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神驗木通散

大神驗木通散

DA SHEN YAN MU TONG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3

寒性指數

29

熱/寒比例

極寒 (0.10)

複方歸經比例

膀胱經 25%
腎經 25%
脾經 16%
肺經 15%
心經 6%
小腸經 6%
肝經 3%
膀胱經
腎經
脾經
肺經
心經
小腸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大神驗木通散中包含木通,主要有以下原因:

  1. 利水通淋: 木通性寒味甘,具有利水通淋的功效,能有效治療因濕熱蘊結導致的小便不利、淋痛等症狀,而這些症狀正是大神驗木通散的主要治療目標。
  2. 清熱解毒: 木通還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能有效緩解因濕熱所致的發熱、口渴、咽喉腫痛等症狀,有助於改善患者的整體狀態。

因此,木通在大神驗木通散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能有效解決濕熱所致的各種病症。

大神驗木通散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下焦濕熱引起的各種症狀。在其組成中,澤瀉作為主要藥材之一,具有重要的作用。澤瀉性寒,味甘鹹,入腎經和膀胱經,能夠有效地利尿通淋,清熱解毒,進而幫助排除體內的濕熱。

澤瀉所含的多種生物活性成分,有助於促進腎臟功能,增強尿液的排出,從而減輕因濕熱而產生的腫脹及不適。此外,澤瀉亦有助於清理腸胃,改善消化系統的運作,防止濕邪積聚於體內,進而改善整體健康狀況。在使用大神驗木通散時,澤瀉的加入不僅使方劑更加平衡,更能有效增強療效,對於調理脾胃和促進身體排毒具有顯著的意義。因此,澤瀉在這方劑中的使用,正是針對治療上焦及下焦濕熱問題的具體需要。

大神驗木通散方中包含豬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滲濕: 豬苓味甘淡,性平,歸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的功效。木通散主治濕熱蘊結,小便不利,腹脹疼痛等症狀。豬苓有助於利水消腫,解除濕熱鬱結,改善小便不利,進而達到治病目的。
  2. 健脾益氣: 豬苓亦具有健脾益氣之效。濕熱蘊結常導致脾胃氣虛,影響食物消化吸收。豬苓的健脾功效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增強機體抵抗力,從而促進疾病恢復。

大神驗木通散中加入防己,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祛風濕止痛:防己味苦寒,入膀胱經,具有祛風濕、止痛的功效。木通散主治風濕痺痛,而防己可有效解除風濕痹痛,緩解關節疼痛,配合其他藥物發揮協同作用。
  2. 利水消腫:防己兼具利水消腫的功效,可幫助消除因風濕痺痛引起的局部水腫,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病竈康復。此功效與木通散中其他利水藥物如木通、車前子等相互配合,增強整體療效。

大神驗木通散方中加入文蛤,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利濕,化痰止咳:文蛤性寒味甘鹹,入肺、腎經,具有清熱利濕、化痰止咳的功效。方中加入文蛤,可輔助木通、滑石等藥物,加強清熱利濕之效,並有助於痰液的排出,緩解因溼熱痰阻所致的咳嗽、喘息等症狀。
  2. 解毒消腫:文蛤還有解毒消腫的功效,可以幫助清除體內毒素,緩解因溼熱毒邪所致的腫脹、疼痛等症狀。方中加入文蛤,可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增強方劑的解毒消腫功效,促進病症的恢復。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大神驗木通散之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劑主治「水腫,遍身腫滿」,意指全身性水腫,水濕停聚於肌膚腠理,導致肢體浮腫脹滿。古代醫家認為此證多因脾腎氣化失常,三焦水道壅滯,水濕泛溢肌表所致。方中以「利水消腫」為核心,通過分利水道、滲濕瀉濁,使停聚之水濕從小便而出,從而達到「腫消」之效。

組成邏輯推理與治療原理

1. 方劑組成分析

  • 木通(君藥):性味苦寒,歸心、小腸、膀胱經,善於清熱利水、通利血脈。《神農本草經》載其「主去惡蟲,除脾胃寒熱,通利九竅血脈關節」。此方重用一兩半,主導通利水道,引水濕下行。
  • 澤瀉(臣藥):甘淡滲濕,利水消腫,助木通強化分利之功。《本草綱目》稱其「滲濕熱,行痰飲」。
  • 苦瓠子(佐藥):苦寒有毒,專攻逐水消腫,古人用於「大腹水腫」(《神農本草經》)。其性猛烈,與他藥配伍可制其毒性,增強瀉水之效。
  • 豬苓(臣藥):淡滲利濕,與澤瀉協同增強滲泄之力,《珍珠囊》謂其「利水腫,通淋濁」。
  • 漢防己(佐藥):苦辛寒,利水消腫兼祛風濕,《藥性論》言其「治濕風口面喎斜,手足疼,散留痰,主肺氣嗽喘」。此處取其走表祛濕、宣通腠理之能。
  • 海蛤(使藥):鹹寒軟堅,化痰散結,《本草備要》載其「清熱利濕,化痰飲,消腫脹」。研細後更助化解水濕凝聚。

2. 配伍邏輯

全方以「通利二便、上下分消」為法:

  • 上焦:木通、防己宣通肺氣,開提水道(「提壺揭蓋」)。
  • 中下焦:澤瀉、豬苓、苦瓠子直趨膀胱,滲濕利水;海蛤軟堅散結,化解水濕停聚。
  • 佐以酒、蔥白:酒行藥勢,蔥白通陽化氣,助藥力速達病所。

3. 治療原理

水腫因氣化不利,水濕泛溢肌表,此方通過:

  • 瀉下利水:苦瓠子、木通等刺激小便排出,降低體內水液負荷。
  • 滲濕化痰:海蛤、防己化解痰濕膠結,疏通三焦。
  • 通陽化氣:蔥白佐煎,振奮陽氣以助氣化。

諸藥相合,共奏「開鬼門,潔淨府」之效,使水濕從小便而解,水去則腫消。其峻利之性較強,適用於實證水腫,若虛證則需謹慎加減。

傳統服藥法


木通1兩半(銼),澤瀉3分,苦瓠子1兩半,豬苓1兩(去黑皮),漢防己3分,海蛤1兩(細研)。上為散。
每服4錢,以水、酒各半中盞,加蔥白5寸,煎至6分,去滓。食前溫服。當下小便數升,腫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較強的利尿作用,服用後應注意補充水分,以免引起脫水。

相關疾病


心內膜炎心包炎慢性腎衰竭二尖瓣狹窄三尖瓣疾病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心臟衰竭全身性水腫

相同名稱方劑


大神驗木通散, 出處:《聖惠》卷五十四。 組成:木通1兩半(銼),澤瀉3分,苦瓠子1兩半,豬苓1兩(去黑皮),漢防己3分,海蛤1兩(細研)。 主治:水腫,遍身腫滿。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