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熟附子湯

生熟附子湯

SHENG SHU FU ZI TANG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60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極熱 (60.00)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33%
脾經 33%
心經 33%
腎經
脾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生熟附子湯中包含附子,乃因其藥性溫熱,可溫陽散寒、回陽救逆,故生附子用以回陽救逆,溫中散寒;而熟附子則用以止痛,散寒止痛。兩者相合,既能溫陽回陽,又能止痛散寒,對於寒邪客於陽明、脾胃虛寒、四肢厥冷、心腹冷痛等症,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生熟附子湯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瘴疾,欲作胸痞,痰嘔,頭眩戦掉」,屬外感瘴氣或內傷陰陽失調所致。瘴疾多因濕熱毒邪鬱閉,陽氣被遏,痰濁內生,上擾胸膈則痞悶,痰阻胃氣則嘔逆,清陽不升則頭眩,陽虛筋脈失溫則戦抖。

方中以「分利陰陽」為核心,利用生、熟附子之性味差異:

  • 生附子辛熱大毒,走而不守,力猛破陰回陽,逐寒濕、通經絡,能開閉散結,驅伏匿之寒痰。
  • 炮附子(鹽湯浸製)毒性稍減,守而不走,溫補脾腎陽氣,固守下焦元陽,助氣化以消痰飲。
    二藥配伍,一生一熟,一攻一補,分消上下陰寒之邪,調和陰陽氣機。

組成與治療原理

  1. 附子配伍邏輯

    • 生附子速散外邪、開通胸陽,解除寒濕鬱閉之胸痞;熟附子溫補脾腎,固守根本,防陽氣脫散。二者同用,既能急祛邪氣,又可防正氣耗傷,契合「瘴疾」本虛標實之病機。
  2. 輔藥協同

    • 沈香、木香:理氣降逆,醒脾化痰。沈香質重沉降,引藥下行,助附子降氣墜痰;木香行氣寬中,解胸膈痞滿。
    • 生薑、大棗:調和營衛,生薑溫中止嘔,大棗益脾和胃,緩附子毒性,扶助中焦以運化水濕。
  3. 藥引與劑型

    • 以水「各一盞」煎服,取其輕清上浮之性,助藥力透達上焦。空腹服之,使藥力直趨病所。
    • 配合「黑錫丹」使用(傳統鎮納浮陽、溫化痰飲之劑),增強回陽固脫、鎮墜痰涎之效,尤適陽虛痰升之頭眩戦掉。

總結治療機制

此方以生熟附子為君,分消寒熱痰濕;沈香、木香為臣,調暢氣機;薑棗為佐使,護胃調中。全方通過「溫陽化氣→分利陰陽→降逆化痰」三層次,針對瘴疾或內傷痰飲所致之陽虛寒濕證,展現「急祛邪、緩扶正」特色,屬古代應對急危痰濁閉阻之巧思方劑。

傳統服藥法


附子2個(一生,去皮用;一鹽湯浸,炮用)。
分利陰陽,止寒熱。
上各取2錢,用沈香、木香水各1盞,加生薑7片,大棗7枚,煎1盞。當發日空心服。亦宜以此下黑錫丹,可回元氣,墜痰。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暈眩梅尼爾氏病嘔吐腹瀉多痰一足或雙足震顫動搖

相同名稱方劑


生熟附子湯, 出處:《永類鈐方》卷十三引《澹寮》。 組成:附子2個(1生,去皮用;1鹽湯浸,炮用)。 主治:分利陰陽,止寒熱。主治:瘴疾,欲作胸痞,痰嘔,頭眩戦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