促進整體健康。其含有的有效成分如苷類和黃酮類化合物,能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加速新陳代謝,這也是其在五腎丸中扮演關鍵角色的原因之一。因此,補骨脂的加入不僅強化了五腎丸的藥效,還增強了此方劑在治療腎虛之症的整體功效。

五腎丸中加入胡桃仁,主要原因有二:

一、 補腎益精: 胡桃仁性溫,味甘,入腎經,具有補腎益精、強健筋骨的功效。其富含磷、鋅等元素,有助於改善腎虛引起的腰膝痠軟、耳鳴健忘等症狀,與五腎丸補腎益精的功效相輔相成。

二、 潤腸通便: 胡桃仁富含油脂,具有潤腸通便的作用。腎虛常伴隨便祕,胡桃仁的加入有助於促進腸道蠕動,改善排便狀況,進一步提升藥效。

五味子為五腎丸中不可或缺的藥材,其入肺、腎二經,具有收斂固澀、補益腎氣的功效。

五味子酸甘性溫,能斂肺氣、止咳喘,並能固腎精、止遺尿,與五腎丸中其他滋補腎氣、固澀止瀉的藥材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溫補腎陽、固澀止遺、調理脾腎之功效。

此外,五味子還有生津止渴、潤肺止咳的作用,能緩解腎虛所致的口乾舌燥、咳嗽等症狀,進一步提高五腎丸的療效。

五腎丸中加入吳茱萸,主要由於其具有以下功效:

  1. 溫腎壯陽: 吳茱萸性溫,入腎經,能溫補腎陽,改善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陽痿早泄、小便頻數等症狀。
  2. 散寒止痛: 吳茱萸辛溫走散,能溫通經絡,散寒止痛,對於腎虛寒所致的腹痛、腰痛、寒性腹瀉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因此,五腎丸中加入吳茱萸,可起到溫腎壯陽、散寒止痛的作用,有助於改善腎虛所致的各種症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五腎丸」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本方主治「五更腎洩,久不癒者」,即黎明時分因腎陽不足所致的泄瀉,日久不愈之證。此證又稱「五更瀉」或「雞鳴瀉」,多因命門火衰、脾腎陽虛,導致腸道失於溫煦,水穀不化而瀉。其特點為晨起必瀉、瀉下清稀、腹冷肢涼,伴腰膝酸軟等腎陽虛表現。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藥物組成與核心思路

    • 破故紙(補骨脂)酒浸蒸(4兩):
      性味辛溫,主入腎、脾經。酒蒸後增強溫補之效,能「補命門相火」以暖脾土,為治腎虛泄瀉要藥。《本草綱目》載其「治腎泄,通命門,暖丹田」。
    • 胡桃肉去皮(4兩):
      甘溫質潤,補腎助陽、溫肺潤腸。與破故紙相配(古稱「青娥丸」組合),既增強溫腎之功,又可潤燥防溫藥過燥。
    • 五味子炒(3兩):
      酸溫收澀,補腎寧心,固澀止瀉。其酸收之性可斂腸止瀉,炒用後溫性增強,契合腎泄虛寒之病機。
    • 吳茱萸鹽水炒(1兩):
      辛苦大熱,鹽製後專入腎經,能溫腎散寒、疏肝燥濕,兼止脘腹冷痛,助破故紙散陰寒之氣。
  2. 配伍特點

    • 溫澀並行:破故紙、胡桃肉溫補腎陽治本,五味子澀腸止瀉治標,標本兼顧。
    • 剛柔相濟:吳茱萸辛燥散寒,胡桃肉油潤防燥,既溫陽又不耗陰。
    • 五行相生:五味子酸入肝(木),吳茱萸溫肝(木)以生火(心),破故紙補火(腎)以生土(脾),暗合「虛則補其母」之理。
  3. 輔料與服法增效

    • 生薑煮棗為丸:生薑溫中散寒,大棗補脾和胃,二藥製丸可調和藥性,兼補中焦。
    • 鹽湯送服:鹽鹹入腎,引諸藥直達下焦,增強溫腎之力。
    • 臨臥服藥:順應陰陽消長規律,夜間陽氣內藏時服藥,助藥力溫養腎陽。

三、推理延伸功效
除主治五更瀉外,此方對以下證候或有潛在作用:

  • 腎陽不足之腰膝冷痛:溫腎強腰。
  • 脾腎虛寒之久瀉久痢:溫補固澀。
  • 命門火衰所致遺精滑泄:補火攝精。

結論
五腎丸以「溫腎固澀」為核心,透過補火生土、散寒收澀的設計,針對腎陽虛衰之本與滑脫不禁之標,體現中醫「治病求本」與「陰陽互濟」的用藥智慧。

傳統服藥法


破故紙(酒浸,蒸)4兩,胡桃肉(去皮)4兩,五味子(炒)3兩,吳茱萸(鹽水炒)1兩。
生薑煮棗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錢,臨臥鹽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五腎丸有溫陽散寒的功效,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五腎丸, 出處:《吉人集驗方》下集。 組成:破故紙(酒浸,蒸)4兩,胡桃肉(去皮)4兩,五味子(炒)3兩,吳茱萸(鹽水炒)1兩。 主治:五更腎泄,久不癒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