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麝朱丹方劑中包含硃砂,其原因如下:
- 鎮驚安神: 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清熱解毒之效,能有效緩解驚悸、失眠、癲癇等症狀,與麝香的開竅醒神作用相輔相成。
- 活血化瘀: 硃砂具有活血化瘀之效,可改善氣血運行,減輕瘀血阻滯,與麝香的通經活絡作用相得益彰,共同起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的作用。
麝朱丹方劑中包含輕粉,主要是基於其解毒消腫的功效。輕粉性寒,味苦,具有解毒殺蟲、消腫止痛的功效。在麝朱丹方劑中,輕粉主要用於治療熱毒熾盛、瘡瘍腫毒等病症。
輕粉的毒性較強,因此在使用時需嚴格控制劑量,且需由專業醫師指導,避免發生藥物中毒現象。此外,輕粉的藥性較烈,不宜長期服用,以免損傷脾胃。
麝朱丹方劑中包含地龍,其原因主要有二:
一、通經活絡,改善血瘀: 地龍性寒,味鹹,入肝經,具有通經活絡、消腫止痛的功效。其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瘀,對於因血瘀導致的經絡阻滯、肢體麻木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二、清熱解毒,輔助治療: 麝朱丹方劑主要以麝香、硃砂等具有開竅醒神、清熱解毒作用的藥物為主。而地龍亦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可輔助其他藥物,加強清熱解毒的效果,對於熱毒壅盛、神志昏迷等症狀有積極作用。
麝香是麝朱丹方劑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主要原因如下:
- 開竅醒神: 麝香性溫,氣味芳香,具有開竅醒神、活血通絡的功效,能迅速穿透血腦屏障,直達病竈,對於神志昏迷、中風痰厥、昏迷不醒等症狀,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 解毒止痛: 麝香具有解毒止痛的功效,能有效緩解疼痛,並能解毒消腫,對於跌打損傷、骨折、外傷疼痛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麝朱丹」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本方主治「小兒急慢驚風」,症狀包括:
- 眼上翻(眼上):指眼球上吊、目睛上視,屬肝風內動之象。
- 涎鳴(涎嗚):口中痰涎壅盛,發出鳴響,為風痰上擾之徵。
- 發搐來去:肢體抽搐反覆發作,時發時止,為驚風典型表現。
「急慢驚風」為小兒危重症,急驚多因熱極生風,慢驚多屬虛風內動。此方通過鎮驚、化痰、開竅,針對風痰壅滯、心神被蒙之病機。
二、組成與治療原理
1. 藥物組成及特性
- 朱砂(2錢):
性寒質重,主入心經,能「鎮心安神、清熱解毒」,為治驚風要藥。其重鎮之性可平息肝風,安定神魂。 - 輕粉(1錢):
為水銀昇華製成,性寒有毒,能「祛痰、逐涎、攻毒」,傳統用於痰涎壅盛之實證。其勢峻烈,可滌蕩痰涎。 - 地龍(1條,特殊炮製):
地龍(蚯蚓)性寒,本具「清熱息風、通絡止痙」之功。此方以朱砂遍敷地龍體表,靜置一宿後取用其體表紅色物質,意在增強其鎮驚息風之效,或與朱砂協同引藥入經。 - 麝香(1字):
辛溫香竄,能「開竅醒神、活血通經」,擅解閉塞之神昏抽搐。少量即可穿透痰濁,醒腦回蘇。
2. 配伍邏輯與方義
- 鎮驚息風為本:
- 朱砂重鎮,直折肝風;地龍通絡解痙,合用以平抽搐。
- 輕粉與地龍協力祛除頑痰,切中「無痰不作驚」之病機。
- 開竅醒神為輔:
麝香雖量少,但其芳香透達之性,能助諸藥深入竅絡,開啟心神被蒙之閉塞。 - 特殊炮製意義:
朱砂外敷地龍後取用,可能藉蟲類藥靈動之性,增強鎮驚效果(類似「借蟲通絡」之思維)。
3. 給藥方法與機轉
- 生薄荷汁調服:
薄荷辛涼,能疏風清熱、引藥上行,輔助疏散風熱邪氣。服後「取下黑黃涎」,反映痰涎從消化道排出,符合中醫「痰去驚自止」之理。 - 劑量年齡調整(1歲1字):
因小兒形氣未充,量少而專,避免過傷正氣。
三、可能作用機制推論
- 神經抑制與抗痙攣:
- 朱砂含硫化汞,可能抑制中樞神經興奮;地龍含蚯蚓解熱鹼,具鎮靜作用。
- 祛痰與分泌物清除:
- 輕粉刺激黏膜排出痰涎,減少呼吸道阻塞。
- 刺激調節功能:
- 麝香透過血腦屏障,調節神經傳導,緩解意識障礙。
結語
麝朱丹以「鎮驚-化痰-開竅」為核心,展現中醫對驚風「標實(痰熱風)爲急」的干預策略。其組方峻猛,集中針對痰熱閉竅之急症,體現「急則治標」的辨證思維。
傳統服藥法
朱砂2錢,輕粉1錢,地龍1條(安瓷合內,朱砂摻在身上令遍,合1宿取出,上刮身上紅用),麝香1字。
上為末。
1歲1字,生薄荷自然汁調下。良久取下黑黃涎。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含有硃砂、輕粉、麝香等有毒中藥,使用時應注意用量,避免過量使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麝朱丹, 出處:《普濟方》卷三七五引《全嬰方》。 組成:朱砂2錢,輕粉1錢,地龍1條(安瓷合內,朱砂摻在身上令遍,合1宿取出,上刮身上紅用),麝香1字。 主治:小兒急慢驚風,眼上,涎嗚,發搐來去。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