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蘆膏

LOU LU GA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2

寒性指數

17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6%
肺經 14%
腎經 12%
肝經 12%
胃經 12%
大腸經 10%
心經 10%
膀胱經 4%
心包經 2%
小腸經 1%
膽經 1%
脾經
肺經
腎經
肝經
胃經
大腸經
心經
膀胱經
心包經
小腸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漏蘆膏方劑中包含漏蘆,其原因主要有二:

  1. 清熱解毒:漏蘆性寒,味苦,歸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膏方中加入漏蘆,可有效清解體內熱毒,對熱毒壅盛引起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目赤腫痛等症狀,有較好療效。
  2. 利濕退黃:漏蘆亦具利濕退黃之功效。對於濕熱蘊結、黃疸尿赤等症,漏蘆可清熱利濕,使濕熱之邪得以排泄,從而改善症狀。

因此,漏蘆膏方中包含漏蘆,旨在通過其清熱解毒、利濕退黃的藥性,達到治療相應疾病的目的。

漏蘆膏中加入地榆,主要基於其收斂止血、涼血止痢的功效。

地榆味苦澀,性寒,入肝、脾、大腸經。其藥性收斂,能止血、涼血,並有消炎止痛的作用。在漏蘆膏中,地榆主要針對因熱毒蘊結而導致的腸道出血、痢疾等症狀。

地榆的收斂止血作用可有效控制腸道出血,而其涼血止痢功效則能緩解腸道炎症,促進傷口癒合,達到止瀉止痢的效果。因此,地榆是漏蘆膏中不可或缺的藥材,與其他藥材共同發揮療效。

漏蘆膏中加入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陽散寒,助漏蘆利水消腫:漏蘆膏主治水腫、濕毒等症,但寒濕凝滯,不利於藥物滲透。附子性溫,可溫陽散寒,驅除寒邪,促進漏蘆利水消腫之效。
  2. 扶正祛邪,防止脾腎陽虛:漏蘆膏以利水消腫為主,藥性偏寒,使用過久可能損傷脾腎陽氣。附子溫陽補腎,能扶助正氣,防止藥物寒性傷及脾腎。

因此,漏蘆膏中加入附子,既能增強藥效,又能防止寒性藥物對身體的損傷,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漏蘆膏方劑中加入杏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潤肺止咳: 杏仁性味苦甘,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之效。漏蘆膏以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為主,而杏仁的潤肺作用可以緩解因熱毒引起的肺燥咳嗽,改善患者的肺部狀態。
  2. 宣肺通竅: 杏仁能宣肺通竅,利氣化痰,有助於排除肺部積聚的痰濁。漏蘆膏中常配伍其他宣肺藥物,如蘆根、桔梗等,杏仁的加入有助於增強宣肺通竅之力,促進肺氣宣降,利於病邪的排出。

漏蘆膏方劑中包含藜蘆,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瀉火解毒: 藜蘆味苦性寒,具有瀉火解毒的功效。對於熱毒熾盛、肺熱咳嗽、痰黃黏稠等症狀,藜蘆可以清熱解毒、化痰止咳,起到治療作用。漏蘆膏主要用於治療熱毒壅肺所致的咳嗽、喘促、痰黃黏稠等症狀,因此加入藜蘆可以針對病症的根本,達到清熱解毒的目的。
  2. 引藥入肺: 藜蘆入肺經,具有引藥入肺的功效。漏蘆膏方劑中,其他藥物可能不易到達肺部,而藜蘆可以作為引導藥,將其他藥物的藥力引導至肺部,提高治療效果。

漏蘆膏方劑中含有木通,主要基於其利水通淋的功效。木通味甘性寒,入膀胱經,能通利水道,清熱利濕,對於因濕熱蘊結膀胱而引起的淋症、小便不利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漏蘆膏方劑以漏蘆為君藥,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通淋之功效,而木通作為臣藥,能增強漏蘆利水通淋之效,使藥力更顯著,有助於清利濕熱,通利水道,達到治療目的。

漏蘆膏為一傳統中藥方劑,用於治療皮膚病變如濕疹、瘡癬等。其組成成分中含有的莽草,在中醫學上具有特殊的藥理作用。莽草性溫味辛,歸肝、腎經,具祛風解毒、殺蟲止癢之效。在漏蘆膏中加入莽草,主要是取其強烈的殺蟲及抗炎功效,能夠幫助消除皮膚表面的細菌與真菌,減輕患者因皮膚疾病引發的瘙癢及紅腫。此外,莽草還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受損皮膚組織的修復過程。然而,由於莽草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時必須嚴格控制劑量,以免造成不良反應。因此,在中醫臨床應用中,莽草通常會和其他草藥配伍,相互制約,以確保療效安全可靠。漏蘆膏正是通過這種精妙的配方設計,將莽草的藥效發揮至適宜程度,從而達到治療皮膚疾病的目標。

漏蘆膏中加入白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風散寒,通鼻竅: 白芷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疏散風寒、通鼻竅的功效。漏蘆膏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頭痛等症狀,白芷的加入可以有效疏散風寒,通暢鼻竅,緩解鼻塞、流涕等症狀。
  2. 解毒消腫,止痛: 白芷亦具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漏蘆膏中常含有其他具有較強藥性的藥材,白芷的加入可以起到一定的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避免藥材對身體造成過大的刺激。

漏蘆膏中包含吳茱萸,主要原因如下:

  1. 溫中散寒:漏蘆膏主治風寒咳嗽,而吳茱萸性溫,可溫中散寒,驅散肺寒,輔助漏蘆清熱解毒,緩解咳嗽症狀。
  2. 止咳化痰:吳茱萸辛溫,可行氣止痛,並具有一定的止咳化痰作用,與漏蘆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止咳化痰的療效。

