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涼膏
QING LIANG GAO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本草綱目》卷三十六引《鴻飛集》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寒 (0.33)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清涼膏中加入芙蓉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芙蓉葉性涼,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其含有的多種活性成分,如黃酮類、酚類等,能有效抑制細菌生長,消炎止痛,對於皮膚感染、瘡瘍、濕疹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 消腫止癢:芙蓉葉富含黏液質,能促進皮膚細胞再生,修復受損的肌膚組織,同時也具有止癢、消腫的作用。對於蚊蟲叮咬、皮炎、濕疹等引起的瘙癢和紅腫,能起到緩解和治療的效果。
主治功效
清涼膏主治功效及治療原理分析
清涼膏,又名「鐵箍散」、「清露散」,主要成分為芙蓉葉,根據古籍記載,具有廣泛的治療功效,主要針對癰疽瘡瘍、皮膚腫毒、燙傷燒傷等症狀。其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中醫的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涼血生肌等理論。
主治功效:
癰疽瘡瘍: 清涼膏對於癰疽、發背、乳癰、惡瘡等各種瘡瘍腫毒,無論初期、成膿期或潰後期,均有顯著療效。
- 《本經逢原》記載:「芙蓉葉散癰疽殊有神效。」
- 《本草綱目》記載:「芙蓉花並葉…其治癰腫之功,殊有神效。」
- 《驗方新編》記載:「治癰疽發背,一切無名疔腫惡瘡皆效。」
- 《文堂集驗方》記載:「透骨丹,治一切癰疽腫毒。堅硬不潰。此藥立能潰膿。」並指出外用清涼膏貼之。
- 《奇效良方》記載:「治初患癰腫瘡癤,熱焮疼痛,消腫毒。」
- 《本草求真》記載:「為外科癰疽藥也…凡一切癰疽腫毒!無論花葉及根。皆可搗研為末。調蜜塗四圍。留中患處。」
皮膚腫毒: 包括丹毒、青腿牙疳、妒精瘡等。
- 《驗方新編》記載:「此遊風丹毒也。用清涼膏…敷之,忌食鮮肉半月,其效如神。」
- 《驗方新編》記載:「名青腿牙疳…腿上腫處用清涼膏…治之,神效無比。」
- 《外科集驗方》記載:「津調散,治妒精瘡,膿汁淋漓臭爛…清涼膏,治湯潑火燒。」
燙傷燒傷: 清涼膏能有效緩解燙傷燒傷引起的疼痛、紅腫,並促進傷口癒合。
- 《奇效良方》記載:「治湯潑火燒,此藥止痛解毒,潤肌生肉。」
- 《驗方新編》記載:「治湯火傷,凡赤腫無皮,搽之解毒止痛。」
- 《驗方新編》記載:「有人被火燒傷起泡,臭爛數月不愈,用此敷之。五日收功,屢試神效。」
- 《驗方新編》記載:「治杖、跌打後,腫痛焮紫,已破未破者,皆貼此膏。」
- 《外科集驗方》記載:「清涼膏,治湯潑火燒。此藥止痛解毒,潤肌生肉。」
其他:
- 《本草綱目》記載:「赤眼腫痛:芙蓉葉末,水和,貼太陽穴。名清涼膏。」
- 《本草綱目拾遺》記載:「貼疳瘋毒。」
