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種解毒丹

WU ZHONG JIE DU D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25

寒性指數

16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2%
腎經 22%
脾經 11%
膀胱經 11%
肺經 11%
大腸經 11%
胃經 11%
肝經
腎經
脾經
膀胱經
肺經
大腸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五種解毒丹」中包含「大戟」,這看似矛盾,實則源於中醫辨證論治的精髓。大戟性峻猛,具強烈瀉下、消腫、解毒之效,但毒性亦強,不可輕易服用。

方劑中加入大戟,主要針對毒性深伏、症狀嚴重的病患,例如:

  • 毒物積聚於體內,難以排出:大戟能強力瀉下,將毒素排出體外。
  • 腫毒頑固,久治不愈:大戟能消腫解毒,化解毒素,促使腫毒消退。

然而,大戟使用需謹慎,必須由經驗豐富的醫師根據患者體質、病症,嚴格控制劑量,方可發揮其解毒功效,避免毒副作用。

五種解毒丹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其成分包括斑蝥,這是因為斑蝥具備獨特的藥效,尤其在解毒和清熱方面表現突出。斑蝥屬於昆蟲類,具有明確的藥理活性,可以有效地排毒解熱,對某些病理產物有清除的作用。此外,斑蝥還被認為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改善陰陽失衡的情況。這使得它在多種中藥方中都佔據重要地位,尤其是在對抗各類毒素引起的疾病時。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斑蝥的使用需謹慎,因其具備一定的毒性。中醫師在使用五種解毒丹時,通常會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體質等因素進行調整,確保其安全性與療效。整體而言,斑蝥的運用展現了中醫在毒理學方面的深厚知識,以及對自然界資源的充分利用。通過合理的組合,五種解毒丹能在治療毒邪引起的病症時發揮良好效果。

主治功效


五種解毒丹

蠱毒是一種古人認為的會給人帶來病痛和災難的毒素,它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傳播,比如接觸、食用或吸入。中藥方劑「五種解毒丹」被認為可以治療蠱毒。

組成:

  • **大戟:**味苦辛,性溫熱,有小毒,歸肝、胃經。具有瀉下逐水、瀉下、利水消腫、通經絡及散結等傳統代功效。
  • **斑蝥:**具有破血消癥、活血化瘀、活絡止痛等功效。

主治功效:

蠱毒。

用法用量:

每日1次,每次1丸,用黃酒送服。

禁忌:

孕婦、兒童、體弱者慎用。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 **大戟:**味苦辛,性溫熱,有小毒,歸肝、胃經。具有瀉下逐水、瀉下、利水消腫、通經絡及散結等傳統代功效。瀉下逐水之功,可瀉水沈、利二便、消腫散結,治水腫、臌脹、胸脅停飲等症。瀉下之功,主治便祕積聚、水腫脹滿。利水消腫之功,可通利二便、消腫止痛,治水腫、腹水、通身腫滿喘息、小便澀等症。通經絡之功,可活血化瘀、祛風通絡,可用於治療經閉、痛經等症。散結之功,可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常被用於治療淋巴結結核、扁桃體炎、頸項腋間癰疽等症。
  • **斑蝥:**具有破血消癥、活血化瘀、活絡止痛等功效。可治療癓瘕腫塊、積年頑癬、瘰癧、贅疣、癰疽不潰、惡瘡死肌等癥;瘀血腹痛、產後瘀阻、跌打損傷等;風濕痛、神經痛等;牛皮癬、顏面神經麻痹、劇烈頭痛等。斑蝥外用,療效顯著,但應注意其毒性,不可內服。

總結:

中藥方劑「五種解毒丹」主要成分は大戟和斑蝥,具有瀉下逐水、瀉下、利水消腫、通經絡及散結、破血消癥、活血化瘀、活絡止痛等功效,主治蠱毒。但由於斑蝥有毒,使用時應注意用量,不可過量服用。

傳統服藥法


紅芽大戟、斑蝥(糯米炒,去頭足)、東引桃根白皮(火烘)各等分。
上為末。
每服方寸匕,水調下。毒即出,不出再服。酒中酒服,食中食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五種解毒丹, 出處:《醫統》卷七十七。 組成:紅芽大戟、斑蝥(糯米炒,去頭足)、東引桃根白皮(火烘)各等分。 主治:蠱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