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皮煎

SHI LIU PI JI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25

複方歸經比例

大腸經 27%
胃經 18%
脾經 18%
心經 18%
肝經 9%
膽經 9%
大腸經
胃經
脾經
心經
肝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石榴皮煎方劑中,僅含有「石榴皮」一味藥材,這是因為石榴皮本身具有多種藥效,且其性味歸經明確,足以單味使用。

石榴皮味酸、澀,性涼,歸脾、腎經。其主要功效為:收斂止瀉、殺蟲止癢、止血生肌。單味使用石榴皮,便能針對不同的病症達到治療效果,例如:腹瀉、痢疾、陰癢、外傷出血等。

因此,石榴皮煎方劑僅以石榴皮單味煎服,既能發揮藥效,又能簡化藥方,便於病人服用。

石榴皮煎中加入黃連,主要是因為其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的功效。

石榴皮本身具有收斂止瀉、止血生肌的功效,但其性味偏燥,容易傷陰。黃連性寒味苦,可 清泄胃熱,防止石榴皮燥性傷陰,並可 抑制腸道菌羣的過度繁殖,增強止瀉效果。此外,黃連的苦寒之性還能 減輕石榴皮的澀味,使藥性更平和,更易於服用。

石榴皮煎中加入赤石脂,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固澀止瀉: 石榴皮性澀,善於收斂止瀉,赤石脂亦有收斂止血、固澀止瀉之效。二者合用,可增強固澀止瀉之力,用於治療脾虛泄瀉、久瀉不止等症。
  2. 清熱止痢: 赤石脂性寒,能清熱解毒,而石榴皮亦有清熱止痢之功。二者合用,可增強清熱止痢之效,用於治療濕熱痢疾、赤白痢下等症。

因此,石榴皮煎中加入赤石脂,旨在發揮二者固澀止瀉、清熱止痢的功效,更有效地治療相關病症。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石榴皮煎」

石榴皮煎是由石榴皮、黃連和赤石脂組成。它主要用於治療小兒腹瀉,大便稀溏,伴有發冷或發熱,且腹瀉不止。

石榴皮:

石榴皮味酸、澀,性溫,具有固澀、止瀉、止血、消炎、殺菌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腹瀉、痢疾、便血、外傷出血等症。

黃連: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常被用於治療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等症狀。

赤石脂:

赤石脂味甘、澀,性平,具有固澀收斂、化腐生肌、止瀉、止血、排膿、除煩、生肌斂瘡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瘡瘍金瘡、燒燙傷、大便出血、遺精滑精、小便頻數等症。

組合應用:

石榴皮煎中的石榴皮具有澀腸止瀉的作用,黃連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赤石脂具有固澀收斂、化腐生肌、止瀉、止血的作用。三味藥物合用,具有良好的止瀉、止痢、清熱解毒、收斂固澀的功效。

總結:

石榴皮煎是由石榴皮、黃連和赤石脂組成的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小兒腹瀉,大便稀溏,伴有發冷或發熱,且腹瀉不止。

傳統服藥法


酸石榴皮3分(炙令焦,銼),黃連3分(去須,銼,微炒),赤石脂3分。
上為粗末,以水2升,煎至5合,去滓,納蠟1兩,更煎三五沸。
每服半合,不拘時候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石榴皮煎, 出處:《聖惠》卷九十三。 組成:酸石榴皮3分(炙令焦,銼),黃連3分(去須,銼,微炒),赤石脂3分。 主治:小兒冷熱痢不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