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鯉魚湯

生鯉魚湯

SHENG LI YU TANG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31

寒性指數

7

熱/寒比例

(4.43)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18%
腎經 18%
脾經 18%
肝經 18%
心經 9%
肺經 9%
大腸經 9%
胃經
腎經
脾經
肝經
心經
肺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生鯉魚湯中加入乾薑,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鯉魚性寒,生食易傷脾胃,而乾薑性溫,可溫中散寒,緩解鯉魚的寒涼之性,避免脾胃受損。
  2. 去腥解毒:鯉魚腥味較重,乾薑辛溫,具有去腥解毒之效,可以去除鯉魚的腥味,使湯味更鮮美。

因此,在生鯉魚湯中加入乾薑,可以起到溫中散寒、去腥解毒的作用,使其更適合脾胃虛寒者食用,也更加美味可口。

生鯉魚湯中加入吳茱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溫中散寒,止痛消脹:吳茱萸性溫,味辛苦,入肝、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止痛消脹的功效。鯉魚性平,味甘,入脾、腎經,有健脾益氣、利水消腫的功效。二者合用,可溫中散寒,止痛消脹,適用於脾胃虛寒、脘腹冷痛、食慾不振、腹脹便溏等症。
  2. 調和鯉魚的寒涼之性:鯉魚性寒,脾胃虛寒者食用後易出現腹痛、腹瀉等症狀。吳茱萸的溫性可以中和鯉魚的寒涼之性,使藥性平和,不易傷胃。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生鯉魚湯之主證為「胎不安」,意指妊娠期間胎動不穩,或見腰腹墜脹、漏紅等先兆流產症狀。古代醫家認為,此方透過溫養脾胃、調和氣血以安胎,尤其適用于中焦虛寒、衝任不固所致之胎元不固。鯉魚為血肉有情之品,能補益精血;乾薑、吳茱萸溫中散寒,共奏固護胎元之效。

組成邏輯推理及治療原理

  1. 生鯉魚(重5斤)

    • 性味甘平,入脾、腎經,具補虛、利水、安胎之效。《本草綱目》載其「治懷妊身腫,胎動不安」,因其富含精血物質,能滋養衝任二脈,直接補益胎元所需之氣血。
    • 現代觀點:鯉魚富含蛋白質、膠質及微量元素,可能通過營養支持改善母體氣血狀態,間接穩定胎盤功能。
  2. 乾薑(2兩)

    • 性辛熱,入脾、胃經,溫中散寒,提振脾陽。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乾薑能助脾運化,使水穀精微上輸以養胎。
    • 與鯉魚配伍,可中和鯉魚之滋膩,促進吸收,同時改善妊娠中焦虛寒所致的腹冷、嘔逆。
  3. 吳茱萸(1兩)

    • 性辛熱,入肝、脾、胃經,能溫肝降逆、散寒止痛。妊娠時衝脈隸屬陽明,若肝胃虛寒,氣機上逆易致胎動,吳茱萸可平衝降逆,緩解腹痛。
    • 與乾薑協同,強化溫裏散寒之力,針對「虛寒性胎動」之病機。

方劑配伍原理

此方以「溫補為主,標本兼顧」:

  • 治本:鯉魚補精血以養胎,乾薑、吳茱萸溫中焦以固本。
  • 治標:針對中下焦虛寒之氣機不調,通過溫散寒邪、降逆和胃,改善子宮內環境,使胎得溫養而自安。
  • 煎服法:先煮鯉魚取其精華,再納藥煎煮,使藥力相融,頻服以持續藥效,符合「妊娠用藥宜緩」之理。

潛在應用延伸

雖原方主治胎不安,然從組成推斷,或可擴展用於:

  • 妊娠水腫:鯉魚利水,乾薑溫陽化濕,符合「子腫」屬脾虛濕停者。
  • 產後虛寒:若見惡露不下、脘腹冷痛,此方溫補之力可助排瘀生新。

總之,生鯉魚湯體現了古代「以食為養、以藥為輔」的安胎思路,重在調理母體氣血陰陽,非直接干預胎元,符合「有故無殞」之妊娠用藥原則。

傳統服藥法


生鯉魚1頭(重5斤),乾薑2兩,吳茱萸1兩。
上切。
以水1鬥,先煮鯉魚5沸,出魚納藥,煎取3升,服1升,日3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生鯉魚湯, 出處:《醫心方》卷二十二引《古今錄驗》。 組成:生鯉魚1頭(重5斤),乾薑2兩,吳茱萸1兩。 主治:胎不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