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潤光丸中加入琥珀,主要是基於其以下兩方面的藥理作用:
- 明目:琥珀性甘平,入肝經,具有化瘀散結、通絡明目之功效。其能活血化瘀,改善眼部血液循環,有助於消除眼部炎症、改善視力模糊等症狀,故常用於治療目赤腫痛、視物昏花、迎風流淚等眼疾。
- 安神定驚:琥珀亦具鎮靜安神作用,能平肝熄風、清心安神,對於神志不清、驚悸失眠、心煩不安等症狀也有一定療效。因此,在潤光丸中加入琥珀,除了明目外,也輔助改善睡眠質量,穩定情緒,有助於整體療效的提升。
潤光丸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散風熱,清熱明目: 防風性味辛溫,具有疏散風熱、止痛解痙的功效。潤光丸用於治療目赤腫痛、視物模糊等症,而防風可疏散眼部風熱,消除眼部炎症,促進視力恢復。
- 引藥上行,達眼部病竈: 防風性善上行,可引藥力直達眼部病竈。潤光丸中其他藥物如菊花、決明子等清熱明目的藥材,需要防風引導藥力上行,才能更好地發揮其功效,達到治療目疾的效果。
潤光丸中加入玄參,主要基於其清熱涼血和滋陰潤燥的功效。
玄參性寒,味甘苦,入心、肺、腎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滋陰潤燥的功效。對於眼部疾病,其清熱涼血可消退眼部紅腫熱痛,滋陰潤燥則能改善眼部乾燥、視力模糊等症狀。因此,玄參在潤光丸中可以有效緩解眼部熱證和陰虛證,起到清熱潤燥,明目益睛的作用。
潤光丸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血潤燥: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養血潤燥、調經止痛的功效。潤光丸旨在滋陰潤燥,改善因血虛、燥熱引起的皮膚問題,當歸的補血潤燥之功可有效改善此類症狀。
- 活血化瘀:當歸亦有活血化瘀之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供血,有助於改善因氣血瘀滯引起的皮膚問題。
因此,潤光丸中加入當歸,既能補血潤燥,又能活血化瘀,達到整體改善皮膚問題的效果。
潤光丸中添加蔓荊子,主要基於其清熱解表、疏風止癢的功效。蔓荊子味辛、性涼,入肝、肺經,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止癢生髮的作用。
由於潤光丸主治目赤腫痛、羞明流淚、視物模糊等症狀,多由風熱上攻、肝火上炎所致。蔓荊子可清熱解表,疏散風熱,同時還能清利頭目,改善視力模糊等症狀,因此被列入方劑中以增強療效。
潤光丸中加入牛蒡子,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項功效:
- 疏風散熱、清肝明目: 牛蒡子性寒,味苦,入肺、肝經。具有疏散風熱、清熱解毒、宣肺透疹的功效,可治療風熱感冒、目赤腫痛、咽喉腫痛等症,對於肝火上炎導致的視力模糊、眼乾澀等症狀有緩解作用。
- 利水消腫、通絡止痛: 牛蒡子具利水消腫之效,可治療水腫、濕疹等病症。此外,其亦可通絡止痛,對於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等症狀有一定療效。
潤光丸配方中加入牛蒡子,旨在通過其清熱解毒、疏風散熱及利水消腫等作用,改善眼部炎症,促進視力恢復。
潤光丸中加入決明子,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肝明目: 決明子性微寒,味甘苦,歸肝、腎經,具有清肝瀉火、明目退翳的功效。潤光丸主要針對肝腎陰虛,目乾澀、視力模糊等症狀,決明子可以清熱瀉火,改善肝腎陰虛,達到明目潤燥的效果。
- 通便潤腸: 決明子亦有潤腸通便的作用,可促進腸道蠕動,改善便祕。肝腎陰虛常伴隨腸燥便祕,決明子可以緩解便祕,配合其他藥材,綜合調理肝腎陰虛,改善視力。
潤光丸中添加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緩和藥性: 甘草性平和,味甘,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及副作用的作用。潤光丸中可能含有較為燥烈或寒涼的藥材,加入甘草可以有效緩和藥性,避免對人體造成過大的刺激。
