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梅丸

SHAN MEI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醫級》卷七

熱性指數

5

寒性指數

27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0%
肝經 20%
肺經 20%
胃經 20%
腎經 10%
大腸經 10%
脾經
肝經
肺經
胃經
腎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山梅丸中包含烏梅,主要出於以下兩點考慮:

  1. 收斂止瀉: 烏梅性酸澀,具有收斂止瀉的作用。山梅丸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寒、久瀉不止等症,烏梅可收斂腸胃,減少水液流失,緩解腹瀉症狀。
  2. 生津止渴: 烏梅性酸,味甘,可生津止渴,緩解口乾舌燥等症。山梅丸中常加入一些清熱解暑的藥材,烏梅可中和其寒性,避免寒涼傷胃。

總而言之,烏梅在山梅丸方劑中起到收斂止瀉、生津止渴的作用,與其他藥材協同發揮功效,治療脾胃虛寒、久瀉不止等症。

山梅丸中包含常山,主要原因在於常山性味苦寒,具有清熱解毒、截瘧止痢之效。

  1. 清熱解毒: 常山善於清解熱毒,能有效抑制瘧疾引起的發熱、寒戰、頭痛等症狀。
  2. 截瘧止痢: 常山對於瘧疾及痢疾具有顯著的療效,能有效止瀉、止痢,緩解腸胃不適。

山梅丸中常山的加入,可以有效發揮其清熱解毒、截瘧止痢的功效,與其他藥材配伍,共同達到治療瘧疾、痢疾等疾病的目的。

主治功效


瘧疾屢散,發作已微,作則多痰。

傳統服藥法


烏梅(蒸,去核)、常山(炒,為末)各等分。
截瘧。
搗作丸。
每服2錢。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瘧疾高血脂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山梅丸, 出處:《醫級》卷七。 組成:烏梅(蒸,去核)、常山(炒,爲末)各等分。 主治:截瘧。主治:瘧疾屢散,發作已微,作則多痰。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