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二仁通幽湯中加入桃仁,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一、活血化瘀: 桃仁性味苦甘,入心、肺、大腸經,具有活血化瘀、潤腸通便的功效。方中因便祕、積滯所致的腸道瘀血,桃仁可有效破除血瘀,促進腸道蠕動,利於通便。
二、潤腸通便: 桃仁含有油脂,具有潤腸通便的作用,配合方中其他藥物,可以緩解便祕,使腸道通暢,達到通幽的效果。
總之,桃仁在二仁通幽湯中,發揮著活血化瘀、潤腸通便的功效,協同其他藥物,有效改善便祕、腹痛等症狀。
二仁通幽湯中加入鬱李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潤腸通便: 鬱李仁性味甘平,入大腸經,具有潤腸通便之效。二仁通幽湯主治熱結便祕,鬱李仁可以潤滑腸道,促進腸蠕動,幫助排泄宿便,緩解便祕症狀。
- 利水消腫: 鬱李仁兼具利水消腫的功效,可改善因熱結所致的水腫,配合其他藥物,更能促進水液代謝,使通便效果更佳。
總而言之,鬱李仁在二仁通幽湯中起到潤腸通便、利水消腫的雙重作用,有效地解決熱結便祕問題。
二仁通幽湯的組成中,加入當歸尾,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引血下行,潤腸通便:當歸尾性溫,味甘,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潤腸通便的功效。二仁通幽湯主要用於治療熱結腸胃,便祕腹痛,因此加入當歸尾,可引血下行,潤滑腸道,促進排便,緩解便祕。
- 緩解腸燥熱:當歸尾具有涼血解毒之效,可緩解腸道燥熱,促進腸蠕動,改善排便不暢。
綜上所述,二仁通幽湯加入當歸尾,是為了引血下行,潤腸通便,並緩解腸燥熱,達到治療便祕腹痛的效果。
二仁通幽湯中加入茴香,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 理氣止痛: 茴香性溫,味辛,入肝、脾經,具有行氣止痛、溫中散寒之功。二仁通幽湯主要用於治療腹痛、腹脹、便祕等症,而茴香可疏通腸胃氣機,緩解疼痛,並促進腸道蠕動,利於通便。
- 助消導滯: 茴香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幫助消化吸收,並可有效去除腸道積滯,從而緩解腹脹、腹痛等症狀。
綜上,二仁通幽湯中加入茴香,能夠有效改善腸胃氣機,促進消化,緩解疼痛,利於通便,從而起到通幽之效。
二仁通幽湯中加入紅花,主要是為了增強活血化瘀的作用。紅花性溫,味辛,歸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
方中二仁指杏仁、仁丹,主治腸道積滯,而紅花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腸道局部血運,加速瘀血消散,有助於通暢腸道,緩解便祕,進一步增強二仁通幽湯的療效。
二仁通幽湯中加入大黃,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瀉熱通便: 大黃性寒,味苦,入胃、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的功效。二仁通幽湯主要用於治療熱結便祕,大黃可瀉熱通便,促進腸道蠕動,利於排泄積滯,達到通幽之效。
- 清熱解毒: 大黃還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清除腸道積熱,減少熱毒對人體的傷害。二仁通幽湯中的其他藥材,如芒硝、枳實等,也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與大黃相輔相成,加強通幽效果。
二仁通幽湯中加入桂枝,並非為了其通暢腸胃的功效,而是為了緩解藥性。
二仁通幽湯以大黃、芒硝為主,具有瀉下通便的峻猛之性。桂枝性溫,味辛甘,可緩解大黃、芒硝的寒涼之性,避免其傷及脾胃陽氣,同時還可促進氣血運行,使藥力更好地到達病竈。
因此,桂枝的加入,既能調和藥性,又能增強療效,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
二仁通幽湯中加入川楝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肝理氣,通暢氣機: 川楝子味苦、性寒,入肝、脾經,具有疏肝理氣、止痛消積的功效。二仁通幽湯主治肝膽濕熱所致的胸脅脹痛、腹痛、便祕等症,而川楝子可以疏肝解鬱,通暢肝氣,進一步促進氣機流通,緩解肝膽濕熱引起的疼痛和不適。
