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參湯

DAN CAN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7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0%
肝經 14%
胃經 14%
小腸經 8%
腎經 8%
大腸經 8%
膀胱經 6%
心包經 6%
膽經 6%
脾經 4%
肺經 2%
心經
肝經
胃經
小腸經
腎經
大腸經
膀胱經
心包經
膽經
脾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4

方劑組成解釋

主治功效


丹參湯

組成

  • 苦參
  • 莽草
  • 丹參
  • 桂枝
  • 水菖蒲
  • 雷丸
  • 蛇床子

整體功效

清熱解毒,活血通絡。

主治

小兒卒寒熱不休,不能服藥。

小兒突然發高燒,寒熱交替,不能服藥。

文獻參考

醫學衷中參西錄

中藥功效分類

  • 清熱解毒:苦參、莽草、丹參、蛇床子、雷丸
  • 活血通絡:丹參、桂枝、水菖蒲
  • 利尿:莽草

傳統服藥法


苦參3兩,莽草3兩,丹參3兩,桂心3兩,菖蒲半斤,雷丸□升,蛇床子□升。
水2鬥,煮3-5沸,適寒溫以浴兒。
浴兒時避眼及陰。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清熱解毒作用,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疥癬大便秘結皮膚癬菌病(鼠蹊肛門周圍)胃腸脹氣多痰腹中有鳴叫聲幼兒大便不通

相同名稱方劑


丹參湯, 出處:《嵩崖尊生》卷十四。 組成:當歸、川芎、黃耆、人參、白朮、茯苓、炙草、炮薑。 主治:産後發熱。

丹參湯, 出處:《聖惠》卷六十五。 組成:丹參3兩,苦參5兩(銼),蛇床子2兩,白礬2兩(細研)。 主治:風癬瘙癢。

丹參湯, 出處:《聖惠》卷二十四。 組成:丹參4兩(銼),苦參4兩(銼),蛇床子3合(生用)。 主治:風熱,皮膚苦癢成疥。

丹參湯, 出處:《普濟方》卷三六八。 組成:苦參3兩,莽草3兩,丹參3兩,桂心3兩,菖蒲半斤,雷丸??升,蛇床子??升。 主治:小兒卒寒熱不休,不能服藥。

丹參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十一。 組成:丹參(銼)1兩,紫參1兩,蒺藜子(炒去角)1兩,黃芩(去黑心)1兩,防風(去叉)1兩,黃耆(銼)1兩,羌活(去蘆頭)1兩,白鮮皮3分,連翹3分,甘草(炙)半兩。 主治:風熱,頭面生(疒咅)(疒畾)癢痛。

丹參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九十二。 組成:丹參3分,木通(銼,炒)3分,當歸(切,焙)3分,生乾地黃(焙)3分,麥門冬(去心,焙)3分,禹餘糧(燒令赤,醋淬7遍)3分,麻黃(去節煮,去沫,焙)3分,川芎1兩,杜仲(去粗皮,塗酥炙)1兩,續斷(銼)1兩,地骨皮1兩,牛膝(酒浸,切,焙)1兩,桂(去粗皮)半兩,甘草(微炙,銼)半兩,牡蠣(燒令通赤)1兩1分。 主治:筋實極,兩腳下腫滿而痛,不得遠行,腳心如割筋斷折,痛不可忍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