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肺補陰湯

QING FEI BU YIN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證因方論集要》卷一

熱性指數

7

寒性指數

22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7%
腎經 20%
心經 13%
肝經 13%
胃經 6%
脾經 6%
膀胱經 3%
大腸經 3%
小腸經 3%
肺經
腎經
心經
肝經
胃經
脾經
膀胱經
大腸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9

方劑組成解釋

清肺補陰湯中加入天門冬,主要是針對肺陰不足所致的燥熱症狀。

天門冬味甘、微苦,性寒,入肺、腎經。其具有滋陰潤肺、清心降火、生津止渴之功效。對於肺陰不足所致的燥熱、咳嗽、咽乾、口渴、心煩失眠等症狀,天門冬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此外,天門冬與方劑中的其他藥材,如麥冬、生地黃等,共同發揮滋陰清熱、生津潤燥的作用,達到治療肺陰不足的目的。

清肺補陰湯中包含麥門冬,主要原因有二:

  1. 滋陰潤肺:麥門冬性寒,味甘,入肺、心經,能滋陰潤肺、清心除煩。對於肺陰不足、燥熱咳嗽、咽乾口渴等症狀,麥門冬可起到滋潤肺部、清熱解毒的作用,與清肺補陰湯的整體功效相輔相成。
  2. 養陰生津:麥門冬具有養陰生津的作用,能緩解津液不足引起的口渴、乾燥等症狀。清肺補陰湯本身針對肺陰不足的症狀,而麥門冬的養陰生津作用可以更有效地緩解這些症狀,提高療效。

清肺補陰湯中加入桑白皮,主要基於其清肺降氣、宣肺止咳的功效。桑白皮性寒,味甘,入肺經,能清肺熱、化痰止咳,且能利水消腫,對於肺熱咳嗽、痰多粘稠、胸悶氣喘等症狀有較好療效。

此外,桑白皮還能涼血解毒,對於肺熱引起的皮膚瘡瘍、咽喉腫痛等症狀也有輔助作用。因此,清肺補陰湯中加入桑白皮,有助於清熱潤肺、化痰止咳、涼血解毒,達到治療肺熱咳嗽、氣喘等症狀的效果。

清肺補陰湯中加入川貝母,是因其具有清熱化痰、潤肺止咳的功效。川貝母性寒,味甘苦,入肺經,能清肺熱,化痰液,對於燥熱傷肺、痰熱咳嗽等症狀有很好的療效。

此外,川貝母還有潤肺止咳的作用,可以緩解肺燥咳嗽、乾咳少痰等症狀。清肺補陰湯本身偏於滋陰潤燥,加入川貝母更能增強其清熱化痰、潤肺止咳的效果,使藥效更加全面。

清肺補陰湯中加入枇杷葉,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肺化痰: 枇杷葉性寒,味苦,入肺經,具有清肺熱、化痰止咳的功效。清肺補陰湯主要用於治療肺熱燥咳、咽乾口渴等症狀,枇杷葉能有效緩解肺熱,並促進痰液排出,達到清肺止咳的效果。
  2. 潤肺止渴: 枇杷葉富含水分,且性寒,能滋陰潤肺、生津止渴。清肺補陰湯針對肺陰不足、津液虧損所致的燥咳、咽乾等症狀,枇杷葉能補充津液,緩解乾燥,達到潤肺止渴的目的。

因此,清肺補陰湯中加入枇杷葉,不僅能清熱化痰,還能潤肺止渴,有助於全面改善肺熱燥咳、咽乾口渴等症狀。

清肺補陰湯中加入地骨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涼血:地骨皮性寒,味甘,歸肺、肝經,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的功效。對於熱病傷陰、肺熱咳嗽、咽喉腫痛等症狀,地骨皮能有效清熱解毒,滋養陰液,緩解症狀。
  2. 補陰生津:清肺補陰湯主治肺熱傷陰,症狀包括口乾舌燥、皮膚乾燥等。地骨皮能滋養陰液,生津止渴,緩解陰虛津傷所致的口渴、皮膚乾燥等症狀,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補陰潤肺的功效。

清肺補陰湯中加入五味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斂肺止咳: 五味子味酸甘,性溫,入肺、腎經,具有斂肺止咳、生津潤燥之效。肺陰虧虛者,常伴隨乾咳、少痰或痰黏難咳,五味子可收斂肺氣,滋養肺陰,緩解咳嗽症狀。

