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菟丸

鹿菟丸

LU TU W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1

熱/寒比例

極熱 (15.00)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41%
肝經 41%
脾經 17%
腎經
肝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鹿菟丸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主要用於補腎壯陽、調理身體。其成分中包含鹿角,這是因為鹿角在中醫理論中被認為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鹿角富含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如氨基酸、微量元素和膠原蛋白,能有效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免疫力,並具有明顯的補腎作用。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負責人體的生長、發育及生殖等重要功能,因此補腎的效果直接影響整體健康。

此外,鹿角具備舒筋活血的功效,可以有效緩解筋骨痠痛,提高身體的靈活性;而其強烈的陽性能量也有助於改善男性的性功能,對於一些因腎虛導致的問題有很好調理效果。因此,在鹿菟丸中添加鹿角,既能增強方劑的療效,又能使其更全面地達到調理身體的目的,充分體現了中醫藥的整體觀念和“以補為主”的治療思路。

鹿菟丸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主要用於補腎助陽、強身健體。其組成中包含菟蕬子,這是因為菟蕬子具有良好的藥理特性,能夠促進腎臟功能,增強人體的免疫系統。菟蕬子含有多種活性成分,能有效改善男性的生殖健康,並具有強化精氣的作用。此外,菟蕬子還有助於緩解疲勞,提升整體的體力和精神狀態。鹿菟丸的配方精心選擇了菟蕬子,因為它與其他成分相輔相成,增強了方劑的療效,特別是在調和過程中,令整體的藥效更為穩定。菟蕬子不僅能夠獨立發揮作用,還能增強其他藥材的效能,使鹿菟丸在中醫臨牀中得到廣泛應用。因此,菟蕬子的使用在鹿菟丸中是十分必要的,符合中醫對於方劑整體協調和功能綜合的要求。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鹿菟丸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核心病機:真精虧虛,腎水涸燥,陰陽兩虛,偏於腎陽不足。
主症特點

  1. 腎精虧損:頭暈耳鳴、目昏、腰背痛、腳膝酸弱,反映「髓海失養」與「筋骨失濡」。
  2. 腎陽不充:面色黧黑(腎色外露)、腰膝酸冷,屬陽虛不溫之象。
  3. 津液失潤:咽乾多渴,因腎陽虛不能蒸化水津上承,兼陰精不足濡潤。
    目標群體:久病虛損,服他藥無效者(「屢服藥不得痊」),提示需從「精血同補」「陰陽並調」切入。

組成與治療原理邏輯推理

1. 君藥:菟絲子(2兩)

  • 藥性:甘辛平,入腎、肝、脾經。
  • 作用
    • 補腎填精:「酒蒸」增強溫潤之性,補而不峻,善療「精血枯槁」(《本草匯言》)。
    • 陰陽雙補:既益陰精,又可「補人衛氣,助人筋脈」(《本草正義》),針對腎虛筋弱之證。
    • 固攝下元:改善遺滑、腰膝無力,間接助津液上承緩解咽乾。

2. 臣藥:生鹿角(1兩)

  • 藥性:咸溫,入腎、肝經(鎊製利有效成分釋出)。
  • 作用
    • 溫通督脈:直補腎陽,兼行血滯,治「腰脊痛不可屈伸」(《別錄》)。
    • 活血益精:不同於鹿茸純補,生用兼通絡之力,適合久病兼瘀者(面色黧黑、固定疼痛)。
    • 陽中求陰:借陽氣蒸騰,助菟絲子化生陰精,解決「腎水涸燥」之標。

3. 配伍精義

  • 比例:菟絲子量倍於鹿角,以精血為本,溫陽為輔,防燥傷陰。
  • 酒糊為丸:酒行藥勢,引藥入腎經;鹽湯送服,咸味入腎,助藥直達下焦。
  • 雙向調節
    • 菟絲子柔潤制鹿角之燥,鹿角溫煦助菟絲子之化,共建「精充陽復」之效。
    • 對「真精不足」兼「腎水涸燥」者,避純補陰滋膩或純補陽耗液之弊。

4. 治療原理

此方通過:

  • 填精為體:菟絲子奠根基,補先天之本。
  • 溫陽為用:鹿角激活氣化,解決「燥」之標(如咽乾、黧黑)。
  • 動靜結合:鹿角通、菟絲子守,適用於虛中夾滯(久病多瘀)之證。

總結

鹿菟丸以「精陽互化」為核心,針對腎精虧極累及陽氣之證,尤適合虛不受補者。其組方簡煉,體現中醫「少而專」的用藥智慧,透過陰陽相佐、通補並行,恢復腎之蒸騰氣化與滋養功能。

傳統服藥法


生鹿角(鎊)1兩,菟絲子(淘,酒蒸,擂)2兩。
上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70丸,空心、食前用鹽酒、鹽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暈眩耳鳴梅尼爾氏病子宮頸惡性腫瘤(子宮頸癌)鼻咽惡性腫瘤(鼻咽癌)月經稀少閉經面色較黑咽喉乾燥眼瞼丹毒

相同名稱方劑


鹿菟丸, 出處:《醫學入門》卷七。 組成:鹿茸1兩,菟絲子2兩,山藥2兩。 主治:飲酒積熱,熏蒸五臟,津血枯燥,小便並多,肌肉消爍,專嗜冷物寒漿。

鹿菟丸, 出處:《醫方類聚》卷一五○引《續濟生方》。 組成:生鹿角(鎊)1兩,菟絲子(淘,酒蒸,擂)2兩。 主治:真精不足,腎水涸燥,咽乾多渴;耳鳴頭暈,目視昏花,面色黧黑,腰背疼痛,腳膝酸弱,屢服藥不得痊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