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薤白粥中加入薤白,是因其藥性與功效,能與粥品搭配,發揮協同作用。
薤白,性溫,味辛,入肺、脾經。具有行氣止痛、溫中散寒的功效。其辛溫之性,可溫中散寒,行氣止痛,並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腸胃功能。而粥品性平和,易於消化吸收,可作為載體,將薤白藥效更好地送達體內,並減緩其刺激性。
因此,薤白粥中加入薤白,可發揮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作用,適合脾胃虛寒、胸悶氣滯者食用。
薤白粥中加入粟米,是基於其健脾益胃、利水消腫的功效,與薤白行氣止痛、溫中散寒的藥性相互配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粟米性味甘平,入脾胃經,具有健脾養胃、利水消腫的功效,可緩解薤白辛溫之性,避免其對脾胃造成過度刺激。同時,粟米亦有助於促進體內水液代謝,配合薤白行氣止痛,對於寒濕阻滯所致的脘腹冷痛、食少納呆等症狀,起到協同作用,提高療效。
主治功效
傳統服藥法
薤白5合(切),粳米3合。
上相和,煮作粥,任著蔥、椒,攪令熟,空心食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腹痛前列腺炎胰臟炎慢性腎衰竭痢疾嘔吐腎絲球腎炎大便膿血
相同名稱方劑
薤白粥, 出處:《聖惠》卷九十七。 組成:薤白1莖(切),粟米2合。 主治:産後赤白痢,腰腹痛。
薤白粥, 出處:《醫方類聚》卷二三八引《食醫心鏡》。 組成:薤白(切)1升,紅米3合。 主治:産後赤白痢,臍腰痛。
薤白粥, 出處:《醫方類聚》卷一四一引《食醫心鏡》。 組成:薤白5合(切),粳米3合。 主治:脾虛冷,下白膿痢及水谷痢。
薤白粥, 出處:《醫統》卷二十八。 組成:薤白10莖,雞蛋3枚(去黃),上揀人參1兩(水1升,煎3合),白粟米3合。 主治:翻胃,無問新久冷熱。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