吳茱萸的加入,既能溫中散寒,又能止咳化痰,與漏蘆膏中其他藥物協同作用,共同發揮療效。

漏蘆膏中加入細辛,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辛溫散寒,溫肺止咳: 細辛性辛溫,入肺經,具有散寒止痛、溫肺化痰之效。漏蘆膏主要用於治療風寒咳嗽,而細辛的辛溫散寒之性可溫肺散寒,促進肺氣運行,使痰液易於排出,達到止咳化痰之效。
  2. 配合漏蘆,增強清熱解毒之效: 漏蘆性寒,善於清熱解毒,而細辛的辛溫之性可調和漏蘆的寒性,避免過寒傷正。同時,細辛的辛散之性可促進漏蘆的藥效發揮,增強清熱解毒的效果,更好地治療風寒咳嗽引起的熱毒症狀。

漏蘆膏方劑中含有花椒,主要是因為其溫通止痛的功效。花椒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陽散寒、止痛、除濕、殺蟲等作用。

在漏蘆膏中,花椒主要用於溫通經絡、止痛消腫。漏蘆膏主治風寒濕邪阻滯經絡所致的肢體麻木、疼痛、屈伸不利等症,而花椒的溫通特性可以幫助藥物深入經絡,驅散寒濕,緩解疼痛。

此外,花椒亦可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藥物吸收和藥效發揮,進一步改善症狀。

漏蘆膏方劑中加入蜂蠟,主要有兩大原因:

  1. 增稠作用:蜂蠟具有良好的增稠性,能將藥液黏合在一起,使膏藥形成稠密、不易流動的狀態,方便外用塗抹及敷貼,提高藥物在皮膚上的停留時間,增加藥效。
  2. 封閉作用:蜂蠟在塗抹後會形成一層薄薄的封閉膜,阻止藥液蒸發,並隔絕外界的污染,有助於藥物成分長時間作用於患處,提升療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漏蘆膏」是一種傳統中藥,由多種中藥材組成,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活血化瘀、殺蟲祛濕等功效,主治各種癬病。

  • **漏蘆:**味苦性涼,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活血化瘀、通乳、止血等功效。

  • **地榆:**味苦性寒,具有涼血止血、清熱解毒、清熱涼血、斂瘡、排膿等功效。

  • **附子:**味辛甘,大熱,有毒,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

  • **杏仁:**味苦甘,性微溫,具有止咳平喘、潤腸通便、降氣、生津止渴、驅蟲殺蟲等功效。

  • **藜蘆:**性寒味辛,有毒,具有殺蟲、驅蟲、止癢、鎮痛、清熱利濕、斂瘡等功效。

  • **木通:**味甘,性寒,具有清熱瀉火、清熱利尿、補血養肝、利水滲濕、排膿、通乳、利尿、利尿通淋、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等功效。

  • **莽草:**味甘辛,性涼,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殺蟲祛濕等功效。

  • **白芷:**味辛,性溫,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等功效。

  • **吳茱萸:**味辛苦,性熱,具有補陽、止瀉、止嘔、理氣行氣、溫裡溫中五種傳統代功效。

  • **細辛:**味辛溫,具有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的功效。

  • **花椒:**味辛,性溫,具有溫中止瀉、殺蟲解毒、祛寒止痛、溫中散寒、健脾止瀉、溫腎壯陽、補陽、壯命門火、止嘔、壯陽、通經絡、清熱利尿、祛風除濕、破血消癥、溫裡溫中、健脾胃、止咳平喘、止瀉、活絡止痛、通乳等功效。

  • **蜂蠟:**味甘,性平,具有潤膚、消炎、止痛、止癢等功效。

漏蘆膏將這些中藥材組成膏劑,外用於患處,可有效治療各種癬病,如手癬、足癬、體癬、股癬、甲癬等。漏蘆膏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殺蟲祛濕等功效,可有效抑制和殺死引起癬病的真菌,緩解症狀,促進皮損癒合。

漏蘆膏是治療癬病的常用中藥方劑,療效顯著,副作用小,但要注意以下幾點:

  1. 漏蘆膏外用,不可內服。

  2. 漏蘆膏不宜長期使用,以免引起皮膚過敏。

  3. 漏蘆膏對皮膚有刺激性,使用時應注意保護好眼睛和粘膜。

  4. 漏蘆膏不宜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以免引起藥物相互作用。

  5. 漏蘆膏不宜用於孕婦和哺乳期婦女。

傳統服藥法


白馬矢屑1斤,白牛矢屑1斤,白羊矢屑1斤,白豬矢屑1斤,白雞矢屑1斤,漏蘆1斤,藁本1斤。
並於石上燒作灰,研,絹篩之,以豬脂1升3合煎亂發1兩半令沸,發盡,納諸藥屑,微火上煎五六沸,藥成。
先去瘡上痂,以鹽湯洗,新綿拭瘡令燥,然後敷膏。若無痂,尤須湯洗,日2次。若著膏,當以帛覆。
忌風冷。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味辛溫,有毒,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皮膚癬菌病(鼠蹊肛門周圍)

相同名稱方劑


漏蘆膏, 出處:《外台》卷二十三引《範汪方》。 組成:白馬矢屑1斤,白牛矢屑1斤,白羊矢屑1斤,白豬矢屑1斤,白雞矢屑1斤,漏蘆1斤,藁本1斤。 主治:鼠瘻及瘰癧。

漏蘆膏,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三七。 組成:漏蘆1兩,地榆1兩,附子(去皮臍)1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1兩,藜蘆(去蘆頭)半兩,木通半兩,莽草半兩,白芷半兩,吳茱萸半兩,細辛(去苗葉)半兩,蜀椒(去目并合口)2兩,蠟2兩,清油1斤。 主治:一切癬。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