二、滋腎固精: 五味子還可滋腎固精,對於肺陰不足導致的腎陰虛也有補益作用。腎陰不足可影響肺氣的運行,進一步加重肺陰虧虛。五味子補腎陰,可間接改善肺陰虧虛,提升療效。

清肺補陰湯中加入白芍,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

  1. 滋陰柔肝: 白芍味甘酸、性微寒,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汗之效。肺燥津傷,容易引起肝火上炎,白芍可滋陰降火,緩解肝火對肺部的燥熱侵襲。
  2. 緩解燥咳: 白芍具止咳平喘之功,能緩解肺燥引發的乾咳、痰少、咽喉乾燥等症狀。與其他清肺潤燥藥材搭配,能更好地滋養肺陰,促進肺部功能恢復。

清肺補陰湯中加入鱉甲,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滋陰清熱:鱉甲性寒,味甘鹹,入肝、腎經,具有滋陰清熱、涼血解毒之效。對於肺陰不足,熱邪犯肺所致的咳嗽、咯血、咽乾口渴等症狀,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2. 軟堅散結:鱉甲亦有軟堅散結之功效,有助於化解肺部痰飲、瘀血,促進肺氣宣降,恢復肺部正常的呼吸功能。

因此,清肺補陰湯中加入鱉甲,可有效地滋陰清熱,軟堅散結,達到治療肺陰不足、熱邪犯肺等症狀的目的。

清肺補陰湯為一方用於治療肺虛有熱、陰虛火旺等症狀的中醫方劑。其組成成分中有輕粉,這是一種含有汞的無機化合物。輕粉在古代中醫學中被認為具有清熱解毒、殺蟲止癢的功效,因而被用於多種方劑之中。

然而,現代醫學研究發現,輕粉中的汞成分對人體有毒性,長期或過量使用可能引發汞中毒,造成神經系統、消化系統和腎臟等多個器官的損害。由於此風險,現代中醫臨床已極少使用含輕粉的方劑,且對於必須使用的特殊情況,也會嚴格控制劑量並密切監測患者反應。

因此,在使用清肺補陰湯時,應遵循醫師指導,根據具體病情來調整配方,必要時可尋求替代品來取代輕粉,以減少潛在的健康風險。現代中醫更傾向於採用安全性更高的藥材來達到同樣的治療效果,確保患者安全與療效兼顧。

清肺補陰湯中加入車前子,主要考量其利水滲濕之效。

車前子性寒,味甘,入肺、腎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解毒的功效。肺熱津傷,常導致痰液黏稠難咳,而車前子能利水滲濕,使痰液稀釋易咳,有助於清熱解毒,達到清肺補陰之效。

此外,車前子還能清肺熱,緩解燥熱咳嗽,配合其他藥物,可有效緩解肺熱燥咳、痰稠難咳等症狀。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清肺補陰湯」

「清肺補陰湯」,為滋陰補肺、化痰止咳的中藥方劑,常用於治療肺陰虛、內有熱象的患者。其組成包括天門冬、麥門冬、桑白皮、川貝母、枇杷葉、地骨皮、五味子、白芍、鱉甲、輕粉、車前子等11味中藥,各味藥材具有不同的功效,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清肺補陰、化痰止咳的作用。

天門冬

天門冬味甘、微寒,入肺、胃經,具有滋補人體,增強體力和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可治療身體虛弱、氣血不足、疲勞乏力等症狀。同時,天門冬具有清肺熱、利咽喉、潤肺、止咳的作用,可治療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氣管炎、喉嚨痛等疾病。

麥門冬

麥門冬味甘性寒,入心肺經,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的功效。用於治療陰虛津虧的各種症狀,如乾咳少痰、口乾咽燥、舌紅少苔;心肺氣陰兩虛所致的咳嗽、氣喘、心悸、失眠;以及熱病津傷、煩躁、身熱、神昏等症狀。

桑白皮

桑白皮具有止咳化痰、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血等功效。它能清肺熱、止咳化痰、促進尿液分泌、增加腎臟血流量、降血壓、擴張支氣管、增加肺部通氣量、促進痰液排出、緩解咳嗽、喘息等症狀、抑制炎症反應、減輕肺部損傷、保護肺部健康、散營衛之瘀滯、發散陳血、止血化瘀、宣通經絡、疏導氣血、調和營衛,使血行流暢、瘀血化解。桑白皮的散血功效尤適用於血瘀經閉、跌打損傷、症瘕痞瘕等症。

