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連丸

二連丸

ER LIAN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6

寒性指數

32

熱/寒比例

極寒 (0.19)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8%
肝經 21%
脾經 14%
大腸經 14%
肺經 7%
心經 7%
膽經 7%
胃經
肝經
脾經
大腸經
肺經
心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二連丸方中包含蕪荑,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消積止痛:蕪荑味苦性寒,具消積止痛之效,可有效緩解因積食、腹痛等症狀導致的腸胃不適。二連丸旨在治療積滯腹痛,蕪荑可助其消食導滯,緩解疼痛。
  2. 殺蟲止癢:蕪荑性寒,能清熱解毒,並具殺蟲止癢功效。二連丸中常配伍其他具有殺蟲作用的藥材,如苦楝皮等,可共同治療因蟲積所致的腹痛、腹瀉等症狀。

二連丸中加入黃連,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解毒:黃連味苦寒,性燥,善於清熱解毒。二連丸主要用於治療濕熱蘊結所致的腸胃濕熱證,如腹痛、腹瀉、痢疾等。黃連可清熱解毒,抑制腸道內細菌的滋生,緩解腸胃炎症。
  2. 燥濕止瀉:黃連味苦燥,可燥濕止瀉。二連丸中加入黃連,可配合其他藥物,共同起到燥濕止瀉的作用,有效控制腹瀉的症狀。

總之,二連丸中加入黃連,既可清熱解毒,又可燥濕止瀉,有助於治療濕熱蘊結所致的腸胃濕熱證。

二連丸方劑中包含胡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瀉火除煩:胡黃連性寒,味苦,入心、肝、胃經,具有清熱解毒、瀉火除煩之效。二連丸主治熱毒熾盛、心煩不寐、口渴咽乾、小便短赤等症,胡黃連能清瀉心火,解熱毒,緩解患者的煩躁不安、口渴等症狀。

2. 抑制細菌,抗炎消腫:胡黃連具有抗菌消炎作用,能抑制多種致病菌的生長,對於治療由細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反應有較好的療效。二連丸所治病症常伴有炎症,胡黃連能有效控制炎症發展,促進組織修復。

二連丸中加入青黛,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 青黛性寒,味苦,入心、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二連丸以清熱解毒為主,加入青黛可增強其清熱解毒之力,有助於治療熱毒熾盛所致的各種疾病。
  2. 消腫止痛: 青黛對於熱毒引起的紅腫疼痛,有良好的消腫止痛效果。二連丸常用於治療熱毒壅盛、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青黛的加入有助於加速消炎止痛,改善患者的症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方劑「二連丸」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無辜疳毒」,屬中醫兒科疳證範疇,特徵為腦後或頸側出現核狀腫塊(類似瘰癧),觸之可動、質軟不痛。古人認為「無辜疳」與蟲積、熱毒、痰瘀結聚有關,多因小兒體虛、飲食不潔或外染毒邪所致。二連丸以清熱消疳、殺蟲解毒為核心,針對熱毒蘊結、蟲積成疳的病機。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分析

  1. 黃連、胡黃連(二連配伍)

    • 黃連苦寒,清心胃實火、解熱毒;胡黃連專退虛熱、消疳積,二者協同清泄內外熱邪。
    • 胡黃連尤擅「骨蒸疳熱」,能導熱下行,與黃連共為君藥,直折疳毒熱勢。
  2. 白蕪荑、蚵蚾(殺蟲消積)

    • 白蕪荑辛溫,殺蟲消積,專治小兒蟲疳;蚵蚾(即蟾蜍)辛涼有毒,以酒炙後減毒性,取其「以毒攻毒」之效,散結消腫。
    • 二者針對「無辜疳」可能伴隨的蟲積與痰毒結聚,破除有形之結。
  3. 青黛(清肝涼血)

    • 青黛鹹寒,清肝火、解鬱熱,助二連清熱解毒,並防熱毒入血分。
    • 其色青入肝,適合小兒肝常有余之體質,預防熱極動風。

配伍特點與治療原理

  • 攻補兼施:全方以清瀉為主,結合殺蟲、散結,面糊為丸緩和藥性,米飲送服護胃氣,符合小兒「易虛易實」體質。
  • 標本同治:黃連、胡黃連治熱毒之本;白蕪荑、蚵蚾治蟲積痰結之標,核狀腫塊屬痰瘀互結,此方側重「清熱化痰、解毒散結」。
  • 劑型設計:粟米大小丸劑,適合小兒服用;食後、臨臥服藥,使藥力持續作用。

推論可能擴展應用
雖原方主攻無辜疳毒,然其組方思路(清熱+殺蟲+散結)或可延伸於其他「熱毒挾痰瘀」之證,如小兒淋巴結腫大(屬痰核者)、慢性濕疹(熱毒蘊膚)等,然須依據證候加減化裁。

傳統服藥法


白蕪荑半兩,黃連半兩,胡黃連半兩,青黛半兩,蚵蚾1個(只用酒浸,炙,去骨)。
上為末,面糊為丸,如粟米大。
每服30丸,食後、臨臥米飲送下,每日3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二連丸, 出處:《得效》卷十二。 組成:白蕪荑半兩,黃連半兩,胡黃連半兩,青黛半兩,蚵蚾1個(隻用酒浸,炙,去骨)。 主治:無辜疳毒,腦後項邊有核如瘰癧狀,按之轉動,軟而不疼。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