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韭丸

川韭丸

CHUAN JIU W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8

熱/寒比例

(2.13)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16%
肺經 16%
腎經 16%
脾經 16%
胃經 16%
心包經 16%
心經
肺經
腎經
脾經
胃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川韭丸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調理腎虛及相關的症狀。其中,補骨脂作為其組成成分之一,具有重要的作用。

補骨脂(Pulsatillae Radix)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材,主要功能為補腎壯陽、調和陽氣。由於川韭丸的主要適應症是因腎陽虛造成的症狀,例如陽痿、早洩、腹痛等,補骨脂的加入能有效地增強方劑的補腎效果。這一成分能夠活化腎經,提升身體的陽氣,從而改善病症。

此外,補骨脂還有助於固表止汗、強化免疫系統的功能,這對於長期腎虛可能引起的倦怠感、免疫力低下等問題也有良好的輔助療效。因此,在川韭丸的組閤中,補骨脂不僅增強了方劑的療效,還能起到多方面的保健作用,從而使患者獲得整體改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川韭丸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要針對「氣虛」導致的腰腿痛、小便頻數、飲食不振三類症狀,其病機可能與腎陽不足、脾腎兩虛相關:

  1. 腰腿痛:腎主骨,腰為腎之府。氣虛陽弱,腰膝失於溫煦,經脈氣血凝滯而痛。
  2. 小便頻數:腎陽虛衰,膀胱氣化失司,固攝無權,故尿頻。
  3. 不進飲食:腎虛及脾,火不暖土,運化無力,則納差食少。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主藥破故紙(補骨脂)

    • 性味辛溫,歸腎、脾經,傳統用於「補火助陽」。
    • 鹽炒增強下行入腎之效,針對腰腿痛(溫腎強骨)、尿頻(固攝下元)、食少(溫脾助運)。
  2. 豬腰子(豬腎)

    • 以形補形,引藥入腎,增強補腎作用。
    • 去筋膜減油膩,使藥性純和,助破故紙溫而不滯。
  3. 溫酒送服

    • 酒性辛熱,通行經脈,助藥力直達下焦,強化溫陽散寒之效。
  4. 茴香(可選加)

    • 與破故紙等分,兼顧「溫腎+理氣」。
    • 茴香辛香散寒,助破故紙行氣止痛,尤其適合寒凝氣滯之腰腿痛。

全方配伍思路
此方以「補腎陽為核心」,透過破故紙補火,豬腎引經,酒行藥勢,形成「溫—補—行」的協同作用。針對氣虛(偏陽虛)所致的下焦虛寒諸症,體現中醫「益火之源」的治法。若加茴香,則強化散寒理氣之功,標本兼顧。

傳統服藥法


破故紙不拘多少(略以鹽炒)。
上為末,用豬腰子薄切片子,乳鉢內研細,去盡筋膜,和藥同研得所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50-60丸,食前、空心溫酒送下。若難丸,以酒、面糊同丸。更加茴香與破故紙等分亦得。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川韭丸, 出處:《魏氏家藏方》卷八。 組成:破故紙不拘多少(略以鹽炒)。 主治:氣虛,腰腿痛,小便頻數,不進飲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