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地膏

熟地膏

SHU DI GAO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28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極熱 (28.0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3%
腎經 33%
心經 33%
肝經
腎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熟地膏中包含熟地黃,主要原因有二:

  1. 滋陰補血: 熟地黃性溫,味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益精填髓的功效。熟地膏中加入熟地黃,可以有效地滋補腎陰,改善因腎陰不足引起的各種症狀,如腰膝酸軟、頭暈目眩、失眠多夢等。
  2. 調和藥性: 熟地黃具有較好的潤燥作用,可以緩解其他藥材的燥性,使方劑的藥性更加平和,更易於被人體吸收利用。同時,熟地黃也能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發揮更好的療效。

總之,熟地黃在熟地膏中起著滋陰補血、調和藥性的作用,是方劑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熟地膏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劑以「大熟地」單味熬膏,據古籍記載,其主治可歸納為以下三方面:

  1. 補血滋陰:針對「血虛發熱」及「體虛血虧」。熟地黃性甘溫,入肝腎經,為補血要藥,能填骨髓、長肌肉,適用於面色萎黃、眩暈心悸等陰血不足之症。
  2. 益精填髓:改善「精髓不充」與「腰腿痠軟」。腎主骨生髓,熟地黃通過補益腎精,強化筋骨,緩解因腎虛導致的腰膝無力、早衰等問題。
  3. 調理婦科:用於「婦女胎産諸症」。古代認為熟地黃能養血安胎,產後血虛或胎動不安時,可藉其補血之力固本培元。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單方專效:熟地黃獨用480兩,集中發揮其「補腎精、養肝血」的核心作用。去蕪存菁,避免藥味複雜互相掣肘,適用於純虛無實邪之證。
  2. 熬膏製法
    • 多次煎取:三次熬煉確保有效成分(如梓醇、多糖類)充分萃取,增強補益效力。
    • 煉蜜為輔:蜂蜜甘平,既能矯味防腐,又可協同熟地黃補中潤燥,延緩藥效釋放,適合長期調養。
  3. 歸經靶向:熟地黃入肝腎二經,肝藏血、腎藏精,通過膏劑緩補,直達下焦,逐步充盈精血,從根本改善虛損狀態。中醫理論中「精血同源」,補腎精即能化生陰血,故可兼顧血虛與髓虧。

此方體現「簡而專」的用藥思維,以劑型(膏滋)與藥量(大劑量濃縮)強化單味藥特性,符合傳統「虛則補之」「精血貴在充盈」的治療原則。

傳統服藥法


大熟地480兩。
滋陰補腎,添精益髓。
將熟地煎熬3次,分次過濾去滓,合併濾液,用文火煎熬濃縮至膏狀,以不滲紙為度,每1兩膏汁兌煉蜜1兩成膏,裝瓶,重2兩。
每服3-5錢,開水衝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熟地膏, 出處:《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組成:大熟地480兩。 主治:滋陰補腎,添精益髓。主治:血虛發熱,精髓不充,腰腿痠軟。體虛血虧,及婦女胎産等症。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