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效湯
SHU XIAO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濟總錄》卷六十六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偏熱 (1.56)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殊效湯中加入薄荷,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薄荷性涼,味辛,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解毒消炎之效。若方劑中存在熱證,如風熱感冒、頭痛目赤等,薄荷可發揮清熱解表之功,使藥效更佳。
其二,薄荷氣味芳香,可增強藥液的香氣,使其更易於服用,同時亦可緩解藥物的苦味,提高患者服藥的順應性。
殊效湯中加入橘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理氣健脾: 橘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溼化痰的功效。橘皮能疏肝理氣,使氣機流通,改善脾胃運化功能,從而達到健脾止瀉、化痰止咳的效果。
- 降逆止嘔: 橘皮能降逆止嘔,對於因脾胃不和、氣逆上湧所致的嘔吐,具有較好的療效。
總體而言,橘皮在殊效湯中起着理氣健脾、降逆止嘔的功效,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緩解嘔吐、腹瀉等症狀。
主治功效
殊效湯方主治功效分析
《聖濟總錄》記載的殊效湯,主治「咳逆」。方中選用乾柿、乾薄荷葉及陳橘皮三味藥材,其治療原理可從以下幾方面分析:
1. 清熱潤燥,止咳化痰: 方中乾柿性溫,味甘澀,具有潤肺止咳、斂肺降逆之功。將柿子細切炒至焦黑,更能增強其收斂止咳之效,並能溫潤肺燥,適合肺燥咳嗽者。 薄荷味辛、性涼,具有清熱解毒、疏風散寒、疏肝解鬱的功效,能清泄肺熱,利於止咳。兩藥配合,一溫一涼,寒溫並濟,既能清熱潤燥,又能止咳化痰。
2. 理氣降逆,寬胸止咳: 陳橘皮味辛、苦,性溫,歸脾、肺經,具有理氣和胃、燥濕化痰、降逆止咳之功。其去白焙制,更能增強其理氣化痰的功效。 咳逆之症,常因肺氣鬱滯,氣逆上衝而致。橘皮的理氣作用,能疏通肺氣,使肺氣下降,從而緩解咳逆之症。
3. 方劑組成分析與協同作用: 方中三味藥材配伍精妙,藥性協調。乾柿收斂止咳,溫潤肺燥;薄荷清熱解表,疏散肺熱;陳橘皮理氣化痰,降逆止咳。三者合用,能有效地清熱潤燥、理氣降逆、止咳化痰,共同作用於咳逆的病理機制。 《聖濟總錄》中提供的兩個不同劑量版本的殊效湯,可能針對咳逆症狀的輕重有所調整,但其核心治療機理一致。
綜上所述,殊效湯通過清熱潤燥、理氣降逆、止咳化痰的共同作用,達到治療咳逆的目的。其寒溫並濟的配伍特點,使其適用範圍更廣,臨牀療效顯著。
傳統服藥法
乾柿(細切,炒令焦黑)1兩,乾薄荷葉1兩,陳橘皮(去白,焙)1兩。
上為粗末。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日3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殊效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六十六。 組成:乾柿(細切,炒令焦黑)1兩,乾薄荷葉1兩,陳橘皮(去白,焙)1兩。 主治:咳逆。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