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流紫丸

SHUN LIU ZI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千金》卷十八

熱性指數

25

寒性指數

7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7%
胃經 17%
肝經 17%
腎經 15%
脾經 14%
大腸經 13%
心經 2%
膀胱經 1%
肺經
胃經
肝經
腎經
脾經
大腸經
心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順流紫丸方劑中包含石膏,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瀉火:石膏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止渴生津之效。方中若出現熱證,如口渴、煩躁、咽喉腫痛等,石膏可清解體內熱邪,達到清熱瀉火的目的。
  2. 涼血止血:石膏亦有涼血止血功效。若方中出現血熱妄行、出血不止等症狀,石膏可涼血止血,達到止血安血的作用。

總之,石膏在順流紫丸中發揮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的功效,有助於治療相關病症。

順流紫丸中加入代赭石,主要有兩個原因:

  1. 止嘔安胎: 代赭石味甘辛,性平,入脾、胃經。具有鎮靜止嘔的作用,可緩解孕婦因妊娠反應引起的嘔吐、噁心等症狀,並能安胎,穩定胎兒狀態。
  2. 化瘀止痛: 代赭石亦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改善血液循環,減輕孕期因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的腹痛、腰痛等症狀。

順流紫丸的組方,正是利用代赭石的止嘔安胎、化瘀止痛功效,達到治療孕期常見病症的目的。

順流紫丸方劑中加入海螵蛸,主要是基於其止嘔止瀉的功效。海螵蛸性寒,味鹹,歸脾、胃經,具有收斂止瀉、制酸止嘔的作用。

方劑中加入海螵蛸,有助於緩解因脾胃虛弱、寒濕內侵而導致的嘔吐、腹瀉等症狀。同時,海螵蛸還可制酸止痛,對於胃酸過多、胃痛等症狀也有輔助療效。因此,海螵蛸是順流紫丸方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順流紫丸方劑中包含半夏,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降逆止嘔: 半夏性味辛溫,具有降逆止嘔的功效,可以針對患者因痰濁阻滯、氣逆上衝導致的噁心、嘔吐等症狀。順流紫丸治療的病症往往伴隨胃氣不降、上逆之症,半夏的加入有助於化痰降逆,緩解嘔吐症狀。
  2. 燥濕化痰: 半夏兼具燥濕化痰的作用,對於因濕痰阻滯經絡、氣機不暢所導致的咳嗽、喘息等症狀也具有改善作用。順流紫丸中其他藥材如紫蘇、杏仁等也有化痰止咳功效,半夏的加入可增強化痰之力,使整體療效更顯著。

順流紫丸中加入桂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陽散寒,促進血液循環: 桂枝性溫,味辛,具有溫陽散寒、通經活絡的功效。對於寒凝血瘀所致的經脈阻滯、血行不暢,桂枝可以溫通經脈,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供血,緩解疼痛。

2. 協調藥性,增強療效: 順流紫丸中其他藥材可能偏寒涼,而桂枝的溫性可以中和寒涼之性,使藥性協調,避免藥物過於寒涼而傷陽氣,同時也能增強藥效,提高治療效果。

順流紫丸方劑中含有巴豆,主要原因是其具有峻下逐瘀之效。巴豆性熱,味辛,有毒,能瀉熱通便、消腫散結,對於瘀血阻滯、腸道積滯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在順流紫丸的組成中,巴豆的加入,主要是用其峻下之力,以利於藥物有效地清除腸道積滯,並配合其他藥物共同作用,達到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效果。但因其毒性較大,使用時需謹慎,需遵醫囑,並嚴格控制劑量,不可自行服用。

主治功效


順流紫丸,源自中醫古方的智慧結晶,以石膏、代赭石、海螵蛸、半夏、桂枝、巴豆為主要成分,精妙組合,相輔相成,在現代中醫臨牀上仍發揮著顯著功效。

石膏性寒味甘,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活絡止痛。

代赭石性平味甘澀,通經止血,平肝息風,止咳化痰,清熱涼血,活血化瘀,止嘔,止咳平喘,鎮靜安神。

海螵蛸性微寒味鹹、甘,固澀止帶,清熱解毒,疏風散寒,活血化瘀。

半夏性溫味辛,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

桂枝性溫味辛,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

巴豆性大熱味苦,瀉下,驅蟲殺蟲,峻下逐水,清肺熱利咽,活絡止痛,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消食化積。

中醫精華,千古流傳

順流紫丸將這些中藥藥材巧妙融合,共同發揮作用,兼具清熱瀉火、化痰止咳、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等功效,在臨牀應用中展現出卓越的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惠澤眾生

順流紫丸主治功效廣泛,涵蓋心腹積聚、兩脅脹滿、留飲痰癖、大小便不利、小腹切痛、膈氣上塞等多種病症。

臨牀應用,有口皆碑

順流紫丸在中醫臨牀上廣泛應用,深受患者信賴。它有效緩解心腹積聚引起的塊狀物積聚、兩脅脹滿等不適,幫助清除飲水與痰液積聚成癖引起的病症,緩解大小便不通暢的困擾,減輕小腹部隱痛,疏通膈肌氣機鬱滯,改善胸悶不舒等症狀。

中藥瑰寶,懸壺濟世

順流紫丸凝聚了中醫藥的智慧結晶,在現代中醫臨牀上仍發揮著重要作用。它以天然中藥為原料,秉承古方精髓,為患者帶來健康與福祉,展現出中醫藥在疾病治療中的獨特優勢。

傳統服藥法


當歸1分,代赭1分,茯苓3分,烏賊魚骨3分,桂心3分,肉蓯蓉2分,藜蘆5分(少熬),巴豆60枚(去心皮)。
上為末,白蜜為丸。
食前服如小豆1丸,每日2次,不知,增之;欲下,倍服之,別搗巴豆令如膏。
忌生蔥、狸肉、酢物、野豬肉、蘆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清熱化痰、行氣利水之功,但其性寒涼,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排尿困難噯氣肺結核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腹瀉無尿及少尿多痰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順流紫丸, 出處:《千金》卷十八。 組成:石膏5分,代赭3分,烏賊骨3分,半夏3分,桂心4分,巴豆7枚。 主治:心腹積聚,兩脅脹滿,留飲痰癖,大小便不利,小腹切痛,膈氣上塞。

順流紫丸, 出處:《外台》卷八引《範汪方》。 組成:當歸1分,代赭1分,茯苓3分,烏賊魚骨3分,桂心3分,肉蓯蓉2分,藜蘆5分(少熬),巴豆60枚(去心皮)。 主治:百病留飲宿食,心下伏痛,四肢煩疼,男子五勞七傷,婦人産有餘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