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脾湯

QI PI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慈航集》卷下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4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3%
脾經 17%
肝經 13%
肺經 11%
心經 10%
三焦經 7%
大腸經 7%
胃經 7%
腎經
脾經
肝經
肺經
心經
三焦經
大腸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起脾湯中加入黃耆,主要是因為黃耆具有以下兩大功效:

1. 補氣健脾:黃耆味甘性溫,入脾經,具有補氣升陽、固表止汗、託毒生肌的功效。脾為後天之本,主運化水谷,而黃耆能補脾氣,使脾胃運化功能增強,從而改善脾虛所致的各種症狀。

2. 扶正祛邪:黃耆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力,提高抵抗力,對各種病邪的入侵起到抵抗作用。對於脾虛所致的容易感冒、易疲乏等症狀,黃耆能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提升人體的整體抵抗力。

因此,起脾湯中加入黃耆,可以有效改善脾虛症狀,提升人體免疫力,達到扶正祛邪、治病強身的目的。

起脾湯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健脾益氣:白朮性溫味甘,歸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的功效。脾為後天之本,主運化水谷精微,白朮能補益脾氣,增強脾胃運化功能,從而改善氣虛乏力、食慾不振等症狀。
  2. 燥濕化痰:起脾湯多用於脾虛濕困所致的症狀,白朮能燥濕健脾,使濕氣散佈,達到祛除濕邪、化痰止咳的效果。

起脾湯中加入薏苡仁,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利濕: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具有健脾利濕、清熱排膿的功效。脾胃虛弱、濕氣困脾,容易導致脾胃運化失常,出現食慾不振、腹脹便溏等症狀。薏苡仁能健脾益氣,利濕化濁,幫助脾胃運化水濕,改善消化功能。
  2. 消炎止痛:薏苡仁還具有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的功效。濕熱內蘊,容易導致炎症反應,引起疼痛等症狀。薏苡仁能清熱利濕,消炎止痛,減輕炎症反應,緩解疼痛。

因此,起脾湯中加入薏苡仁,能夠有效健脾利濕、消炎止痛,改善脾胃虛弱、濕氣困脾所引起的諸多症狀。

起脾湯中加入杜仲,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補腎固本,健脾益氣:杜仲性溫,味甘,入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益氣血的作用。脾胃與腎臟關係密切,腎氣充足纔能有效地運化水穀精微,脾胃運化正常則氣血生化有源。起脾湯以補腎固本為基礎,用杜仲補腎益氣,從根本上改善脾胃功能。
  2. 加強補益效果,協同作用:杜仲與起脾湯中其他藥物,如黨參、白術等,具有協同作用,共同發揮補脾益氣、健脾固腎的效果。杜仲能加強補益作用,使方劑療效更加顯著。

起脾湯中加入山茱萸,主要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1. 補益脾腎: 山茱萸味酸澀,性微溫,歸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固澀精氣之效。脾腎虧虛是導致脾胃虛弱的重要原因,而山茱萸可補益脾腎,增強脾胃運化功能,從而改善脾胃虛弱的症狀。
  2. 收斂止瀉: 起脾湯主要用於治療脾虛泄瀉,而山茱萸具有收斂止瀉的作用,可以減少腸道蠕動,防止腹瀉。

綜上所述,山茱萸的加入可以補益脾腎,增強脾胃運化功能,同時收斂止瀉,有助於改善脾虛泄瀉的症狀。

起脾湯中包含當歸,主要是因為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與起脾湯的健脾益氣補中益氣功效相輔相成。

當歸補血活血,可以改善因脾虛而導致的氣血不足,進一步增強脾胃功能。同時,當歸還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脾胃的血液供應,有助於脾胃的正常運作。

因此,在起脾湯中加入當歸,可以更好地達到健脾益氣、補中益氣的功效,並且可以改善因脾虛引起的氣血不足等症狀,提高整體療效。

起脾湯中加入川牛膝,主要是利用其活血通經的功效,以達到疏肝理氣、健脾益胃的治療目的。

川牛膝具有行血去瘀的作用,可以促進脾胃氣血運行,改善因氣血瘀滯導致的脾胃虛弱症狀。此外,川牛膝還可以通利關節,對於因氣血運行不暢而導致的脾胃疼痛也有緩解作用。

因此,川牛膝的加入,可以有效地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主治功效


起脾湯功效

起脾湯具有補氣、固表、止汗、健脾益氣、補腎固澀的功效,適用於治療脾虛、腹瀉、疲倦、乏力、盜汗、遺精、腰膝痠軟等症狀。

白朮

白朮性溫味甘,歸脾、胃經,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牛膝

牛膝性微溫、味苦、甘、歸肝、腎經,具有多種功效,包括調經、祛風除濕、強筋骨、活血化瘀、利水滲濕、活絡止痛、通經、清熱利尿、滋陰、補益肝腎等。

當歸

當歸性溫、味甘辛,歸肝、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杜仲

杜仲性溫、味甘微苦,歸肝、腎經,具有補氣、強筋骨、補益肝腎、安胎、補腎等功效。

黃耆

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

山茱萸

山茱萸性微溫、味酸澀,歸肝、腎經,具有固澀收斂、澀精止遺、補益肝腎、補血養肝、益精等傳統功效。

薏苡仁

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入脾、肺、腎經,功能利水消腫、健脾滲濕、清熱排膿、補肺益陰。

傳統服藥法


炙黃耆2兩,甜白朮5錢,薏仁5錢,杜仲8錢(炒淨絲),山萸肉5錢(酒炒),當歸3錢,川牛膝2錢。
大補氣,理脾。
木瓜2錢為引,酒、水各半,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 脾虛濕盛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起脾湯, 出處:《慈航集》卷下。 組成:炙黃耆2兩,甜白朮5錢,薏仁5錢,杜仲8錢(炒淨絲),山萸肉5錢(酒炒),當歸3錢,川牛膝2錢。 主治:大補氣,理脾。主治:痢後脾氣大虛,四肢酸軟無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