- 增強藥效: 甘草本身具有一定潤肺止咳、清熱解毒的功效,配合其他藥材可以增強整體藥效。例如,甘草與麥冬、生地等藥材合用,可以更好地滋陰潤肺,改善呼吸系統功能。
潤光丸中加入蒼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燥濕化痰:蒼朮味辛、苦,性溫,具有燥濕化痰、健脾利水的功效。潤光丸主治眼疾,而眼疾往往與濕熱、痰濁有關,蒼朮可有效祛除眼部濕熱,使眼部清爽明亮。
- 升清降濁:蒼朮還具有升清降濁的作用,可將脾胃之濕濁之氣向下引導,使清氣上達,改善眼部氣血循環,促進眼部營養供應,達到滋養眼部的目的。
潤光丸中加入大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瀉火通便: 大黃性寒,味苦,入肝、胃、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的功效。潤光丸多用於治療目赤腫痛、視物模糊等症,而這些症狀往往與肝火上炎、濕熱蘊結有關,大黃可清瀉肝火,通利濕熱,從而達到改善目疾的目的。
- 活血化瘀: 大黃亦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對於因血瘀阻滯導致的目疾也有一定療效。潤光丸中常與其他活血化瘀藥物配合使用,以增強藥效,促進眼部血液循環,減輕眼部炎症。
潤光丸中添加菊花,主要基於其清熱明目的功效。菊花性涼,味甘苦,入肺、肝經,具有清熱解毒、平肝明目、散風清熱之效。
其清熱解毒作用可清除肝火,改善眼部充血、腫痛等症狀;平肝明目功效則能緩解頭昏眼花、視物模糊等眼部不適。
因此,潤光丸中加入菊花,可起到清熱明目,改善眼部炎症、視力下降等問題,達到滋養眼部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潤光丸】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兩眦紅腫,赤灌瞳仁」,即雙眼內外眦(眼角)發紅腫痛,且紅赤之症蔓延至瞳孔周圍。此症多因風熱上攻、肝火熾盛或血熱鬱滯所致,屬眼科實熱證,常見目赤腫痛、畏光流淚,甚至影響視物。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一)藥物組成解析
清熱瀉火
- 大黃:瀉火通便,導熱下行,釜底抽薪。
- 玄參:清熱涼血,滋陰解毒,緩解熱毒上炎。
- 牛蒡子:疏散風熱,解毒利咽,助消眼部腫痛。
疏風明目
- 防風、菊花、蔓荊子:疏散頭面風熱,清利頭目,緩解眼目紅腫癢痛。
活血化瘀
- 琥珀:活血散瘀,清肝明目,改善眼部血絡瘀滯。
- 當歸:養血活血,助血行通暢,兼制清熱藥之寒涼傷血。
退翳明目
- 草決明:清肝明目,退翳膜,為眼科要藥。
健脾燥濕
- 蒼朮:燥濕健脾,防風熱挾濕上攻,且能升清陽以助目明。
調和藥性
- 甘草:和中緩急,調和諸藥。
(二)配伍邏輯
標本兼治
- 治標:以清熱(大黃、玄參)、疏風(防風、菊花)、活血(琥珀)直接緩解眼部紅腫熱痛。
- 治本:通過瀉火通便(大黃)、滋陰涼血(玄參)、養血(當歸)調理內在火熱或血虛鬱熱體質。
目與肝相關
目為肝之竅,方中多藥入肝經(如決明子、菊花、當歸),清肝火、養肝血,符合「肝開竅於目」理論。蜜丸緩圖
煉蜜為丸,緩和藥性,延長藥效,適合慢性目疾或需長期調理者;「空心白滾湯送下」加強吸收,引藥上行。
三、適用證型推論
此方適合 風熱夾肝火 或 血熱瘀滯 所致的眼疾,具體表現為:
- 眼眥赤腫、灼熱疼痛
- 畏光流淚、分泌物黏稠
- 可能伴便秘、舌紅苔黃等實熱之象。
若屬虛證(如肝腎陰虛之目乾澀)則非所宜。
傳統服藥法
琥珀1兩,防風1兩5錢,玄參1兩5錢,當歸1兩5錢,蔓荊子1兩5錢,牛蒡子1兩5錢,草決明1兩5錢,甘草1兩2錢,蒼朮1兩2錢,大黃1兩2錢,菊花1兩2錢。
上為末,煉蜜為丸。
每服3錢,空心白滾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如果有發熱、頭痛、咽喉腫痛等症狀,應及時就醫。
相同名稱方劑
潤光丸, 出處:《玉案》卷三。 組成:琥珀1兩,防風1兩5錢,玄參1兩5錢,當歸1兩5錢,蔓荊子1兩5錢,牛蒡子1兩5錢,草決明1兩5錢,甘草1兩2錢,蒼朮1兩2錢,大黃1兩2錢,菊花1兩2錢。 主治:兩眥紅腫,赤灌瞳仁。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