- 消積化滯,通利大便: 川楝子具有消積化滯的功效,可以幫助消化積滯,促進腸道蠕動,通利大便。二仁通幽湯中還包含其他消積化滯的藥物,例如枳實、厚朴等,川楝子的加入,可以增強消積化滯的效果,進一步改善便祕症狀。
主治功效
二仁通幽湯
二仁通幽湯是中藥方劑之一,由桃仁、鬱李仁、當歸尾、茴香、紅花、大黃、桂枝、川楝子等中藥材組成,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活絡、清熱涼血、消腫止痛等多種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脈搏有力而堅硬,瘀血和熱邪在經絡和血液中鬱積日久,胸悶不舒暢,小腹下墜感,能吃東西不口渴,大小便次數少而且幹結等症狀。
桂枝 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桂枝常與其他中藥材搭配使用,以增強藥效。桂枝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感冒、水腫、痛經、血瘀等症狀。
川楝子 性辛溫,歸肝、膽、小腸經,具有舒肝行氣止痛、驅蟲的功效。可治療胸脅、腹脹痛,疝痛,蟲積腹痛等。川楝子含有川楝素、香豆精、乙酸香豆精等成分,具有舒緩肌肉痙攣、改善膽汁分泌和促進腸胃蠕動之效。川楝子性苦、寒,入肝、脾、大腸經,能驅蟲、殺蟲、止痛,常與檳榔、使君子等同用。川楝子性苦寒,功能清肝火、泄鬱熱、行氣止痛,適用於肝鬱化火引起的各種疼痛。
大黃 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大黃清熱利尿,可治療實熱便祕、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大黃瀉下,可治療熱結便祕、實熱結而兼氣血虛虧、脾陽不足、冷積便祕、濕熱痢疾初起、食積腹痛等症。大黃止血,可治療血熱妄行所致之吐血、衄血等症。大黃活血化瘀,可治療產後瘀阻腹痛、惡露不盡、瘀血腫痛等症。大黃清熱解毒,可治療實熱便祕、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血熱吐衄、目赤、咽腫、腸癰腹痛、癰腫疔瘡、瘀血經閉、跌打損傷、水火燙傷等。大黃降氣,可治療腹痛、脹氣、嘔吐等消化系統問題。大黃清熱涼血,可治療血熱妄行之吐血、咳血、衄血等症。大黃清熱瀉火,能使感染所致發熱患者和致熱動物體溫明顯降低。
紅花 在傳統中醫裡具有多種藥效,包括調經和通經、活血化瘀、通經絡以及清熱涼血等功效。紅花有助於刺激子宮收縮、增強子宮張力,促進月經來潮,緩解痛經,調節月經不調、閉經等症狀。它還具有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抑制血栓形成等作用,可緩解瘀血積聚引起的疼痛和腫脹。此外,紅花還能通經絡、活血化瘀,緩解因氣血瘀滯引起的疼痛和腫脹,促進氣血運行,常被用於治療癥瘕積聚、心腹瘀痛、跌打損傷等症狀。在清熱涼血方面,紅花可清熱解毒,緩解熱鬱血瘀引起的斑疹色暗、熱毒瘡瘍等症狀。然而,紅花活血化瘀作用較強,孕婦及有出血傾嚮者應謹慎使用,宜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桃仁 性溫味苦,歸肝經,具有調經、活血化瘀、通便、止咳化痰、清熱瀉火等功效。其能改善經期不調、經血量少或過多、經期疼痛等病症,緩解腸燥、促進消化道分泌,加速腸道排放,促進呼吸道分泌物分泌,擴張呼吸道,降低咳嗽氣喘。桃仁常用於治療經閉、痛經、產後瘀滯腹痛、癥積痞塊、跌打損傷、腸燥便祕、寒痰咳嗽、痰多無色且稀薄、咳嗽氣喘等病症。
茴香 性溫味甘,歸脾、胃、肝、腎四經。具有溫裡溫中、理氣行氣、驅蟲殺蟲、補腎壯陽、疏肝解鬱、活絡止痛、健脾益氣等
傳統服藥法
桃仁、鬱李仁、歸尾、小茴、紅花、制大黃、桂枝、川楝子。
《重訂通俗傷寒論》:血脹,多因絡瘀,或早服截瘧藥,脹在右邊者為肝脹,在左邊者為脾脹;或婦人寒鬱子宮,子宮積瘀,脹在少腹者為石瘕。《內經》所謂惡血不瀉,衃以留止,日以益大,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以活血化瘀為主,兼通便止痛。若瘀血較重,可加大活血化瘀藥物用量;若便秘較重,可加大通便藥物用量。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損傷正氣。
- 本方有活血化瘀、通便止痛之功,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二仁通幽湯, 出處:《臨證指南醫案》。 組成:桃仁、鬱李仁、歸尾、小茴、紅花、制大黃、桂枝、川楝子。 主治:脈實,久病瘀熱在血,胸不爽,小腹墜,能食不渴,二便澀少。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