川貝母

川貝母具有清肺熱、化痰、潤肺、止咳、平喘、鎮咳、祛痰、散結、清熱解毒、安神等功效。川貝母可清肺熱、化痰止咳,對肺熱燥咳、乾咳少痰、痰粘難咯、咯痰帶血等症有良好療效。川貝母還可平喘、鎮咳、祛痰,對氣喘、咳嗽、痰多胸悶等症有良好療效。川貝母還具有散結、清熱解毒、安神等功效。

枇杷葉

枇杷葉性微涼、微寒,味苦澀,具有清肺熱、化痰平喘、止咳止嘔、降氣喘、止血、補血養肝、疏肝解鬱等功效。枇杷葉入肺、胃、肝、脾、大腸經,可清肺熱、止咳化痰、降氣喘、止嘔吐、補血養肝、疏肝解鬱、止血。枇杷葉可緩解咳嗽、氣喘、嘔吐、呃逆、血崩、血痢、便血、崩漏、肝鬱氣滯等症狀。

地骨皮

地骨皮性寒味甘,具有清虛熱、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止血的功效。它能清散外感風熱,退內傷陰虛之熱,常用於治療外感風熱、內傷陰虛引起的發熱、口乾、咽喉腫痛、煩躁不安等症狀。地骨皮亦可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止血,治療肺熱咳喘、吐血、衄血、血淋、消渴、高血壓、癰腫、惡瘡等多種熱性疾病。

五味子

五味子性溫、味酸、澀,具有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等功效。其中,固澀收斂可斂肺止咳、澀腸固精、益氣生津、補腎寧心;補氣可助脾益氣,增強抵抗力,緩解疲勞;補腎可改善腎虛諸症,如腰膝酸軟、頭暈耳鳴、遺精早洩、陽痿不舉等;止咳化痰可稀釋呼吸道分泌物,促進痰液排出;降氣可治嘔吐、暈眩、口苦等症;生津止渴可刺激唾液和其他消化液的分泌,從而起到生津止渴的作用;強筋骨可增強骨骼力量,強健筋骨;解酒毒可保護肝臟,促進酒精代謝,緩解酒後不適。

白芍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其平肝息風功能可治療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等症狀;補血養肝功效可調節肝臟功能,增強其解毒和代謝能力,達到養肝之效;健脾胃功效可治療脾胃虛弱、腹痛泄瀉、陰血不足等症。

鱉甲

鱉甲具有滋陰、補氣、清熱瀉火、平肝息風、降氣、清虛熱、調經等功效。它味鹹、甘,性寒,歸肝、腎經。滋陰可以增強造血功能,補益氣血,改善體質和增強體力。清熱瀉火可以清除體內熱毒,緩解因熱引起的疾病。平肝息風可以滋陰潛陽,益精凝神,適用於肝風內動,肝陽上亢所致的眩暈、頭痛、抽搐、痙攣、驚厥等症。此外,鱉甲還有降氣、清虛熱、調經等功效。

輕粉

「化腐生肌」是指清除腐爛組織並促進新組織生長。中藥輕粉具有化腐生肌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瘡瘍潰爛、不斂口等症狀,同時輕粉外用還可以清熱燥濕、殺蟲止癢、收斂止汗,可治療濕瘡、痱子、腳氣、肛門瘙癢等症狀。

車前子

傳統中醫認為,車前子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清肺化痰、降氣止咳、補血養肝、清肝明目、瀉下等功效。車前子性寒涼,味甘。具有:利水滲濕、清熱瀉火、止咳化痰、降氣、補血養肝、清肝明目、瀉下等功效。

傳統服藥法


天冬、麥冬、桑白皮、貝母、枇杷葉、地骨皮、五味子、白芍(炒)、鱉甲、蘇子、車前子。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肺潤燥、養陰生津的作用,適合肺陰虛內熱所致的肺部疾病。但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身體發低熱

相同名稱方劑


清肺補陰湯, 出處:《證因方論集要》卷一。 組成:天冬、麥冬、桑白皮、貝母、枇杷葉、地骨皮、五味子、白芍(炒)、鱉甲、蘇子、車前子。 主治:肺陰虛內熱。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