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戟餅子

大戟餅子

DA JI BING ZI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5

寒性指數

31

熱/寒比例

極寒 (0.16)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6%
肝經 16%
膀胱經 16%
肺經 16%
腎經 16%
大腸經 16%
脾經
肝經
膀胱經
肺經
腎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方劑「大戟餅子」中包含「大戟」的原因,主要有兩點:

  1. 瀉下逐水: 大戟性峻猛,善於瀉下逐水,能迅速消除水腫,對於水腫病症有顯著療效。方劑中使用大戟,旨在利用其強力瀉下作用,迅速排除體內積聚的水分,達到消腫的效果。
  2. 攻逐痰飲: 大戟兼具攻逐痰飲之效,能化痰利氣,對於痰飲積聚所致的胸悶氣喘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療效。方劑中使用大戟,除了瀉下逐水,也希望能透過其攻逐痰飲的功效,進一步改善患者的呼吸道症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大戟餅子」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大戟餅子」主要用於治療「小兒食癖」,症見脅下有一小塊硬結,且飲食無法正常轉化為氣血,導致肌肉消瘦。此證多因飲食積滯、痰濕凝聚或氣血瘀結所致,古代醫家認為大戟具有攻逐水飲、消散積聚之效,故以此方化解脅下癖塊。

組成與藥理邏輯

  1. 大戟(主藥)

    • 傳統功效:味苦辛,性寒,有毒,歸肺、脾、腎經,具瀉水逐飲、消腫散結之效。古代用於治療痰飲、水腫、癥瘕積聚等實證。
    • 本方應用:大戟醋浸後可減緩毒性,並增強其軟堅散結的作用;焙乾研末後,更利於藥力集中攻逐脅下癖塊。
  2. 好醋浸製

    • 醋性酸收,能引藥入肝經(脅下為肝經所過),同時醋製可緩和大戟峻烈之性,減少對正氣的損傷。
  3. 麵粉輔助

    • 麵粉性味甘溫,能健脾益氣,緩和大戟的寒涼與毒性,同時作為賦形劑,便於製成餅劑,適合小兒服用。
  4. 米飲送服

    • 米飲(米湯)甘平,能護胃氣,避免大戟攻伐傷正,尤其適合小兒脾胃嬌嫩之體。

治療原理推論

本方以「攻邪為主,兼顧脾胃」為原則:

  • 攻逐痰癖:大戟為主,通過瀉水逐飲之力,消散脅下痰濕瘀積形成的癖塊。
  • 調和藥性:醋製減毒,麵粉健脾,米飲護胃,使峻藥緩用,適合小兒體質。
  • 局部作用:餅劑形式可能延緩藥釋,使藥力持續作用於脅下積聚處。

適用證候推測

此方適合「實證食癖」,當見以下表現:

  • 脅下觸及硬塊,按之不移。
  • 飲食不化,形體消瘦,面色萎黃。
  • 舌苔厚膩,脈象沉實或弦滑。

禁忌:若小兒體虛、脾胃薄弱,或癖塊因虛證所致(如氣血兩虧),則不宜單用此方。

整體而言,「大戟餅子」體現了古代「峻藥緩攻」的配伍智慧,針對小兒實性食癖,以消散為主,佐以護胃,展現了中藥方劑「攻補兼施」的靈活性。

傳統服藥法


大戟半兩(勻切作片子,以好醋浸1宿,取出焙乾,為末)。
用藥末1錢,好面1錢,滴水為丸,捻作餅子,如小錢大,厚3分。
米飲嚼下1餅。兒小減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大戟餅子, 出處:《幼幼新書》卷二十二引丁時發方。 組成:大戟半兩(勻切作片子,以好醋浸1宿,取出焙乾,爲末)。 主治:小兒食癖,脅下有一小塊,飲食不生肌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