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搐煎

罷搐煎

BA CHU JI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3

熱/寒比例

中性 (1.08)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1%
腎經 15%
肺經 15%
心經 10%
脾經 10%
小腸經 5%
大腸經 5%
胃經 5%
肝經
腎經
肺經
心經
脾經
小腸經
大腸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罷搐煎」方中含有硃砂,主要原因如下:

  1. 鎮驚安神: 硃砂性寒,入心經,具有鎮驚安神之效,可治療驚癇、癲狂、心悸等症,用於緩解因肝陽上亢、心神不寧引起的抽搐、痙攣。
  2. 解毒止痛: 硃砂亦可解毒止痛,用於治療毒蛇咬傷、瘡瘍腫毒等,在某些情況下可減輕因中毒或感染引起的疼痛和炎症反應。

然而,硃砂具有毒性,應嚴格遵醫囑使用,不可私自服用。

中藥方劑[罷搐煎]的組成中包含[水銀],因為水銀具有強效的燥濕化痰、排毒作用。水銀能夠清除體內的濕氣和痰濁,對於改善由濕痰引起的症狀有顯著效果。在[罷搐煎]中,水銀的加入能夠增強方劑的燥濕化痰和排毒效果,幫助改善整體健康狀況。

罷搐煎中加入天南星的原因:

罷搐煎主要用於治療小兒驚風、抽搐等症狀,而天南星具有鎮驚止痙、化痰散結的功效。其藥性辛溫,入肺、脾經,能平息肝風、熄風止痙,對於小兒驚風引起的抽搐、口眼歪斜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此外,天南星還能化痰散結,對於痰濁阻滯經絡所致的驚風也有輔助治療作用。因此,在罷搐煎中加入天南星,可以發揮其鎮驚止痙、化痰散結的功效,幫助緩解小兒驚風的症狀。

「罷搐煎」方劑中包含「輕粉」,其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解毒,止痙定驚: 輕粉性寒,具有清熱解毒、鎮驚止痙的功效。對於因熱毒內蘊、肝風內動所致的驚癇、抽搐等症狀,能起到清熱解毒、平肝熄風的作用,達到止痙的效果。
  2. 疏散風熱,化痰止咳: 輕粉亦可疏散風熱,化痰止咳。對於因風熱犯肺所致的咳嗽、哮喘等症狀,能起到清熱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

因此,輕粉在「罷搐煎」方劑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能有效治療熱證所致的驚癇、抽搐、咳嗽等症狀。

「罷搐煎」方劑中加入薄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風散熱,清熱止痙: 薄荷性涼,味辛,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止痛解痙的功效。對於因風熱上擾、肝陽上亢導致的驚癇抽搐,薄荷能清熱解痙,緩解痙攣症狀。
  2. 通竅開鬱,宣肺止咳: 薄荷能通鼻竅,開鬱解表,對於因風寒外襲、肺氣鬱閉引起的咳嗽、氣喘等症,薄荷能宣肺止咳,改善呼吸道症狀。

總之,薄荷在「罷搐煎」方劑中起到疏風散熱、清熱止痙、通竅開鬱、宣肺止咳的作用,有助於改善因風熱、肝陽上亢、風寒外襲引起的各種症狀。

罷搐煎方劑中包含白附子,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藥性:

  1. 祛風止痙: 白附子味辛、甘,性溫,入肝經,具有祛風止痙、解毒散結之效。對於因風寒襲邪、肝風內動導致的痙攣抽搐,白附子能有效平息肝風、止痙止搐,改善症狀。
  2. 溫陽散寒: 白附子性溫,能溫陽散寒,對於因陽氣不足、寒邪內侵所致的痙攣抽搐,白附子能溫陽驅寒,恢復陽氣,從而緩解抽搐症狀。

