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故紙散中包含補骨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腎助陽,散寒止痛:補骨脂性溫,味辛,入腎經,具有溫腎助陽,散寒止痛之效。故紙散主治寒濕凝滯所致的腰膝冷痛、小便不利等症,補骨脂可溫腎散寒,驅除寒濕,緩解疼痛。
- 補脾益腎,固澀止瀉:補骨脂還具備補脾益腎、固澀止瀉的作用。故紙散中可能存在脾腎虛寒、腎氣不固所致的泄瀉症狀,補骨脂可溫補脾腎,固澀止瀉,改善患者的整體狀況。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1.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故紙散] 主治「小兒遺尿」,為古代常見的單方劑。遺尿在中醫理論中多與腎氣不足、膀胱失約相關,尤其小兒臟腑嬌嫩,腎氣未充,夜間陽氣虛弱時易發。破故紙(補骨脂)性溫,歸腎、脾經,傳統認為其具「溫腎助陽、固精縮尿」之效,故用於遺尿屬腎陽虛者。
2.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單藥配伍特性
- 破故紙(補骨脂):
- 性味:辛、苦,大溫,入腎、脾經。
- 核心作用:
- 《開寶本草》載其「主五勞七傷,風虛冷,骨髓傷敗,腎冷精流」。
- 溫腎陽而助氣化,固攝下焦以約束膀胱,從而減少遺尿。
- 炒製後藥性更緩,適合小兒稚陰稚陽之體,避免過燥。
方劑設計思維
此方為「單行」(單味藥成方),直指病機:
- 腎陽不足 → 膀胱氣化失司 → 夜尿遺溺。
- 破故紙獨專溫腎固澀,無須佐使,取其藥簡力專之效。
給藥方式考量
- 熱湯調服:藉溫熱之性助藥力直達下焦,強化溫腎之功,契合「寒者熱之」治法。
3. 中醫理論延伸推論
若遺尿兼見其他證候,傳統可能加味:
- 腎虛明顯:配伍益智仁、桑螵蛸增強固澀。
- 脾肺氣虛:加黃耆、山藥益氣升提。
- 肝經濕熱(尿黃味臭):非本方所宜,需改用龍膽瀉肝湯類。
此方體現「簡驗便廉」的古代單方特色,針對單一病機(腎陽虛)精準用藥,符合「辨證求因,審因論治」原則。
傳統服藥法
破故紙。
炒,為末。
每服1錢,熱湯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故紙散, 出處:《夀世保元》卷八。 組成:破故紙。 主治:小兒遺尿。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