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龍乳膏中包含龍膽草,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龍膽草味苦性寒,入肝膽經,具有清熱燥濕、瀉肝膽火、消腫止痛的功效。
龍乳膏常用於治療熱毒瘡瘍、乳癰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龍膽草的清熱解毒功效可以有效控制炎症,而其消腫止痛功效則能緩解乳房腫痛。因此,龍膽草在龍乳膏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有助於快速緩解病症。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龍乳膏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龍乳膏》主治「一切目疾」,泛指多種眼部疾患,如目赤腫痛、羞明流淚、翳膜遮睛、視物昏花等。其性寒涼,推測適用於熱證目疾(肝火上炎或風熱目赤),藉清肝瀉火、退翳明目之效緩解症狀。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君藥:龍膽草
- 性味苦寒,歸肝、膽經,為清瀉肝火要藥。《本草綱目》載其「療目赤腫痛,除肝經濕熱」。
- 大劑量(一斤)煎膏,濃縮其清火之力,直折肝膽實火,針對目疾之病機根本——「肝開竅於目」,火邪上攻則目赤痛。
佐使之藥:白蜜、冰片
- 白蜜:甘平緩和龍膽草苦寒之性,潤澤眼部乾澀,且具黏附特性,助藥力持久滯留於眼表。
- 冰片:辛涼竄透,能「通諸竅,散鬱火」(《本草備要》),開瞼竅而引藥上行,兼消腫止痛,促進藥物吸收。
特殊溶媒:婦人乳
- 人乳性甘平,《本草蒙筌》稱其「潤目睛,療赤澀」,古代認為其具滋養之效,且質地輕清易於點眼。此外,可能取其「同類相濟」之意,增強藥液與人體相容性。
三、配伍邏輯與作用機制
- 清肝瀉火為主,潤燥明目為輔:龍膽草瀉火治本,冰片散火治標,白蜜調和防苦寒傷陰,人乳潤局部燥熱。
- 外治法直達病所:點眼法使藥力直接作用於眼部,避免内服苦寒傷胃,符合中醫「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原則。
四、潛在延伸療效
雖古籍載「一切目疾」,然從藥性推斷,更適用於:
- 急性實熱證:如結膜炎、角膜炎(肝火上炎型)。
- 部分外障眼病:翼狀贅肉、角膜翳(冰片透翳,龍膽草清熱退翳)。
此方或較不適合虛寒性目疾(如視物昏花屬肝腎陰虛者),恐苦寒加重虛象。
(注:以上分析基於古籍記載與中醫理論推演,未涉及現代藥理研究。)
傳統服藥法
龍膽草1斤。
銅鍋煎成膏,用上號白蜜收之,每兩加冰片5分,瓷器盛之,勿泄氣。
臨時取出,用健壯婦人乳調開,點眼。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龍乳膏, 出處:《惠直堂方》卷二。 組成:龍膽草1斤。 主治:一切目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