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白乾葛湯

ER BAI QIAN GE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6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30%
肺經 30%
脾經 23%
膀胱經 7%
大腸經 7%
胃經
肺經
脾經
膀胱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二白乾葛湯中加入蔥白,主要考量其辛溫發散,解表散寒的作用。

蔥白性溫,味辛,入肺經,能散寒解表,宣肺通竅。在二白乾葛湯中,蔥白與白芍、白朮等藥物相配,起到協同作用,增強解表散寒之力,有助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發熱、鼻塞流涕等症狀。此外,蔥白還有開胃健脾的功效,有助於緩解因風寒感冒引起的食慾不振等症狀。

二白乾葛湯中加入白芷,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疏散風寒,通竅止痛:白芷性溫,味辛,入肺、胃經,具有疏散風寒、通竅止痛的功效。二白乾葛湯主治風寒束表、頭身疼痛、鼻塞流涕等症,而白芷可助其疏散風邪,通利鼻竅,緩解疼痛。
  2. 解毒消腫:白芷亦具解毒消腫之效。若患者因風寒侵襲,出現面部腫脹、鼻塞等症,白芷可幫助消腫止痛,改善病症。

二白乾葛湯中包含葛根,主要原因有二:

  1. 解肌退熱:葛根味甘性涼,具解肌退熱之效。二白乾葛湯主治外感風寒,發熱惡寒,頭痛鼻塞等症,葛根可疏散風邪,使表邪從汗而解,達到退熱效果。
  2. 升陽解表:葛根具有升陽解表的作用,可使陽氣上升,驅散寒邪。二白乾葛湯常用於治療陽氣不足、寒邪外襲所致的感冒,葛根可助陽氣升發,抵禦外邪入侵,達到解表止咳的效果。

二白乾葛湯中加入升麻,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熱:升麻性微寒,能疏散風熱,清熱解毒。二白乾葛湯主治風熱感冒,伴有發熱、頭痛、口渴等症狀,升麻的加入有助於清熱解表,緩解患者的不適。
  2. 升陽舉陷:升麻具有升陽舉陷之功,可提振陽氣,改善氣血循環。二白乾葛湯中還包含白芍、甘草等滋陰養血的藥物,升麻的加入可以平衡藥性,避免過於滋膩,使藥效更加全面。

主治功效


二白乾葛湯

藥方組成:

  • 白芷: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等功效。

  • 蔥白:具有發散風寒、解表透疹、發汗解表、通陽、利尿、解毒、祛風除濕、安胎、驅蟲殺蟲、通經絡、清熱解毒等功效。

  • 葛根: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止血、生津止渴、解酒毒、透疹、止瀉和清熱解毒等功效。

  • 升麻:具有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熱解毒、補血養肝、散風熱、透疹、補陽等功效。

主治功效

主要治療陽明經表證引起的頭痛,額頭及眼眶周圍同時疼痛,脈搏洪大而有力,發燒卻沒有汗。

藥方組成介紹

  1. 白芷: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等功效。白芷可治療外感風寒或風熱所致的頭痛、鼻淵、齒痛及風濕痹痛,適用於風濕痹痛、腰膝酸軟、筋骨疼痛等症狀,可溫暖陽氣,散寒除濕,利水消腫,改善經血過多或經期不調,以及陰道分泌物過多等。可治療感冒、咳嗽,使呼吸暢通,並具有良好的抗菌消炎能力,可幫助排膿。

  2. 蔥白:具有發散風寒、解表透疹、發汗解表、通陽、利尿、解毒、祛風除濕、安胎、驅蟲殺蟲、通經絡、清熱解毒等功效。常於感冒風寒之初發,或於外感表症中配合其它解表藥以助發汗;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鼻塞、惡寒、咳嗽、關節痠痛、風濕痹痛等症狀;富含維生素C和葉酸,可保持胎兒健康。

  3. 葛根: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止血、生津止渴、解酒毒、透疹、止瀉和清熱解毒等功效。葛根可以治療感冒、發熱、咳嗽、氣喘、吐血、衄血、崩漏、外傷出血、熱病口渴、陰虛消渴、酒醉、乙醇中毒、麻疹不透、熱瀉熱痢、脾虛泄瀉以及感冒、發熱、喉嚨痛、口腔潰瘍等熱毒性疾病。

  4. 升麻:具有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熱解毒、補血養肝、散風熱、透疹、補陽等功效。升麻可治療感冒發燒、頭暈頭痛、口渴、口腔潰瘍、便祕、黃疸、病毒性肝炎、貧血、月經不調、失眠、心血管疾病、風熱上攻、陽明頭痛、雷頭風證、麻疹透發不暢、氣虛下陷、久瀉脫肛、崩漏下血等疾病。

總結

二白乾葛湯是一種具有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熱解毒、補血養肝、散風熱、透疹、補陽等功效的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陽明經表證引起的頭痛,額頭及眼眶周圍同時疼痛,脈搏洪大而有力,發燒卻沒有汗。

傳統服藥法


蔥白、白芷、乾葛、升麻。
症兼太陽者,加羌活、防風、川芎;症兼少陽者,加柴胡、川芎;嘔惡,合二陳平胃散;有火者,加梔、連。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發散作用,體質虛弱、脾胃虛寒者慎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頭痛原發性高血壓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不易流汗

相同名稱方劑


二白乾葛湯, 出處:《傷寒大白》卷一。 組成:蔥白、白芷、乾葛、升麻。 主治:陽明表邪頭痛,額前痛連眼眶,脈洪而長,發熱無汗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