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湯

NUO MI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17

熱/寒比例

偏寒 (0.88)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8%
胃經 18%
肺經 12%
大腸經 12%
肝經 12%
膽經 12%
心經 6%
三焦經 6%
脾經
胃經
肺經
大腸經
肝經
膽經
心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糯米湯方劑中使用糯米,主要原因如下:

  1. 補脾益氣:糯米性溫,味甘,入脾經,有補益脾胃之效。脾胃乃後天之本,主運化水谷,糯米可健脾益氣,增強脾胃功能,有助於消化吸收。
  2. 溫中和胃:糯米具溫和性質,可溫中散寒,和胃止嘔。對於脾胃虛寒、食慾不振、脘腹冷痛等症狀,糯米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糯米湯方劑多用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腹瀉等情況,其溫和補益之性,能有效改善上述症狀,增強體質。

糯米湯方劑中加入木香,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健脾和胃,增進食慾: 糯米性溫,偏於滋膩,易於阻滯脾胃。木香味辛、性溫,入脾胃經,能行氣消食,解脾胃之濕滯,與糯米搭配可平衡其滋膩之性,有助於脾胃消化吸收,增進食慾。
  2. 緩解腹痛,止瀉: 木香有行氣止痛之效,對於因脾胃虛寒、氣滯所致的腹痛、腹瀉有一定的緩解作用。與糯米搭配,既可滋補脾胃,又能緩解不適,提高療效。

糯米湯方劑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瀉之功效。糯米性溫,容易助濕生熱,加入黃連可中和糯米的溫熱之性,避免加重濕熱之症。
  2. 調和脾胃: 黃連能清熱瀉火,降低腸胃熱度,同時也能抑制腸胃蠕動,減少腹瀉情況。糯米則能健脾益氣,補益脾胃功能。二者搭配,可起到清熱解毒、健脾胃的雙重作用,適用於濕熱內蘊、脾胃不和所致的腹瀉等症狀。

主治功效


糯米湯主治功效分析

組成

  • 糯米:補中益氣,溫和健胃,滋潤養顏。
  • 木香:理氣止痛,調和脾胃,消食化滯。
  • 黃連:清熱解毒,燥濕止痢,降火安神。

主治

根據方劑組成及古文記載,糯米湯主要用於治療以下病症:

  1. 吐瀉不止:木香和黃連配伍,可以理氣止痛、清熱燥濕,改善脾胃功能,緩解吐瀉症狀。
  2. 肺痿、咯血、咳嗽
    • 《驗方新編》記載白芨配伍糯米湯,治療「多年咳嗽,肺萎咯血,紅痰」。白芨有止血補肺之功,與糯米湯同用,可增強療效。
    • 《本草綱目》記載防己與葶藶配伍,以糯米湯送服,可治療「肺痿咯血」。雞蘇研末以米飲送服,可治「肺痿吐血咳嗽」。桔梗與甘草煎服,可治「久久吐膿血」;葦莖、桃仁、瓜瓣、薏苡煎服,可治「肺癰,咳嗽煩滿,心胸甲錯,吐膿血」。這些方劑皆以糯米湯為輔助,取其補益之功。
  3. 反胃吐食:《本草綱目》記載「千葉白槿花,陰乾為末。陳糯米湯調送三、五口。不轉再服」,可用於治療反胃吐食。
  4. 胎動不安,下血不止
    • 《聖濟總錄》記載「棕灰散方」以青竹茹糯米湯調服,治療「妊娠胎動,下血不止,臍腹疼痛」。
    • 《聖濟總錄》記載杜仲與棗肉製成藥丸,以糯米湯送服,可「治妊娠胎動,腰痛下血,安胎」。
    • 《本草綱目》記載荷鼻燒研,以糯米湯送服,可治「胎動見黃水」。糯米與黃耆、芎藭煎服,可治「胎動下黃水」。
    • 《証治準繩‧女科》及《奇方類編》皆記載相關方劑以糯米湯送服,治療「胎前產後臍腹刺痛」、「胎動不安,下血不止」。
  5. 產後諸症
    • 《惠直堂經驗方》記載產後血崩以糯米湯送服相關方劑。
    • 《本草簡要方》、《奇方類編》、《奇效良方》、《証治準繩‧女科》、《本草綱目》等皆記載產後相關病症,如產後血崩、產後痢疾、產後赤白帶下等,可以糯米湯送服特定方劑。
  6. 其他
    • 《聖濟總錄》記載丁香與竹葉糯米湯同用,可治「小兒胃氣虛弱,多痰吐逆」、「小兒吐逆不止」。
    • 《種福堂公選良方》記載以苡仁為末,糯米湯調服,可治「肺家吐臭痰,或吐如魚腥痰」。
    • 《史載之方》記載以糯米湯送服特定方劑,可治「小兒腹中有氣不散,而臟腑微澀,夜有盜汗」。
    • 《本草綱目》記載百草霜以糯米湯送服,可治「吐血」;煉成鍾乳粉以糯米湯送服,可治「吐血損肺」;紫參、人參、阿膠以糯米湯送服,可治「吐血不止」;茶簍內箬葉燒存性,以糯米湯送服,可治「腸風便血」。
    • 《經驗丹方匯編》記載刮竈額上黑煤以糯米湯送服,可治「吐血不止」;茯苓以牛乳或人乳煎熬,再以糯米湯和丸,可治療特定疾病。

治療原理

糯米湯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以下幾個方面:

  1. 補益脾胃:糯米本身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的功效,可作為基礎,增強其他藥物的療效。
  2. 調和藥性:糯米湯性質溫和,可以調和其他藥物的藥性,使其更易於吸收和發揮作用。
  3. 引經入藥:中醫認為,糯米湯可以作為藥引,引導藥物到達特定的經絡或臟腑,增強靶向性。
  4. 增強療效:糯米湯與不同藥物配伍,可以產生協同作用,增強治療效果,例如與白芨同用可增強止血補肺之功,與丁香同用可增強溫胃止嘔之效。

總之,糯米湯作為一個基礎方劑,通過與不同藥物配伍,可以治療多種疾病,其治療原理主要體現在補益脾胃、調和藥性、引經入藥和增強療效等方面。

傳統服藥法


糯米100粒,木香、黃連(去須)。
上三味銼碎如米,同炒至米焦黃,去木香、黃連不用,只以米為末。後用枇杷葉去毛淨,焙乾,等分為末,和勻。
白湯調服半錢,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糯米湯, 出處:《衛生總微》卷十。 組成:糯米100粒,木香、黃連(去須)。 主治:吐瀉不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