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玉鎖丹是一種在中醫中常用的方劑,其組成中包含了補骨脂。補骨脂是中國傳統草藥中非常重要的一種,其主要功效是補腎、壯陽、固精,並且具有滋陰的作用。中醫認為腎是生命活動的根本,與人體的生長、發育和生殖密切相關。經常用於治療腎虛所引起的各類症狀,如腰痛、遺精、尿頻等。玉鎖丹配伍補骨脂,正是看中其能夠增強人體的生理功能,特別是對於男性的性功能和生殖健康的支持。此外,補骨脂還能促進骨骼的修復功能,對一些因老化或外傷造成的骨骼問題有所助益。因此,加入這一成分使得玉鎖丹在調理腎功能,增強人體抵抗力和促進骨骼健康方面,發揮出更為全面的功效,使患者在整體康復上獲得更好的效果。這使得玉鎖丹成為了很多腎虛患者的理想選擇。
玉鎖丹方劑中包含葫蘆巴,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溫腎壯陽,補益精髓:葫蘆巴性溫,味甘,入腎經,具有溫腎壯陽、補益精髓之效。玉鎖丹主要針對腎虛陽痿、腰膝痠軟等症,而葫蘆巴可補腎壯陽,提升腎臟功能,改善陽痿症狀,並緩解腰膝痠軟。
- 行氣活血,消腫止痛:葫蘆巴具有一定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的作用。玉鎖丹中常配伍其他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藥材,與葫蘆巴相輔相成,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障礙,減輕疼痛,達到治癒疾病的目的。
玉鎖丹方劑中包含吳茱萸,主要基於其溫中散寒、止痛止嘔的功效。
吳茱萸性溫,味辛、苦,入肝、脾、胃經,能溫暖脾胃,驅散寒邪,並可止痛止嘔。對於玉鎖丹所治的胃寒疼痛、嘔吐、腹瀉等症狀,吳茱萸能有效溫中散寒,緩解胃部疼痛,並抑制嘔吐。
此外,吳茱萸還具有升提中氣的作用,有助於緩解胃下垂等症狀,進一步增強玉鎖丹的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玉鎖丹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病症
根據多部古籍記載,玉鎖丹主要針對以下病症:
- 腎虛精滑: 包括遺精、滑精、夢遺、尿後餘瀝、小便白濁如膏等症狀。
- 腎經虛損,心氣不足: 表現為思慮過多、真陽不固、骨節拘痛、面黑肌瘦、盜汗虛煩、食慾減退、乏力等。
- 男子腎臟小腸等疾: 指因腎虛引起的小腸功能失調。
- 飲酒過多,大便滑瀉青沫,遍數頻併: 指因飲酒過度損傷脾胃,導致大便稀溏呈青沫狀,且次數頻繁。
治療原理分析
玉鎖丹的治療原理主要體現在 補腎固精、益氣養心、收斂止瀉 三個方面:
- 補腎固精:
- 多個版本的玉鎖丹都含有龍骨,其性味甘、澀、平,歸心、肝、腎經,具有鎮驚安神、平肝潛陽、收斂固澀的功效,是固精止遺的要藥。
- 芡實、蓮花蕊、雞頭實(芡實的別名)等藥材,均具有補脾止瀉、益腎固精的作用,可以增強龍骨固澀精關的效果。
- 五倍子、烏梅肉 味酸、澀,性平,歸肺、大腸、腎經,具有斂肺降火、澀腸止瀉、固精、止血等功效,與龍骨等藥合用,增強收斂固澀作用,進一步達到止遺精、滑精的目的。
- 文蛤 味咸,性寒,归肺、肾经。具有清热利湿、化痰、软坚散结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水肿、淋浊、遗精等症。
- 補骨脂:味辛、苦,性溫,入腎、脾經。具有補腎助陽、固精縮尿、暖脾止瀉的功效。
- 葫蘆巴:味苦,性溫,歸腎經。具有溫腎助陽,祛寒止痛的功效。
- 益氣養心:
- 白茯苓 味甘、淡,性平,歸心、肺、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寧心安神的功效,可以補益心氣,緩解因心氣不足導致的各種症狀。
- 山藥 味甘,性平,歸脾、肺、腎經,具有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的功效,可以補益脾氣,進而充養先天之本。
- 收斂止瀉:
- 針對「飲酒過多,大便滑瀉青沫」的症狀,玉鎖丹中的 吳茱萸,其性味辛、苦、熱,入肝、脾、胃、腎經,具有散寒止痛、溫中燥濕、降逆止嘔的功效,可治療因寒濕內阻導致的腹瀉。
- 五倍子、烏梅肉 的澀腸止瀉功效,對此症也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不同版本分析
-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版本:以五倍子、白茯苓、龍骨為主,突出了收斂固澀和補益心氣的作用。
- 《御藥院方》 版本:以龍骨、蓮花蕊、雞頭實、烏梅肉為主,強調了固精止遺的功效。
- 《驗方新編》 版本:則分為簡化版(龍骨、蓮花蕊、雞頭實、烏梅肉)和加強版(五倍子、白茯苓、龍骨),根據病情的輕重進行選擇。
- 《雞峰普濟方》 版本:使用破故紙、葫蘆巴、吳茱萸,注重補腎助陽、散寒止痛。
總結
玉鎖丹是一個以 固精止遺 為主要功效的方劑,通過 補腎固精、益氣養心、收斂止瀉 等途徑,治療因腎虛精滑、心氣不足、脾胃虛寒等導致的各種病症。不同版本的玉鎖丹在藥物組成上略有差異,但其核心治療原理基本一致。
傳統服藥法
絳礬1錢(枯),龍骨1錢(煅)茴香1分(淘去沙,炒),遠志半兩(去心,炒)黑牽牛3分(炒),牡蠣1兩(童子小便浸3日,每日換取出,醋面裹,煨通紅,別研),菟絲子1分(酒煎蒸,再用酒浸一宿,研爛成餅)。
上為細末,蒜煨取汁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5丸,空心麝香酒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溫腎固精、澀腸止瀉的功效,適合於腎虛精滑、大便滑瀉者使用。但本方性溫,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玉鎖丹, 出處:《雞峰》卷十四。 組成:破故紙4兩,葫蘆巴4兩,吳茱萸4兩。 主治:男子腎臟小腸等疾,及飲酒過多,大便滑瀉青沫,遍數頻併。
玉鎖丹,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九。 組成:雞頭肉末1兩,蓮花蕊末1兩,龍骨(别研)1兩,烏梅肉(焙乾,取末)1兩。 主治:澀精養氣壯陽。主治:夢遺漏精。
玉鎖丹, 出處:《魏氏家藏方》卷四。 組成:絳礬1錢(枯),龍骨1錢(煅)茴香1分(淘去沙,炒),遠志半兩(去心,炒),黑牽牛3分(炒),牡蠣1兩(童子小便浸3日,每日換取出,醋面裹,煨通紅,别研),菟絲子1分(酒煎蒸,再用酒浸1宿,研爛成餅)。 主治:白濁。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