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小木香散中添加胡椒,主要考量其以下兩個作用:
- 溫中散寒:胡椒性溫,味辛,入脾胃經,能溫中散寒,驅除寒邪,有助於改善因寒邪侵襲所致的脾胃虛寒、脘腹冷痛、消化不良等症狀。
- 促進消化:胡椒能促進胃液分泌,增加胃腸蠕動,有助於食物消化吸收,並能緩解腹脹、腹痛等症狀。
因此,胡椒在小木香散中,發揮溫中散寒、促進消化的作用,與其他藥材配合,達到治療脾胃虛寒、消化不良等病症的效果。
小木香散中包含木香,主要原因有二:
一、疏肝理氣:木香味苦辛,性溫,入脾、胃、肝經,具有疏肝理氣、行氣止痛之效。方中以木香配伍其他藥物,可有效緩解肝氣鬱結、脾胃不和所致的胸脅脹痛、脘腹脹滿、食慾不振等症。
二、健脾和胃:木香亦能健脾和胃,增進食慾,對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者,可起到調理脾胃、促進消化吸收的作用。
小木香散為傳統中醫方劑之一,其組成成分中包含了糯米。糯米在中醫學中被認為性溫、味甘,具有補中益氣、健脾和胃、收斂止汗的功效。在小木香散中加入糯米,主要是取其黏稠質地與溫和特性,以增強藥物的療效及調和諸藥之間的作用。
糯米能夠調和藥性的寒熱,使整體方劑更加平和,適宜於各種體質的人服用。此外,由於小木香散多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等症狀,糯米的健脾和胃作用正好可以輔助主藥,加強對脾胃功能的調理。糯米還能起到緩衝保護胃黏膜的作用,減少其他藥物對胃部可能產生的刺激,使得治療過程更加舒適。總體而言,糯米在小木香散中的應用,既考慮到了藥物之間的相輔相成,也兼顧了患者服用時的舒適度與安全性。
主治功效
小木香散主治功效分析
小木香散出自《博濟方》,後為《是齋百一選方》收錄,其組成簡潔,僅由胡椒、木香與糯米三味藥材構成。此方主要針對「翻胃,全不下食」之症狀,並具有開胃和氣之功效。從古籍的記載來看,此方療效顯著,甚至有乳媼服用而痊癒的案例。
治療原理分析:
- 病機解析:
- 所謂「翻胃,全不下食」,指的是胃氣上逆,導致食物難以消化吸收,甚至出現嘔吐等症狀。此種情況多與中焦虛寒、氣機鬱滯有關。
- 藥物作用分析:
- 胡椒: 性味辛熱,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之效。針對中焦虛寒的病機,胡椒可溫暖脾胃,驅散寒邪,同時其辛散之性亦能疏通氣機,解除氣滯所引起的胃部不適。
- 木香: 性味辛溫,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之功。木香能理氣化滯,疏通中焦氣機,從而緩解胃脘脹痛等不適。其健脾之效,可幫助恢復脾胃運化功能,促進食物消化吸收。
- 糯米: 性味甘溫,具有補中益氣、暖胃止瀉之功。在此方中,糯米不僅能補養脾胃,增強消化能力,同時其溫性亦可輔助胡椒、木香,加強溫中散寒的效果。此外,糯米炒熟後更易消化,減少對脾胃的負擔。
- 配伍特點:
- 小木香散三味藥材配伍精當,胡椒與木香辛溫相合,共奏溫中散寒、行氣止痛之功,主治中焦虛寒,氣機鬱滯。糯米則補益脾胃,助消化,扶助正氣,且可緩和前兩味藥的辛熱之性。
- 三味藥材炒熟研末,再以水煎服,可進一步增強藥效,並使其更易吸收。
總結:
小木香散以溫中散寒、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為主要治療原則,針對「翻胃,全不下食」之症,能溫暖脾胃,疏通氣機,促進消化,從而達到開胃和氣的目的。其組方簡潔,藥物配伍合理,是治療脾胃虛寒、氣滯所致翻胃症的有效方劑。
傳統服藥法
胡椒21粒,木香1小塊,糯米1撮,
開胃和氣。
上藥同炒至米熟為度,杵為末。
分作兩服,每服水1盞,煎至6分,溫服。
定胃散(《博濟》卷三注文引《胡氏經效方》)、木香湯(《聖濟總錄》卷四十七)。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小木香散, 出處:《博濟》卷三。 組成:胡椒21粒,木香1小塊,糯米1撮,功效:開胃和氣。 主治:開胃和氣。主治:翻胃,全不下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