因此,罷搐煎方劑中加入白附子,旨在通過其祛風止痙和溫陽散寒的功效,治療因風寒襲邪、肝風內動或陽氣不足、寒邪內侵所致的痙攣抽搐。

「罷搐煎」方劑中包含「全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息風止痙:全蠍性寒,入肝經,具有熄風止痙、解毒散結的功效。對於因風邪入絡、肝風內動引發的肢體抽搐、痙攣等症狀,全蠍能有效抑制其發作,達到止痙安神之效。
  2. 疏通經絡:全蠍亦有通絡活血之功,能疏通經絡、改善氣血運行,對於因氣血運行不暢而導致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全蠍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總而言之,全蠍在「罷搐煎」中主要發揮熄風止痙、疏通經絡的功效,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治療因風邪入絡、肝風內動所致的痙攣、抽搐等症狀的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罷搐煎方劑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罷搐煎主治「慢驚」,即小兒慢驚風。此症多因脾虛肝旺、風痰內擾所致,表現為形神倦怠、抽搐時發時止、手足蠕動,或昏睡露睛。古代醫家認為,慢驚風屬虛證,常由急驚風失治轉化,或先天不足、久病脾虛引發,治療需兼顧熄風、化痰、鎮驚、扶正。

組成分析與邏輯推理

  1. 丹砂(硃砂)

    • 性味甘微寒,入心經,重鎮安神、清心解毒。
    • 針對慢驚風中「心神不寧、驚搐」之症,通過鎮靜降低神經興奮性。
  2. 水銀

    • 性味辛寒有毒,傳統用於攻毒、鎮驚。
    • 與丹砂配伍(古代常用「朱砂安神」結合水銀增強鎮痙),但須注意其毒性,古代用量極少。
  3. 天南星、白附子

    • 天南星(炮製後毒性減)化痰熄風;白附子祛風痰、定驚搐。
    • 二藥共逐經絡風痰,解決慢驚「痰阻氣機、肝風內動」之病機。
  4. 膩粉(輕粉)

    • 辛冷有毒,外用殺蟲,內服少量可祛痰通便。
    • 此方可能取其「滌痰開竅」作用,助痰邪從二便排出。
  5. 薄荷

    • 辛涼疏風、清利頭目,兼有輕微解痙之效。
    • 引藥上行,緩解抽搐兼表邪未盡之證。
  6. 乾蠍(全蠍)

    • 專入肝經,熄風鎮痙、通絡止痛。
    • 針對慢驚風中「風邪內竄」導致的肢體拘急。
  7. 石腦油(石油原油提煉物)

    • 古代用作外治藥,此方可能取其「辛溫走竄」特性,助藥透達經絡。

治療原理綜述

  • 熄風鎮驚:丹砂、水銀重鎮;全蠍、薄荷疏風解痙。
  • 化痰通絡:天南星、白附子化痰,膩粉滌痰。
  • 標本兼顧:既治風痰實邪,又顧及心神不安之本。
  • 劑型設計:煎膏狀(石腦油和成)便於小兒服用,薄荷湯送服增強疏風效果。

此方反映古代治療慢驚風「峻藥緩攻」思路,以毒攻毒(水銀、膩粉)、風藥與鎮藥並用,然須嚴格控制劑量(如「大豆許」)。其組方邏輯緊扣「風、痰、驚」三大病機,體現中醫「異病同治」的辨證思維。

傳統服藥法


丹砂(研)1分,水銀1分,天南星(炮)1分,膩粉(研)1分,薄荷1分,白附子(炮)1分,乾蠍(全者,炒)1分。
上為細末,用石腦油和成煎。
每服1大豆許,薄荷湯化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含有硃砂、水銀等重金屬成分,使用時應注意用量,避免過量使用。

相關疾病


四肢抽搐

相同名稱方劑


罷搐煎,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七○。 組成:丹砂(研)1分,水銀1分,天南星(炮)1分,膩粉(研)1分,薄荷1分,白附子(炮)1分,乾蠍(全者,炒)1分。 主治:慢驚。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