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蛾丸

青蛾丸

QING E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1

寒性指數

5

熱/寒比例

(4.2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0%
腎經 20%
心經 10%
脾經 10%
胃經 10%
心包經 10%
大腸經 10%
肝經 10%
肺經
腎經
心經
脾經
胃經
心包經
大腸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青蛾丸中包含補骨脂,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溫腎壯陽,散寒止痛: 補骨脂性溫,味辛,入腎經,具有溫腎壯陽、散寒止痛的功效,可溫煦腎陽,改善因腎陽不足導致的陽痿、腰膝冷痛、小便頻數等症狀。青蛾丸主治腎虛陽痿,而補骨脂的溫腎壯陽之效正好與方劑功效相契合。
  2. 配合其他藥材,增強療效: 青蛾丸中包含多味藥材,如鹿茸、巴戟天等,補骨脂與這些藥材配合使用,可增強補腎壯陽的功效,並起到溫煦腎陽,散寒止痛的作用,達到治療腎虛陽痿的良好效果。

青蛾丸方中加入胡桃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一、補腎益精:胡桃仁性溫,味甘,入腎經,具有補腎益精、潤腸通便的功效。青蛾丸主治腎虛精虧、遺精滑精等症,胡桃仁的補腎作用可與其他藥物協同增強療效。

二、滋養腦髓:胡桃仁富含磷脂、蛋白質等營養成分,可滋養腦髓,改善記憶力。青蛾丸亦可治療腦髓虛損引起的頭昏眼花、耳鳴健忘等症,胡桃仁的滋養腦髓作用可輔助改善這些症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青蛾丸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青蛾丸主治以下證候:

  1. 腎陽虧虛:如「夜自洩」(夜間遺精)、「腹冷洞瀉」(腹部寒冷、瀉下如水),此因腎陽不足,無法溫煦下焦及固攝精關。
  2. 筋骨失養:如「腰疼」「腰腿重痛」,屬腎虛不能充養筋骨,或肝血不足所致(古稱「肝主筋」,肝虛亦與腎精相關)。
  3. 風濕痺阻:如「風濕腳氣」,因腎陽虛弱,水濕不化,久而成濕邪,流注下肢。
  4. 氣血不榮:如「行步無力」「飲食少味」,為腎陽衰微,脾土失溫,運化乏力,氣血生化不足之象。

此方核心在於「溫腎陽、強筋骨、祛寒濕」,既治本(補腎)亦治標(除濕止痛)。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方中藥物配伍分為三層次:

1. 溫補腎陽

  • 破故紙(補骨脂):辛溫入腎,補命門火,專治腎虛冷瀉、遺精。
  • 巴戟天:甘溫,補腎陽兼祛風濕,針對「腰腿痛」「風濕腳氣」之標證。
  • 大茴香(八角茴香):辛溫散寒,暖少腹,助陽氣通行,改善「腹冷洞瀉」。

此三藥共奏溫腎散寒之效,側重於「補火助陽」。

2. 強壯筋骨

  • 杜仲:甘溫,補肝腎、強筋骨,直接治療「腰脊酸疼」,古稱「腰痛必用」。
  • 胡桃肉:甘潤溫補,既助腎陽,又潤肺(「肺主氣」),通過補氣以間接增強體力,治「行步無力」。

此二藥補肝腎精血,使筋骨得養,標本兼顧。

3. 活血通絡

全方以酒糊為丸,並以溫酒送服,借酒性辛溫通行經脈,增強藥力直達下焦,化解風濕痺阻。

三、整體治療機制

此方邏輯為:
補腎陽(破故紙、巴戟天)→ 暖中焦(大茴香)→ 填精壯骨(杜仲、胡桃)→ 通絡祛濕(酒引)

  • 陰陽互濟:胡桃肉甘潤,可制約破故紙、巴戟天之燥性,防過溫傷陰。
  • 標本同治:既補腎治本,又通過杜仲、巴戟天治風濕痺痛之標。

適合「腎陽虛為主,兼見寒濕痺痛」之證,體現「益火之源,以消陰翳」的治法。

傳統服藥法


破故紙4兩,巴戟4兩,大茴4兩,杜仲8兩,胡桃肉10兩。
上為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50丸,空心溫酒送下,隨症用引煎送更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證候


相關疾病


牙齒酸弱肺結核前列腺炎腳氣病慢性腎衰竭腎絲球腎炎腰痛腹瀉腹中感到寒冷

相同名稱方劑


青蛾丸, 出處:《仙拈集》卷二。 組成:破故紙4兩,巴戟4兩,大茴4兩,杜仲8兩,胡桃肉10兩。 主治:腎虛腰痛。

青蛾丸, 出處:《朱氏集驗方》卷八。 組成:菟絲子半斤(酒浸),木瓜2兩,牛膝(酒浸)2兩,五味子2兩,青鹽1兩,天麻1兩,附子1兩(用柳木火炮,去皮臍,埋3宿,薑汁浸,焙)。 主治:虛損。

青蛾丸, 出處:《玉案》卷五。 組成:萆薢4兩(分作4份,鹽水、童便、米泔水、酒各浸1日,焙乾,炒),杜仲(薑汁炒)8錢,胡桃肉(去膜,另研)8錢,補骨脂4兩(酒浸)。 主治:一切腰痛,腎虛血少,痛時腰冷,寒邪凝滯,氣血不和等症。

青蛾丸, 出處:《普濟方》卷二二○引《風科集驗方》。 組成:破故紙6兩(淘洗淨者,焙乾,隔紙炒香,爲末),胡桃瓤4兩(浸去膜,研如泥)。 主治:溫精髓,補勞傷,補五臟,去百病,益肌膚,壯筋骨,活血駐顔,黑髭烏發,秘精益陽,老者服之還童,少者服之行步如飛。主治:夜自泄,腹冷洞瀉,飲食少味,行步無力,腎虛腰疼。肝虛,腰腿重痛,風濕腳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