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龍鱗散中加入血餘炭,主要基於其涼血止血,清熱解毒之效。
血餘炭為動物血經炭化所得,性寒,入心、肝經。其具有涼血止血之功,可用於治療熱毒血瘀所致的吐血、衄血、咯血等症。同時,血餘炭還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可用於治療瘡瘍腫毒、燙傷等。
龍鱗散中加入血餘炭,旨在以其清熱涼血止血之效,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消腫止痛的功效。
龍鱗散中含有水蛭,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活血化瘀:水蛭具有破血逐瘀、通經活絡之功效,可有效改善血瘀阻滯所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龍鱗散中使用水蛭,旨在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
2. 消腫止痛:水蛭的消腫止痛作用顯著,可有效減輕因外傷、炎症等導致的腫痛。龍鱗散中加入水蛭,旨在消腫止痛,減輕患者痛苦。
龍鱗散中包含穿山甲,主要因其藥性具備以下兩點,與方劑功效相輔相成:
- 通經活絡、消腫止痛: 穿山甲性味辛、微寒,入肝、胃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此藥性與龍鱗散中其他藥物如乳香、沒藥等,共同作用於跌打損傷、骨折、瘀血腫痛等症,起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效果。
- 祛風除濕、行氣止痛: 穿山甲可通經絡、散寒濕,對於風濕痺痛、筋骨疼痛等症,與方劑中其他藥物如獨活、羌活等,共同作用,起到祛風除濕、行氣止痛的功效。
因此,穿山甲在龍鱗散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發揮出更強的治療效果。
龍鱗散中加入墨,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 引藥入肝: 墨性寒涼,入肝經,能引導藥力直達肝臟,針對肝熱、肝火旺盛等病症更有效。
二、 清熱解毒: 墨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以幫助治療肝火上炎、目赤腫痛、咽喉腫痛等症狀。
因此,墨在龍鱗散中,不僅起到引藥入肝的作用,也增強了清熱解毒的功效,使其更能針對肝熱、肝火旺盛等病症。
龍鱗散中包含皁莢,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消腫止痛:皁莢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皮膚病引起的紅腫、疼痛,皁莢可以有效地緩解症狀。
- 殺蟲止癢:皁莢含有皁苷,具有殺菌、殺蟲作用。對於一些由寄生蟲引起的皮膚病,例如疥瘡、濕疹,皁莢可以有效地殺滅病原體,達到止癢效果。
因此,龍鱗散中加入皁莢,可以發揮其消腫止痛、殺蟲止癢的功效,有助於治療皮膚病。
龍鱗散中包含蒲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止血生肌: 蒲黃具有活血化瘀、止血生肌的功效,對於外傷引起的瘀血腫痛、創口出血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龍鱗散主要用於治療外傷出血、瘀血腫痛,蒲黃的活血化瘀和止血生肌功效,可以促進傷口癒合,減輕疼痛。
- 利尿通淋,消腫止痛: 蒲黃亦有利尿通淋、消腫止痛的作用,可以改善因外傷引起的尿路不暢、水腫等症狀。龍鱗散中添加蒲黃,可以增強其消腫止痛的效果,促進傷口癒合。
龍鱗散中添加沒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止痛消腫: 沒藥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緩解疼痛。龍鱗散多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外傷出血等症,而沒藥的活血化瘀作用,能有效改善這些症狀。
- 收斂生肌,促進癒合: 沒藥具有收斂生肌的作用,可以促進傷口癒合,防止感染。龍鱗散中加入沒藥,可以幫助傷口快速癒合,減少感染風險。
