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膽膏

鵝膽膏

E DAN GAO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瘍科選粹》卷六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25

熱/寒比例

(0.40)

複方歸經比例

大腸經 21%
肝經 15%
肺經 13%
心經 13%
脾經 13%
膽經 7%
腎經 7%
小腸經 7%
大腸經
肝經
肺經
心經
脾經
膽經
腎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鵝膽膏中加入杏仁,主要是利用其潤肺止咳的功效。杏仁味苦甘,性微溫,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降氣平喘的功效。

鵝膽膏多用於治療久咳、痰多、胸悶氣喘等症狀,而杏仁的潤肺止咳作用可以緩解這些症狀,並幫助痰液排出。此外,杏仁還有滑腸通便的功效,可以幫助改善因咳嗽引起的便祕。因此,鵝膽膏中加入杏仁,可以增強其潤肺止咳、降氣平喘的效果,使其療效更佳。

鵝膽膏中包含輕粉,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輕粉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可治療熱毒引起的瘡瘍腫痛、咽喉腫痛等病症。鵝膽膏多用於治療外傷感染、熱毒瘡瘍等,而輕粉的清熱解毒作用可輔助鵝膽清熱解毒,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2. 促進創口癒合:輕粉具有殺菌作用,可抑制感染,促進傷口癒合。鵝膽膏多用於外傷治療,輕粉的殺菌作用可防止傷口感染,促進傷口癒合,提高療效。

鵝膽膏中加入膽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殺菌消炎: 膽礬性寒,味苦澀,具有清熱解毒、殺菌消炎的功效。鵝膽膏主要用於治療濕疹、瘡瘍等皮膚病,而膽礬的加入可以抑制病菌滋生,促進傷口癒合。
  2. 收斂止癢: 膽礬還具有收斂止癢的作用,可以緩解皮膚瘙癢、灼熱等症狀,配合鵝膽的清熱解毒功效,達到消炎止癢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鵝膽膏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鵝膽膏主要用於治療「楊梅瘡」(即梅毒潰瘍)發於面部或肛門等隱蔽部位之病症。古代醫家認為,此類瘡瘍潰爛、分泌穢物,且因位置特殊(如面部影響容貌、肛門妨礙排便),需以外用藥直接腐蝕瘡面、拔毒斂瘡。方中輕粉與膽礬均具強力攻毒之效,而鵝膽調和,取其清熱解毒之用,合以緩和藥性並增強局部滲透。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杏仁(去皮尖)

    • 性味苦溫,具潤膚化瘀之效,古方中常用其油脂(如《千金方》治瘡)以軟化瘡面角質,助他藥滲透。
  2. 輕粉(水銀升煉製成)

    • 辛寒有毒,為古代外科要藥,具強烈殺蟲攻毒、祛腐生肌之效,直接破壞瘡面腐肉與毒邪。
  3. 膽礬(硫酸銅礦物)

    • 酸辛寒,具收斂、腐蝕、殺蟲之效,與輕粉協同增強化腐拔毒之力,對潰瘍膿液及壞死組織有清除作用。

組方邏輯

  • 攻毒為先:輕粉、膽礬配伍,以毒攻毒,針對楊梅瘡穢濁深層之邪。
  • 載藥達病所:鵝膽(性寒)既能清熱解毒,其黏稠脂質亦能緩和礦物藥刺激性,並作為基質使藥末黏附瘡面。
  • 潤燥兼顧:杏仁潤澤,平衡輕粉、膽礬之燥烈,避免過度斂瘡妨礙排毒。

治療原理推論
此方透過礦物藥的腐蝕性直接破壞瘡瘍壞死組織,殺滅局部病原(如梅毒螺旋體),而鵝膽與杏仁調和,兼顧清熱潤燥,減少對周圍健康組織的損傷。其設計體現古代「祛腐生新」的外治理念,以猛藥短程攻邪為主,適用於毒盛體實之症。

傳統服藥法


杏仁7個(去皮尖),輕粉5分,膽礬5分。
上為極細末。
鵝膽調,點瘡上。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鵝膽膏具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使用。如果患者出現皮膚過敏、腹瀉等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相同名稱方劑


鵝膽膏, 出處:《瘍科選粹》卷六。 組成:杏仁7個(去皮尖),輕粉5分,膽礬5分。 主治:楊梅瘡。發於面,不便見人;或發於肛門,不便大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