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黃琥珀丸

NIU HUANG HU PO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26

熱/寒比例

偏寒 (0.65)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7%
腎經 14%
脾經 13%
胃經 13%
肺經 11%
心經 10%
膀胱經 8%
三焦經 3%
大腸經 3%
小腸經 1%
心包經 1%
肝經
腎經
脾經
胃經
肺經
心經
膀胱經
三焦經
大腸經
小腸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牛黃琥珀丸中包含牛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豁痰開竅: 牛黃具有清熱解毒、豁痰開竅之功效,尤其擅長於治療熱病神昏、痰熱內閉、驚癇抽搐等症。其清熱之力可解熱毒,豁痰之力可化解痰濁,開竅之力可使神志清醒。
  • 配伍增效: 牛黃與琥珀等藥材相配,可發揮協同作用,增強藥效。琥珀具有安神定志、化痰開竅之效,與牛黃相配,可更有效地清熱解毒、化痰開竅,治療熱病神昏、痰熱內閉、驚癇抽搐等症。

牛黃琥珀丸中加入琥珀,主要有以下原因:

  1. 清心開竅,鎮驚安神: 琥珀性平,味甘鹹,入心、肝經,具有清心開竅、鎮驚安神之功效。與牛黃、麝香等藥材協同作用,可有效治療熱病神昏、驚癇抽搐、癲癇發作等症狀。
  2.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琥珀亦具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琥珀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牛黃琥珀丸方劑中,加入花椒,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開竅醒神: 花椒性溫,味辛,入脾、胃、腎經。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開竅醒神的功效。在牛黃琥珀丸中,花椒可以配合其他藥物,增強開竅醒神之效,有助於治療神志昏迷、言語不清、驚厥抽搐等症狀。

2. 溫陽化濕: 花椒還具有溫陽化濕的作用,可以溫暖脾胃,化解寒濕。對於寒濕阻滯、脾胃虛弱所致的昏迷、嘔吐等症狀,花椒能起到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牛黃琥珀丸中加入葶藶子,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瀉火通便: 葶藶子性寒,味辛,入肺、大腸經,具有瀉肺降氣、清熱利濕、通便止咳的功效。牛黃琥珀丸以清熱解毒、鎮驚開竅為主,但對於一些痰熱壅盛、熱結腸燥引起的便祕,單靠清熱解毒不足以奏效,需要葶藶子輔助瀉火通便,以利於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
  2. 促進藥物吸收: 葶藶子可以潤腸通便,促進腸道蠕動,有助於藥物更好地吸收和發揮藥效。這對於治療痰熱矇蔽、神志不清等症狀尤為重要,因為藥物需要迅速進入血液循環才能達到治療效果。

牛黃琥珀丸為一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清熱解毒、鎮驚安神。其組成成分精妙,其中含有昆布這一成分,看似與其他成分性質不同,卻有其深層意義。昆布在中醫理論中屬鹹寒之品,具有軟堅散結、消痰利水的功效。在牛黃琥珀丸中加入昆布,主要是利用其能軟化體內硬結、促進痰飲排出的特性,輔助治療因熱毒內盛所導致的癲狂、驚癇等症狀。此外,昆布還能調節人體的水鹽代謝,有助於改善由熱毒引發的水腫情況。因此,昆布在此方中的應用,不僅豐富了方劑的治療範疇,也彰顯了中醫辨證施治、綜合調理的理念,使整個方劑在清熱解毒、鎮驚安神的基礎上,增加了化痰散結的效果,更全面地應對複雜的臨床情況。

牛黃琥珀丸中加入海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化痰: 海藻性寒,具有清熱解毒、軟堅散結、化痰消腫之功效。牛黃琥珀丸主治痰熱矇蔽心竅,導致神志不清、昏迷等症狀。海藻加入方劑中,可協助清熱化痰,疏通心竅,使神志清醒。
  2. 通利水道: 海藻亦能利水消腫,有助於化解痰液,並通暢體內水液運行,使痰液更容易排出體外。此功效也間接幫助清熱化痰,使藥效更為顯著。

牛黃琥珀丸方劑中包含牽牛子,主要是因為其具有瀉火通便的功效。牽牛子味苦寒,入肝、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消積驅蟲的功效。在牛黃琥珀丸中,牽牛子與牛黃、琥珀等藥材配伍,可以清熱解毒、瀉火通便,用於治療熱病神昏、痰熱內閉、驚厥抽搐等症。牽牛子作為方劑中的重要藥材,在清熱瀉火、通便止痙方面發揮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牛黃琥珀丸中加入肉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通心陽,開竅醒神: 肉桂性溫,味辛甘,入心、脾、腎經,具有溫通心陽、開竅醒神之效。牛黃琥珀丸主要用於治療神志昏迷、驚厥抽搐等症,肉桂的加入可助於溫通心陽,改善心血循環,使藥效更快更好地作用於腦部,達到醒神開竅的效果。
  2. 協調藥性,增強療效: 牛黃琥珀丸中含有寒涼之品,如牛黃、琥珀等,肉桂的加入可起到溫和藥性、協調藥效的作用,避免藥性過寒,同時也能增強藥物整體的開竅醒神效果,使藥效更加平衡和穩定。

