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一綠散方劑中包含芙蓉葉,主要是利用其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芙蓉葉性寒,味甘,入肺經,具有清熱涼血、解毒消腫的功效。
方劑中加入芙蓉葉,一方面可以清熱解毒,針對外感熱毒所致的各種症狀,例如發熱、口渴、咽喉腫痛等,起到緩解作用。另一方面,芙蓉葉可以涼血止血,針對外傷出血、鼻出血等症狀,起到止血消腫的效果。因此,芙蓉葉在這一綠散方劑中,起到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雙重作用,有助於治療相關疾病。
一綠散中使用生地黃,主要原因有二:
- 清熱涼血: 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作用。一綠散中常配伍其他清熱解毒藥物,以達到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
- 滋陰潤燥: 生地黃能滋陰潤燥,對於熱邪傷陰所致的口渴、便祕、皮膚乾燥等症狀,具有緩解作用。一綠散中添加生地黃,可補充體內津液,緩解燥熱,促進傷口癒合。
主治功效
一綠散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多部古籍記載,《審視瑤函》、《古方彙精》、《雜病源流犀燭》、《証治準繩‧類方》、《証治準繩‧瘍醫》、《疑難急症簡方》等,皆收錄「一綠散」方劑,其主治功效明確指向眼部外傷引起的紅腫疼痛,尤其針對打撲傷損所致的眼胞赤腫疼痛。
方劑組成: 一綠散僅由兩種藥物組成:芙蓉葉與生地黃,且兩藥等分。
治療原理分析:
一綠散的治療原理,在於芙蓉葉與生地黃的協同作用,達到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效果。
芙蓉葉: 古籍中記載芙蓉葉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涼血止血等功效。其清熱解毒作用能有效緩解眼部炎症反應,消腫止痛則直接作用於傷痛部位,減輕患者不適。涼血止血則能避免因外傷引起的出血。 芙蓉葉的清熱解毒及消腫止痛作用,是治療眼部外傷紅腫疼痛的主要手段。
生地黃: 生地黃則以其清熱涼血、滋陰補腎的功效,輔助芙蓉葉發揮作用。生地黃的清熱涼血能進一步控制炎症,滋陰則能緩解因外傷引起的組織損傷。 生地黃的清熱涼血作用,能有效抑制因外傷引起的局部充血和炎症反應,避免病情加重。
兩藥合用,芙蓉葉主攻,生地黃輔佐,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效果,從而治療眼部外傷引起的紅腫疼痛。
劑型與使用方法:
古籍中記載,一綠散可製成兩種劑型:
膏劑: 將芙蓉葉與生地黃搗爛,直接敷於眼胞患處。此法操作簡便,藥物直接作用於病竈,效果迅速。
散劑: 將芙蓉葉與生地黃研磨成細末,再以雞蛋清調勻敷貼。雞蛋清具有清熱解毒、促進傷口癒合的作用,與藥物合用,更能增強療效。
總而言之,一綠散方劑簡潔有效,通過芙蓉葉與生地黃的協同作用,針對眼部外傷引起的紅腫疼痛具有良好的療效。其劑型靈活,方便應用,符合古代醫療條件下便捷治療的需求。
傳統服藥法
芙蓉葉、生地黃各等分。
上搗爛,敷眼胞上;或為末,以雞子清調勻敷。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一綠散, 出處:《準繩·類方》卷七。 組成:芙蓉葉、生地黃各等分。 主治:打傷眼胞,赤腫疼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