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椒丸

大椒丸

DA JIAO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38

寒性指數

3

熱/寒比例

極熱 (12.67)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7%
肺經 14%
肝經 14%
腎經 14%
胃經 10%
心經 10%
膀胱經 7%
心包經 4%
膽經 3%
大腸經 3%
脾經
肺經
肝經
腎經
胃經
心經
膀胱經
心包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大椒丸方劑中包含花椒,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溫中散寒,止痛驅寒:花椒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止痛驅寒的功效。對於寒凝氣滯所致的脘腹冷痛、嘔吐、腹瀉等症狀,花椒能有效驅寒止痛,溫暖脾胃,改善消化功能。
  2. 消食化積,行氣止痛:花椒亦具有消食化積、行氣止痛的功效。對於食積不化、脘腹脹滿、消化不良等症狀,花椒能促進消化,解除積滯,緩解疼痛。

因此,花椒在中藥方劑大椒丸中,扮演著溫中散寒、止痛驅寒、消食化積、行氣止痛的角色,對於寒凝氣滯、食積不化等病症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大椒丸中包含蓽茇,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行氣止痛:蓽茇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大椒丸主要用於治療寒邪客胃,脘腹冷痛、嘔吐泄瀉等症。蓽茇可以溫中散寒,緩解胃寒引起的疼痛,同時又能行氣止痛,改善胃部氣機阻滯,達到治療效果。
  2. 配合其他藥材增強療效:大椒丸中還包含其他藥材,如大椒、乾薑等,這些藥材也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作用。蓽茇的加入可以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增強藥效,使治療效果更顯著。

大椒丸方劑中加入肉桂,主要有以下原因:

  1. 溫陽散寒,助陽化氣: 肉桂性熱,味辛甘,具有溫陽散寒、助陽化氣之功效,可溫通經絡,驅散寒邪,促進氣血運行,與大椒等藥物共同發揮溫中散寒的作用。
  2. 引藥入脾腎,協同止瀉: 肉桂味辛,入脾腎經,能引藥入脾腎,協同其他藥物溫暖脾腎,固澀止瀉,達到治療脾腎虛寒、寒濕泄瀉的目的。

大椒丸中加入生薑,主要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溫中散寒,解表止痛: 大椒性溫,辛散,能溫中散寒,止痛。生薑亦屬溫性,味辛,能解表散寒,溫中止痛。二者相合,溫中散寒之力更強,更能有效緩解因寒邪入侵引起的腹痛、嘔吐、腹瀉等症狀。
  2.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 大椒辛燥,生薑辛溫,二者搭配,可互相調和藥性,避免單味藥物的燥烈之弊,同時更能協同增強藥效,使藥力更趨溫和,更好地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大椒丸方劑中加入細辛,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散寒邪: 細辛性溫,味辛,入肺、腎經,具有散寒止痛、溫肺化痰的功效。大椒丸主要用於治療寒邪客肺、風寒感冒引起的咳嗽、鼻塞、頭痛等症狀,細辛可溫散寒邪,宣肺通竅,配合大椒等藥物,增強散寒止痛的作用。
  2. 引藥入肺: 細辛氣味辛香,能引導其他藥物直達肺經,增強藥物療效。大椒丸中其他藥物如大黃、肉桂等,大多性味偏燥熱,細辛加入可起到引藥入肺,調節藥性,避免燥熱傷肺的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大椒丸之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本方主治「腳筋冷縮,頑痹」,屬中醫「寒痹」範疇。其病機為寒邪凝滯經絡,氣血不通,導致筋脈攣急、肢體頑麻冷痛。寒性收引,故見筋縮;痹者閉也,寒凝血瘀,故頑痹不仁。

方劑組成邏輯推理及治療原理:

  1. 大川椒(蜀椒)

    • 辛熱大毒,歸脾、胃、腎經。《神農本草經》載其「主邪氣咳逆,溫中,逐骨節皮膚死肌,寒濕痹痛」。
    • 本方為君藥,藉其辛烈溫通之性,直達下焦,散陰寒、通血脈,尤善治寒痹筋縮。炒出汗可減毒性,增溫散之力。
  2. 蓽茇、辣桂(肉桂)、川白薑(乾薑)

    • 蓽茇辛熱,散寒止痛,《本草拾遺》言其「溫中下氣」;辣桂助陽化氣,溫通十二經脈;乾薑守而不走,溫中回陽。三藥共為臣藥,協同蜀椒增強溫散寒邪之效。
    • 此三味均屬「熱藥」,針對寒凝病機,形成「溫熱疊加」效應,破除沉寒痼冷。
  3. 華陰細辛

    • 辛溫走竄,《本草經》謂其「主咳逆,頭痛腦動,百節拘攣,風濕痹痛」。
    • 為佐使之藥,以其「走而不守」之性,引諸藥入筋骨縫隙,散寒通絡,解痹止痛。

配伍特點
全方五藥皆辛溫燥熱,形成「同氣相求」之勢,集中火力攻逐寒邪。酒、面糊為丸,酒行藥勢,助藥力速達病所;空腹溫酒送服,取酒性升散,引藥下行。
治療原理
以「熱者寒之,寒者熱之」為則,通過大劑辛熱藥物組合,直接溫煦筋脈、驅散寒凝,解除寒邪所致之筋縮頑痹。此方體現「寒痹急溫」的治療思路,針對陰寒痼結之證,非此大熱之品不能奏效。

傳統服藥法


大川椒(去目)2分(炒出汗),蓽茇1分,辣桂1分,川白薑1分,華陰細辛1分。
上為細末,酒、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70丸,食後溫酒吞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大椒丸具有溫熱的性質,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坐骨神經痛五十肩類風濕性關節炎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膝部腫大疼痛半身或下肢麻木

相同名稱方劑


大椒丸, 出處:《普濟方》卷一八七。 組成:大川椒(去目)2分(炒出汗),蓽茇1分,辣桂1分,川白薑1分,華陰細辛1分。 主治:腳筋冷縮,頑痹。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