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四物葵花湯中包含熟地黃,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補血滋陰: 熟地黃味甘性溫,入心、肝、腎經,具有補血滋陰、養血生精的作用。四物湯以四物為基礎,熟地黃作為其中之一,能補益氣血,改善血虛、氣虛等症狀,為葵花湯中主要的補血藥材。
- 促進葵花籽藥效: 葵花籽性平味甘,具有補益脾胃、潤腸通便的功效。熟地黃與葵花籽搭配,不僅能補血滋陰,還能促進葵花籽的藥效發揮,更好地滋養脾胃,潤澤腸道。
四物葵花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補血活血:當歸味甘辛,性溫,歸心、肝、脾經。其具有補血養血、活血止痛之功效。四物葵花湯主要針對女性經期不順、血虛、痛經等症狀,而當歸的補血活血作用正好能改善這些問題。
- 調和藥性:四物湯原方以當歸、川芎、白芍、熟地四味藥組成,但對於某些患者而言,可能藥性偏燥或偏寒。而葵花具有清熱涼血之效,加入當歸可調和藥性,使藥效更平和,更適合患者服用。
四物葵花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 滋陰養血:白芍性微寒,味苦酸,歸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止痛斂陰之效。葵花性溫燥,易耗血津,白芍可緩和葵花燥性,並滋養氣血,防止燥熱傷陰。
- 調和藥性:方中其他藥材如當歸、川芎等,偏於溫補,白芍的酸味可緩和其溫燥之性,使其藥性更爲平和,避免燥熱傷陰,更好地發揮養血活血之功效。
四物葵花湯中加入川芎,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 川芎性溫,味辛,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葵花子性平,味甘,入脾經,具有養血潤燥之效。將川芎加入四物湯中,可加強活血化瘀之效,改善血瘀引起的疼痛、腫脹等症狀,並促進血液循環,使養血潤燥之效更顯著。
- 疏肝解鬱: 川芎能疏肝解鬱,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胸悶、脅痛、情緒不佳等症狀。四物湯本身具有滋陰補血、調經止痛的功效,加入川芎後,可更好地疏肝解鬱,使氣血調和,達到更好的療效。
主治功效
四物葵花湯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薛氏濟陰萬金書》及《胤產全書》的記載,四物葵花湯的主要功效在於治療「經水澀少」,即月經量少,澀滯不暢的情況。
治療原理分析
四物葵花湯以四物湯為基礎,再加入葵花。四物湯為傳統的補血調經基礎方,由熟地黃、當歸、白芍、川芎四味藥組成:
- 熟地黃:具有滋陰補血的功效,能補充精血,改善血虛引起的月經量少。
- 當歸:活血調經,可促進血液循環,使經血運行順暢。
- 白芍:養血柔肝,平抑肝陽,能緩解因肝鬱血虛引起的經期不適。
- 川芎:行氣活血,通絡止痛,促進血行,有助於經血排出。
葵花則具有活血通經的功效,能加強四物湯活血通經的作用,並有清熱解毒之功。
綜合來看,四物葵花湯的治療原理在於:通過熟地黃滋陰補血以補充經血的來源,通過當歸、川芎活血行氣以促進經血的運行,通過白芍養血柔肝以調節經期不適,再加入葵花以加強活血通經之效。此方針對因血虛或血瘀導致的經水澀少具有良好的療效,可有效改善經量過少、澀滯不暢等症狀。
根據《薛氏濟陰萬金書》所述:「經水少而血枯者,四物湯用熟地」,這也佐證了四物葵花湯中熟地黃在治療血虛型經少的重要性。而葵花的使用,則加強了方劑活血通經的作用,使其更適合於血瘀、經血運行不暢導致的經水澀少。
總而言之,四物葵花湯在傳統四物湯的基礎上,加入葵花,使補血與活血並重,旨在解決因血虛或血瘀導致的經水澀少問題,使經血充盈且運行通暢。
傳統服藥法
四物湯加熟地黃1兩,當歸1兩。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同名稱方劑
四物葵花湯, 出處:《保命集》卷下。 組成:四物湯加熟地黃1兩,當歸1兩。 主治:經水少而血色和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