綜上所述,龍鱗散中添加沒藥,是為了發揮其活血化瘀、止痛消腫和收斂生肌的功效,達到治療跌打損傷、骨折、外傷出血等症的目的。
龍鱗散中包含麝香,主要是利用其開竅醒神、活血止痛的功效。
麝香氣味芳香濃烈,能迅速透過鼻腔刺激嗅覺神經,達到開竅醒神之效,對於昏迷、神志不清等症狀有顯著作用。另一方面,麝香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有一定的療效。
因此,龍鱗散中加入麝香,能夠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意識狀態,並促進傷口癒合,達到治療目的。
龍鱗散中加入琥珀,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改善血瘀,促進傷口癒合:琥珀性味甘平,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外傷引起的瘀血腫痛,琥珀能有效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加速傷口癒合。
2. 清熱解毒,抗菌消炎:琥珀還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抗菌消炎作用。對於外傷感染引起的紅腫熱痛,琥珀能有效控制感染,促進炎症消退,加速傷口癒合。
因此,龍鱗散中加入琥珀,旨在通過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清熱解毒、抗菌消炎等功效,達到促進傷口癒合、改善外傷症狀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龍鱗散之分析
一、傳統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產後血暈」,指婦女分娩後因失血過多或瘀血內阻,導致氣血逆亂、神明失養,出現突發性頭暈目眩、煩悶不省人事,甚則狂言譫語、氣喘欲絕等危急證候。其病機核心為「瘀血上衝」或「血虛氣脫」。方中以「童便送服」,乃取童便咸寒下行之性,既能引藥入血分,又可降火化瘀,契合產後「多瘀多虛」之病理特點。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活血破瘀為本
- 鯉魚皮、血余炭(人髮煅炭):鯉魚皮利水通絡,血余炭止血散瘀,二者於密閉煅燒後,增強其吸附瘀血、化滯通脈之力。
- 䗪蟲、水蛭、穿山甲:蟲類藥專攻「死血癥結」,破血逐瘀之力峻猛,針對產後胞宮內留滯之敗血惡露。
- 麒麟竭(血竭)、沒藥:行瘀止痛,兼能生肌,助修復產道損傷。
開竅醒神以治標
- 麝香:芳香走竄,通關開竅,速解神明被蒙之昏迷。
- 豬牙皂角:辛咸性烈,煅後減其刺激性,保留化痰通竅之功,助麝香醒神。
止血防脫兼顧
- 墨(應為百草霜或京墨):炭類入血,既止血又散瘀,防止因破瘀過猛而致新血妄行。
- 蒲黃:生用化瘀,炒炭止血,雙向調節產後出血與瘀滯。
安神定志固正
- 琥珀:鎮驚安神,通絡散瘀,改善產後氣血逆亂所致躁擾不寧。
三、配伍邏輯
全方以「煅燒存性」之炭藥(如血余、墨、皂角)與蟲類破血藥為核心,既峻逐瘀血,又防出血過多;佐以麝香、琥珀等安神開竅,體現「急則治標」之思維。其用藥特點為:
- 動靜結合:破血藥(動)配炭類止血藥(靜),防祛瘀傷正。
- 上下同治:蟲藥下行搜剔胞宮瘀血,麝香上行醒腦,調暢氣血升降。
此方適合「瘀阻實證」之產後血暈,若屬氣隨血脫之虛證,則非其所宜,須配伍補氣固脫之品。
傳統服藥法
鯉魚皮8分,血余8分,黃蟲4分,水蛭4分,川山甲4分,墨2分,豬牙皂角2分(已上入瓶子內,泥固濟,燒通赤,放冷,細研如粉),蒲黃4分,麒麟竭2兩,沒藥2兩,麝香1分,琥珀2分。
上為細末。
每服1錢,以童便送下,不拘時候。產後才覺惡心頭旋,多涕唾,身如在舡車中者,速服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龍鱗散, 出處:《雞峰》卷十五。 組成:鯉魚皮8分,血餘8分,黃蟲4分,水蛭4分,川山甲4分,墨2分,豬牙皂角2分(已上入瓶子內,泥固濟,燒通赤,放冷,細研如粉),蒲黃4分,麒麟竭2兩,沒藥2兩,麝香1分,琥珀2分。 主治:産後血暈,煩悶不知人事,或狂言亂語,氣喘欲絕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