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歲桃漿方劑中加入胡桃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滋補腎氣,潤腸通便:胡桃仁性溫,味甘,入腎、肺經,具有補腎固精、潤腸通便之功效。對於年老體弱、腎氣不足者,可起到滋補強壯的作用,同時也能緩解便祕,促進腸道蠕動,改善排便狀況。
- 益智健腦:胡桃仁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E等營養成分,具有健腦益智、改善記憶力的功效。對於年老記憶力下降、頭昏眼花者,可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總之,歲桃漿方劑中加入胡桃仁,旨在滋補腎氣、潤腸通便,同時也具有一定的益智健腦作用,符合整體方劑的補益養生功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歲桃漿] 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療「疠瘡初起」。「疠瘡」在古代多指癘風(如麻風)、惡瘡或皮膚潰爛性疾患,屬風毒濕熱蘊結肌表之證。初期邪氣未深,正氣未虛,當以疏風解毒、活血散結為治法。
組成與邏輯推理
核桃(胡桃)白肉:
- 《本草綱目》載核桃「味甘氣熱,皮澀肉潤」,其白肉(仁)性溫,可「補氣養血、潤燥化痰」。
- 推測作用:溫通行散,助血脈流通,或藉其脂潤之性軟堅散結。核桃皮(分心木)後世用於清熱,但本方僅取白肉,可能取其溫通之力。
細茶:
- 古茶多指未發酵綠茶,性涼,《本草拾遺》言其「破熱氣、除瘴氣、利大小腸」。
- 推測作用:清熱解毒,抵消核桃溫性,並助泄皮膚鬱熱。茶葉含鞣質,或能收斂瘡面。
酒煎:
- 酒性辛熱,為古代常用藥引,《傷寒論》用酒活血通絡、助藥勢外達。
- 推測作用:行藥速達肌表,散風邪、通血脈,與核桃協力溫散瘡毒。
治療原理假設
此方組合體現「外散內清」思路:
- 核桃+酒:溫通逐邪,從內推動氣血,散結消瘡。
- 細茶:清解局部熱毒,防溫燥助火。
- 嚼桃飲酒:口服結合物理刺激(咀嚼)或增強藥效吸收,酒助藥力速發。
可能的配伍深意
「按歲取桃」或隱喻「歲氣」與人體相應,核桃形似腦,古人可能聯想其通達表裡之效。茶與酒寒熱相制,避免偏性。全方簡便,契合古代民間「以形治形」思維(核桃殼硬似皮膚,或喻其能達皮表)。
總結
此方以溫通(核桃、酒)為主,輔以清涼(茶),針對疠瘡初起屬風毒鬱表者,或能散結消腫、透邪外出。然需結合具體症狀判斷,若熱毒熾盛恐非所宜。
傳統服藥法
核桃。
用核桃按歲1枚,取白肉,竪排砂鍋內,每桃上放細茶1撮,以酒煎。嚼桃飲酒。速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歲桃漿, 出處:《解圍元薮》卷四。 組成:核桃。 主治:癧瘡初起。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