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兩儀湯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扶正固本:人參為補氣之要藥,能補益元氣,固護正氣,對於氣虛體弱、正氣不足者,能增強抵抗力,促進恢復。兩儀湯主要針對氣虛血虛、脾胃虛弱所致的各種病症,人參的補氣作用能提升機體抗病能力,為治療提供根本保障。
- 調和陰陽:兩儀湯以人參、黃芪等補氣藥物為主,佐以甘草、白朮等健脾藥物,旨在調和氣血陰陽。人參味甘性溫,既能補氣,又能益血,有助於平衡陰陽,使氣血調和,進而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兩儀湯中加入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滋陰補血: 熟地黃味甘性溫,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益精填髓之效。兩儀湯主治血虛、氣虛、陽虛等症,熟地黃能補益腎陰,促進血液生成,改善血虛所致的頭暈目眩、面色蒼白等症狀。
- 調和陰陽: 熟地黃性溫,能溫補腎陽,而兩儀湯中其他藥材如麥冬、生地黃等性寒,能滋陰降火。熟地黃的加入,能平衡陰陽,避免滋陰過度而導致陽氣虛弱,使藥效更加平衡穩定。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兩儀湯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咽喉白腐,打嗆,音啞,氣喘
- 咽喉白腐:指咽喉潰瘍或化膿性病變,多屬陰虛火旺或氣陰兩傷所致,常見於白喉或嚴重咽炎。此症需滋陰清熱、益氣托毒。
- 打嗆、音啞:多因肺腎陰虛,津液不足,咽喉失潤,或氣虛無力鼓動聲門所致。
- 氣喘:此處應屬虛喘,因肺腎兩虛,納氣無權,呼吸短促。
兩儀湯主治核心為「氣陰兩虛」,尤其肺腎陰虧兼氣不足,導致上述症狀。
組成藥物分析與治療原理
君藥:人參、大熟地
人參(大補元氣)
- 補益脾肺之氣,助氣化以生津,改善氣虛導致的氣喘、音啞。
- 氣足則能托毒外出,對「咽喉白腐」有輔助治療作用。
大熟地(滋補腎陰)
- 補腎填精,潤肺滋陰,改善陰虛火旺引起的咽喉乾燥、潰瘍。
- 腎陰充足則能納氣平喘,緩解虛性氣喘;潤養聲門可治音啞。
加減邏輯
- 麥冬:若加麥冬,強化成「肺腎同治」,增強潤肺生津、清虛熱之效,對音啞、白腐更佳。
- 長流水煎服:取長流水流動之性,寓意「通調氣機」,助藥效周流全身。
方劑配伍邏輯
- 氣陰雙補:人參補氣,熟地滋陰,契合「兩儀」陰陽並調之意,針對氣陰兩虛本質。
- 肺腎同治:
- 氣喘、音啞、咽喉病變與肺腎相關(肺主氣、腎主納氣)。人參補肺氣,熟地滋腎陰,肺腎得養則症狀自緩。
- 標本兼顧:
- 治本(氣陰兩虛)為主,兼治標(白腐、音啞等),通過補虛改善局部症狀。
總結
兩儀湯以簡馭繁,透過人參、熟地二藥,一氣一陰,修復肺腎功能,間接改善咽喉症狀。其作用原理在於:
- 補氣固本:人參提振正氣,增強抗病力。
- 滋陰潤燥:熟地填補真陰,潤澤上焦。
- 協同增效:氣足則津液輸布,陰充則虛火自降,共奏「益氣養陰、利咽平喘」之效。
傳統服藥法
人參、大熟地。
長流水煎服,或加麥冬亦可。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兩儀湯, 出處:《玉鑰續編》。 組成:人參、大熟地。 主治:咽喉白腐,打嗆,音啞,氣喘。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