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嬰丹

育嬰丹

YU YING D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扁鵲心書》

熱性指數

8

寒性指數

23

熱/寒比例

(0.35)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17%
胃經 17%
心經 17%
肝經 11%
脾經 11%
肺經 11%
膽經 5%
大腸經 5%
腎經
胃經
心經
肝經
脾經
肺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育嬰丹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廣泛應用於對嬰幼兒的調理與保健。其中,硃砂的加入有其特定的目的和效果。硃砂,又名硃砂,主要成分是汞硫化物,歷史上被用於中醫上有安神定驚的作用。對於嬰幼兒來說,生長發育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焦躁不安、失眠多夢等情況,而硃砂能夠幫助鎮靜心神,改善睡眠質量。

此外,硃砂還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有助於減少因內熱引起的各種不適,如口瘡、皮疹等,這些症狀在嬰幼兒中較為常見。透過調整體內的陰陽平衡,育嬰丹中的硃砂在保護嬰幼兒的健康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需注意的是,由於硃砂含有汞元素,其用量必須謹慎控制,以避免潛在的毒性影響。在使用含有硃砂的方劑時,應遵循中醫師的指導,確保安全有效。

育嬰丹中加入赤石脂,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止瀉固腸: 赤石脂性澀,可收斂腸道,止瀉止痢。育嬰丹常用於治療嬰兒腹瀉,赤石脂能有效緩解腹瀉症狀,並幫助腸道恢復正常功能。
  2. 止血: 赤石脂有止血作用,可用於治療嬰兒因消化不良引起的便血等問題。

赤石脂作爲育嬰丹的組成部分,起到收斂止瀉、止血的作用,有助於緩解嬰兒消化系統相關疾病。

育嬰丹中加入青黛,主要是針對嬰幼兒常見的熱證,如發熱、口舌生瘡、牙齦腫痛等。

青黛性寒涼,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消腫止痛的功效。它能清解體內熱毒,並抑制細菌生長,緩解炎症反應,從而達到消炎止痛、退熱的效果。

另外,青黛還能改善血液循環,促進傷口癒合,對於嬰幼兒發熱引起的口腔潰瘍、牙齦腫痛等也有輔助治療作用。

育嬰丹中加入寒水石,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寒水石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止瀉的功效。嬰幼兒易受暑熱侵襲,而寒水石可以有效清熱解毒,緩解嬰幼兒發熱、腹瀉、口瘡等症狀。
  2. 止瀉止吐:寒水石還能收斂止瀉,對於嬰幼兒因脾胃虛弱引起的腹瀉,以及嘔吐等症狀也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總而言之,寒水石在育嬰丹中發揮著清熱解毒、止瀉止吐的重要作用,有助於緩解嬰幼兒常見的夏季疾病。

育嬰丹方劑中包含牡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鎮心安神: 牡蠣性寒、味鹹,入心、肝經,具有鎮心安神、平肝潛陽的功效。對於嬰幼兒常見的驚悸不安、夜啼不眠等症狀,牡蠣能有效緩解,使孩子安穩入睡。

2. 軟堅散結: 牡蠣具有軟堅散結的作用,可以緩解嬰幼兒因積食引起的腹脹、便祕等症狀。

此外,牡蠣還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對於嬰幼兒常見的發熱、口瘡等症狀也有一定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育嬰丹之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小兒面黃,肚大青筋,作瀉,及五疳諸積」,屬中醫兒科「疳證」範疇。疳證多因脾胃虛弱、運化失職,導致氣血津液虧耗,或因積滯日久,鬱而化熱,傷及五臟。其病機關鍵在「脾胃受損,五臟失養」,臨床可見形體消瘦、腹部膨隆、青筋顯露、泄瀉不止等症狀。五疳(心、肝、脾、肺、腎疳)則進一步指出病位偏重,如心疳伴見驚熱,肝疳見目赤淚多等。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白蠟為君,健脾固腸

    • 白蠟性味甘淡微溫,質黏稠,《本草綱目》載其「補中益氣,止泄痢」,既能健脾益氣,又具收斂固澀之性,針對小兒久瀉、腸滑不固之病機。重複熔煉七次(「傾入碗內七次」)可能為去除雜質,增強藥性純度。
  2. 五色引藥,分治五疳

    • 朱砂(心疳):色赤入心,鎮驚安神,清心火,治心疳煩熱。
    • 赤石脂(脾疳):色黃入脾,溫澀止瀉,針對脾虛泄瀉、肚大青筋。
    • 青黛(肝疳):色青入肝,清肝瀉火,治肝疳目赤、搐搦。
    • 寒水石(肺疳):色白入肺,清熱降火,治肺疳咳嗽、潮熱。
    • 牡蠣(腎疳):色黑入腎,滋陰潛陽,治腎疳骨瘦、齒遲。
    • 此配伍暗合五行五色理論(朱砂赤、青黛青、赤石脂黃、寒水石白、牡蠣黑),針對五臟不同證型調整用藥,體現「辨疳論治」思想。
  3. 雞蛋清為引,調和藥性

    • 雞蛋清甘涼潤燥,能緩解諸藥燥性,並富含營養,適於羸弱患兒。蒸煨之法使藥性溫和,易於吸收。

綜合理路
此方以白蠟健脾固本為基礎,輔以五色藥物分走五臟,標本兼顧:

  • 健脾消積:白蠟、赤石脂健脾止瀉,從根本改善運化。
  • 清熱除疳:青黛、寒水石、朱砂清臟腑鬱熱,防積久化火。
  • 五行調和:五色引藥借五行生剋關係,平衡臟腑功能。
    全方體現「虛則補之(健脾)、滯則清之(瀉疳熱)、滑則固之(止瀉)」的治療邏輯,契合小兒「易虛易實」的生理特點。

傳統服藥法


上好白蠟1兩2錢(入銚頓化,傾入碗內7次),朱砂(飛淨)1錢(心疳用之),赤石脂1錢(火燃,脾疳用之),青黛1錢(肝疳用之),寒水石1錢(用泥罐上下蓋定,火煅;肺疳用之),牡蠣1錢(火煅,腎疳用之)。
健脾進食。
先將白蠟研碎,後加各經引藥,共研細末,分作10貼,每用雞蛋1枚,開1小孔,去黃留清,入藥一貼,攪勻,紙封口,或蒸,或用火煨。
任意食之,酒飯無忌。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育嬰丹不宜長期服用,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育嬰丹, 出處:《扁鵲心書》。 組成:上好白蠟1兩2錢(入铫頓化,傾入碗內7次),朱砂(飛淨)1錢(心疳用之),赤石脂1錢(火煅,脾疳用之),青黛1錢(肝疳用之),寒水石1錢(用泥罐上下蓋定,火煅;肺疳用之),牡蠣1錢(火煅,腎疳用之)。 主治:健脾進食。主治:小兒面黃,肚大青筋,作瀉,及五疳諸積。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