- 《本草綱目拾遺》記載:「玉簪花入韶粉內,敷疳瘡蛀梗。」
- 《惠直堂經驗方》記載:「外用清涼膏貼之。四日一換。或六七次。或十餘次。不痛不爛。其瘤自下。下後用收口膏藥治之。永無後患。」
- 《惠直堂經驗方》記載:「上貼清涼膏。內出黃水。七八日後。水乾自愈。」
- 《惠直堂經驗方》記載:「清涼膏封固。胞下速去。不可忘記。」
- 《文堂集驗方》記載:「灸痔瘡法,蘄艾丸黃豆大。灸手背腕陷內。待灸瘡發。用清涼膏貼之。灸瘡愈時。痔亦愈矣。」
治療原理:
清熱解毒: 芙蓉葉性涼,味辛,能清熱解毒,消除癰疽瘡瘍的熱毒之邪。《本草綱目》和《本經逢原》均強調了芙蓉葉的清熱解毒功效,認為其是治療癰疽的要藥。
消腫止痛: 芙蓉葉的清涼特性可以迅速緩解患處的紅腫熱痛,減輕患者的痛苦。《本草綱目》提到「初起者,即覺清涼,痛止腫消」。其他藥材如大黃、黃柏、黃連、黃芩等也具有消腫止痛的功效。
涼血生肌: 芙蓉葉的涼血作用有助於控制炎症,防止熱毒深入血分。對於燙傷燒傷,清涼膏能滋潤肌膚,促進肉芽組織生長,加速傷口癒合。《奇效良方》和《驗方新編》均記載了清涼膏在治療燙傷燒傷方面的潤肌生肉功效。
排膿: 對於已經化膿的瘡瘍,清涼膏可以促進膿液排出,加速病程。《驗方新編》記載:「如未成形並敷之、收小即消。」
抗炎抗菌: 芙蓉葉還具有抗炎抗菌的作用,這有助於預防和控制感染。加上梔子仁、黃連、白芷等藥材,可以增強抗炎抗菌的作用。
總結:
清涼膏以芙蓉葉為主要成分,通過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涼血生肌等多重作用機制,廣泛應用於治療癰疽瘡瘍、皮膚腫毒、燙傷燒傷等症狀。現代藥理研究也證實了芙蓉葉具有抗炎、抗菌、鎮痛等作用,與其傳統功效相符。多本古代醫學典籍均有記載,證實其療效。因此,清涼膏在中醫外科中佔有重要地位。
傳統服藥法
芙蓉葉(末)。
水和,貼太陽穴。
清露散(《本草綱目》卷三十六)、芙蓉外敷法(《醫方集解》)、芙蓉膏(《汕拈集》)卷四)、青露散、玉露散(《青囊秘傳》)、清涼散(《中醫皮膚病學簡編》)。《本草綱目》治癰疽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清涼膏, 出處:《洞天奧旨》卷十四。 組成:大黃、芙蓉葉。 主治:初患癰腫瘡癤,熱焮大痛。
清涼膏, 出處:《瘡瘍經驗全書》卷四。 組成:黃連、黃芩、山梔、薄荷、甘草、桔梗、枳殼。 主治:火赤瘡。
清涼膏, 出處:《本草綱目》卷三十六引《鴻飛集》。 組成:芙蓉葉(末)。 主治:赤眼腫痛。一切癰疽發背,乳痛惡瘡。
清涼膏, 出處:《活幼心書》卷下。 組成:大黃1兩,淨黃連1兩,黃柏1兩,赤葛1兩,細辛(和葉)1兩,薄荷葉1兩,風化1兩,朴消1兩。 主治:暴赤火眼腫痛,及血癤作疼發熱。
清涼膏, 出處:《理瀹》。 組成:大黃1兩5錢,元參1兩5錢,苦參1兩5錢,生地1兩5錢,當歸1兩5錢,白芷1兩5錢,黃芩1兩5錢,黃柏1兩5錢,甘草1兩5錢,白芍1兩,紅花8錢。 主治:內外熱症,外症初起。
清涼膏, 出處:《內外驗方秘傳》。 組成:薄荷1錢,梔子2錢,大黃2錢,丹皮2錢,黃柏2錢,知母2錢,胡黃連1錢,青黛1錢,膽草1錢,苦參2錢,射乾2錢,朴消1錢,商陸2錢,漏蘆2錢,生石膏4錢。 主治:紅腫外症,不拘已潰未潰。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