主治功效


牛黃琥珀丸主治功效分析

綜合《慈幼新書》、《脈症治方》、《醫學綱目》等古籍記載,牛黃琥珀丸的功效與主治病證可歸納如下:

1. 清熱解毒,鎮驚安神:

  • 牛黃 性味苦、涼,具有清熱解毒、鎮驚開竅之效,可清瀉體內之熱毒,並能開竅醒神,對於驚厥、神昏等症狀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 琥珀 味甘、性平,具有安神定驚、活血散瘀的功效。可寧心安神,緩和神經緊張,對於驚悸、癲癇等症狀有鎮靜作用,並能促進氣血運行,散瘀止痛。

2. 化痰軟堅,利水消腫:

  • 昆布、海藻 兩者皆為鹹寒之品,具有化痰軟堅、利水消腫的功效,能消除體內之痰涎、癭瘤,並可通過利水作用消除水腫。
  • 牽牛子 味苦、性寒,具有利水通便、殺蟲攻積的功效,能促進體內水液排出,並能消積導滯,清除體內積滯之物。
  • 葶藶子 味苦、辛,性寒,具有利水消腫、通便解毒的功效,能瀉肺氣,消除水腫,並能通利大便,清除體內毒素。

3. 溫中散寒,止痛殺蟲:

  • 花椒 味辛,性熱,具有溫中散寒、止痛殺蟲的功效。能溫暖脾胃,驅散寒邪,並能止痛,還能殺滅體內寄生蟲。
  • 肉桂 味辛、甘,性大熱,具有溫經散寒、暖脾止痛的功效,能溫補陽氣,驅散寒邪,並能溫暖脾胃,緩解腹痛。

綜合分析治療原理:

牛黃琥珀丸的組成藥味多樣,寒熱並用,攻補兼施,其治療原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清熱解毒與溫陽散寒兼顧: 方中牛黃、琥珀、昆布、海藻、牽牛子、葶藶子等寒涼藥物,可以清瀉體內熱毒、痰熱,而肉桂、花椒等溫熱藥物,可溫補陽氣,驅散寒邪,使機體陰陽平衡。
  • 利水消腫與化痰軟堅並用: 昆布、海藻、牽牛子、葶藶子等藥物具有利水消腫的作用,可以消除體內水濕,而昆布、海藻又具有化痰軟堅的作用,可消除體內痰涎、癭瘤。
  • 鎮驚安神與開竅醒腦同治: 牛黃、琥珀具有鎮驚安神的作用,能寧心安神,緩和神經緊張,而牛黃又具有開竅醒腦的作用,可治療神昏等症。
  • 攻積與溫中結合: 牽牛子具有攻積的作用,可清除體內積滯,而肉桂、花椒具有溫中散寒的作用,可溫補脾胃,促進消化。

主治病證:

根據古籍記載,牛黃琥珀丸主要適用於以下病證:

  • 水腫腹大,氣息不通之危急證: 方中諸藥具有利水消腫的功效,可消除體內水濕,使水腫腹大、呼吸困難等危急症狀得到緩解。
  • 蟲積腹痛: 《慈幼新書》中提及,對於面色㿠白、口中沫及清水出,聞煎炙食物香氣則痛甚者,宜用牛黃琥珀丸殺蟲止痛。
  • 癲癇、狂妄: 《脈症治方》指出,對於癲癇、狂妄屬於痰火實證者,可先清其痰,再用牛黃琥珀丸主治,屬於虛證者,則需先滋補氣血,再用此方。

總結而言,牛黃琥珀丸是一個具有清熱解毒、鎮驚安神、化痰軟堅、利水消腫、溫中散寒、止痛殺蟲等多重功效的方劑,適用於多種病證,尤其是水腫腹大、蟲積腹痛、癲癇狂妄等病症。其治療原理在於寒熱並用,攻補兼施,使機體陰陽平衡,達到祛邪扶正的目的。

傳統服藥法


牛黃3分,琥珀3分,椒目(沈水者)3分,葶藶(炒紫色)3分,昆布(洗,炙)1兩1錢,海藻(洗,炙)1兩1錢,牽牛(炒)1兩,桂1兩。
上七味,為末,另研葶藶如泥,一處拌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15丸,米飲送下,1日2次。以小便利為度。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心內膜炎心包炎慢性腎衰竭二尖瓣狹窄三尖瓣疾病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心臟衰竭全身性水腫

相同名稱方劑


牛黃琥珀丸, 出處:《醫學綱目》卷二十四。 組成:牛黃3分,琥珀3分,椒目(沉水者)3分,葶藶(炒紫色)3分,崑布(洗,炙)1兩1錢,海藻(洗,炙)1兩1錢,牽牛(炒)1兩,桂1兩。 主治:水腫腹大,氣息不通危急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