莪朮湯

E ZHU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7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5%
脾經 21%
心經 14%
腎經 7%
肺經 7%
大腸經 7%
胃經 7%
肝經
脾經
心經
腎經
肺經
大腸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莪朮湯中包含莪朮,主要源於其藥性與方劑主治的密切關係。

莪朮,性溫,味辛,歸脾、肝經,具有破血行氣、消積止痛、通經止痛的功效。方劑中加入莪朮,正是利用其行氣破血之性,以解決患者氣血瘀滯、經絡不通所導致的各種病症。

此外,莪朮亦可助其他藥物發揮療效,例如與延胡索、川芎等藥物配合,可增強活血化瘀之功,使藥效更顯著。

莪朮湯中包含三稜,是因其二者皆具備破血行氣之效,且藥性相輔相成。

三稜味苦辛,性溫,入肝、脾經,善於破血消癥、行氣止痛。而莪朮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則長於行氣消積、破血化瘀。二者合用,可加強破血行氣之功,對於血瘀阻滯、經絡不通所致的腹痛、癥瘕、積聚等症,療效更佳。同時,三稜能引導莪朮入血分,使其更好地發揮行氣化瘀作用,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莪朮湯中加入紅花,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 紅花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其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瘀血,有助於莪朮消腫止痛的作用。

2. 溫經散寒: 莪朮性溫,味辛,入肝、脾經,具有行氣散結、消腫止痛的功效。而紅花的溫經散寒作用,可以協同莪朮,增強其溫陽化瘀的效果,尤其適用於寒凝血瘀所致的疼痛。

紅花的加入,不僅能增強莪朮湯的活血化瘀之效,更能溫經散寒,促進藥效的發揮,使其更有效地治療寒凝血瘀導致的疾病。

莪朮湯中加入蘇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蘇木味甘、微苦,性涼,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與莪朮、川芎等藥物相配伍,可增強活血化瘀的效果,有助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病症。
  2. 涼血解毒,散瘀止痛:蘇木亦有涼血解毒的功效,可清熱解毒,散瘀止痛,對於熱毒瘀血所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起到良好的治療作用。

因此,蘇木在莪朮湯中發揮著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涼血解毒的功效,與其他藥物共同作用,達到治療目的。

莪朮湯中加入川牛膝,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引藥下行: 莪朮性溫燥,善於行氣止痛,但易於上行,難以直達病竈。川牛膝性寒,入肝腎經,具有引血下行、引藥下行的功效,可助莪朮向下滲透,直達病所,更有效地治療下焦濕熱、瘀滯等病症。
  2. 活血通絡: 川牛膝具有活血通絡、利水消腫的功效,與莪朮共用,可加強活血化瘀的作用,促進瘀血消散,改善局部循環,減輕疼痛症狀。

因此,川牛膝的加入,不僅能引藥下行,更可增強活血化瘀效果,提升莪朮湯的療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莪朮湯」,主要成分有莪朮、三稜、紅花、蘇木、川牛膝等。

牛膝具有多種功效,包括調經、祛風除濕、強筋骨、活血化瘀、利水滲濕、活絡止痛、通經、清熱利尿、滋陰、補益肝腎等。

莪朮具有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健脾胃和消食化積的功效。

紅花具有調經、活血化瘀、清熱涼血等功效。

三稜具有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消食化積、止嘔、通經等功效。

蘇木具有活血化瘀、利水消腫、破血消癥、疏肝解鬱的功效。

莪朮湯是中醫常用方劑之一,具有活血化瘀、理氣止痛、溫脾益氣的功效,主治因吃了生冷的食物所導致的脾胃損傷,血液瘀滯不通,體內有瘀血,月經只來了半個月,全身潮熱,頭痛口渴,小便疼痛等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莪朮湯性味辛溫,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但孕婦、哺乳期婦女、月經期間不宜服用。

相關疾病


月經期間身體發熱頭痛原發性高血壓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口乾口渴身體發低熱

相同名稱方劑


莪朮湯, 出處:《竹林女科》卷一。 組成:莪朮、三棱、紅花、蘇木、牛膝。 主治:因傷食生冷,血滯不行,內有瘀血,經來一半,遍身潮熱,頭痛口渴,小便作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