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物麻黃湯

六物麻黃湯

LIU WU MA HUANG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5

熱/寒比例

(2.8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8%
脾經 23%
胃經 16%
膀胱經 14%
心經 14%
肝經 4%
肺經
脾經
胃經
膀胱經
心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六物麻黃湯中加入麻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宣肺解表:麻黃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宣肺解表之效。對於風寒束表、肺氣不宣引起的發熱、頭痛、鼻塞、咳嗽等症狀,麻黃能發汗解表,使外邪從汗孔排出,達到解表止咳的作用。
  2. 溫經散寒:六物麻黃湯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束表、寒凝經脈的疾病,麻黃的溫陽散寒作用可以促進血液循環,解除寒邪對經脈的阻滯,有利於藥效的發揮。

六物麻黃湯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固表:麻黃性溫發散,容易耗傷正氣。人參性溫,味甘,能補益元氣,固護脾胃,有助於抵禦外邪侵襲,防止麻黃過度發散而傷正。
  2. 調和藥性:麻黃性辛溫,容易燥烈,人參性甘溫,能緩和麻黃的燥烈之性,使藥性更加平和,減少副作用。

總之,人參在六物麻黃湯中起到補氣固表、調和藥性的作用,有助於提高藥效,減少副作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六物麻黃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麻黃性辛溫,容易燥烈傷陰,而甘草性甘平,味甘入脾,能緩解麻黃的燥熱之性,使藥性平和,避免傷及脾胃,更好地發揮藥效。
  2. 增強療效: 甘草具有調和諸藥,解毒、緩解疼痛、止咳等作用,能協同麻黃、桂枝等藥物,更好地發揮散寒解表、宣肺止咳的作用,提升藥物的療效。

六物麻黃湯中的葛根,其作用在於解肌發表、透疹止痛

麻黃湯原方主治風寒表證,但若患者兼有肌膚麻木、疼痛等症狀,則需加入葛根。葛根具有疏散風寒、解肌止痛的功效,可以緩解麻黃湯的發汗作用,避免汗出過多,同時促進皮疹透發,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狀。

此外,葛根還有解表除煩、升陽止瀉的功效,可以輔助麻黃湯清熱解表,緩解患者的發熱、頭痛等症狀

六物麻黃湯中加入蒼朮,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燥濕化痰:六物麻黃湯用於治療風寒束表,兼有濕邪阻肺的感冒。蒼朮味辛性溫,具有燥濕化痰之效,能協助麻黃、桂枝等藥物疏風散寒,並利濕化痰,使肺氣通暢。
  2. 健脾燥濕:蒼朮還有健脾燥濕的功效,可以改善脾胃虛弱所導致的痰濕內阻,進一步增強機體抵抗力,有助於疾病的痊癒。

總之,蒼朮的加入,不僅能促進風寒濕邪的排出,更能健脾益氣,協同其他藥物,發揮更好的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六物麻黃湯之傳統功效與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傷寒陰盛陽虛」之證,特見於立春至清明前發病者。其關鍵病機為外寒束表,內陽不足,形成「表寒未解、裡氣已虛」之狀態。症狀特點為自汗惡風,脈象顯示寸脈短弱(陽虛於上),關尺脈相對有力(陰盛於下),整體脈浮數或緊緩,反映正邪交爭而正氣不支。此證不同於單純太陽傷寒(無汗)或太陽中風(汗出營弱),而是夾雜陽虛內因,故需解表與扶正並行。


組方邏輯與治療原理

  1. 君藥:麻黃(去節)

    • 解表發汗為主,但「去節」可減其峻烈之性,取其宣肺開腠理之功,針對表寒束縛。然慮其耗氣,故配伍補益藥以制約。
  2. 臣佐配伍:人參、甘草

    • 人參補元氣、助肺脾,彌補陽虛之本,防麻黃過散;甘草調和諸藥,益氣和中,與人參共築裡氣防線。二者協力扶助正氣,使汗出有源,不致傷正。
  3. 佐藥:葛根、蒼朮

    • 葛根升陽解肌,助麻黃透邪外出,兼生津舒筋,防發汗過度傷陰;蒼朮燥濕健脾,針對清明前濕氣漸升之季節特點,杜絶濕邪內滯。一升一燥,調理氣機。
  4. 加減法之深意

    • 汗未止加荊芥:荊芥輕揚疏風,助麻黃解表而不峻,適用於表邪未盡、營衛鬆弛之自汗。
    • 不怯風仍汗出加丁香皮:此藥溫中降逆,收斂浮陽,推測用於陽虛不固、汗漏不止之變證,取「舶上」者,質優效專。
  5. 煎服法之配合

    • 大棗煎湯送服,既能滋脾和營,佐制麻黃辛散,亦能調和藥性。熱服助藥力溫通,契合「陰盛陽虛」病機。

整體治療思維
此方體現「標本兼治」法則:以麻黃解表為標,人參、甘草固本為本,輔以葛根、蒼朮調節氣化。其核心在於「發汗不傷正,扶正不滯邪」,尤其針對春初寒溫交替、人體陽氣初升未旺之際,外寒易乘虛內襲的時令特點。加減法更顯靈活,隨證調節開闔力度,反映對「汗法」的精准把控。

傳統服藥法


麻黃(去節)1兩,人參半兩,甘草半兩,葛根3分,蒼朮3分。
如3-5服後汗未止,加荊芥3分;如3-5服後不怯風,猶自汗出,加舶上丁香皮半兩。
上為末。
每服3錢,水1盞,大棗2個,煎至7分,去滓熱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六物麻黃湯具有發汗解表、溫陽散寒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傷寒陰盛陽虛、自汗惡風、兩手脈浮數或緊或緩、寸脈短、力小於關尺脈、發病在立春以後至清明以前者。如果患者有發熱、頭痛、咳嗽、痰多、胸悶、氣短等症狀,則不宜服用六物麻黃湯。

相關疾病


痲風 [漢生氏病]怕冷身體容易出汗怕吹到風

相同名稱方劑


六物麻黃湯, 出處:《傷寒微旨論》卷上。 組成:麻黃(去節)1兩,人參半兩,甘草半兩,葛根3分,蒼朮3分。 主治:傷寒陰盛陽虛,自汗惡風,兩手脈浮數或緊或緩,寸脈短,力小於關尺脈,發病在立春以後至清明以前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