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龍麝散方劑中含有地龍,主要因為地龍具備以下兩點功效,與方劑整體功效相輔相成:
- 通經活絡,化瘀止痛: 地龍性寒,善於行血通絡,可有效改善氣血運行不暢,解除經絡阻滯,對於因血瘀、氣滯導致的疼痛有顯著效果。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地龍具有清熱解毒之效,能有效清除體內毒素,並抑制炎症反應,對於因熱毒、炎症引發的疼痛、腫脹也有輔助作用。
因此,地龍在龍麝散中扮演著通經活絡、清熱解毒的重要角色,有助於整體方劑達到消炎止痛、化瘀止痛的功效。
龍麝散中包含麝香,主要原因有二:
一、開竅醒神:麝香氣味辛香濃烈,性溫通開,能直達心竅,開竅醒神,對於神志不清、昏迷不醒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二、活血化瘀:麝香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
因此,龍麝散中加入麝香,旨在發揮其開竅醒神、活血化瘀的功效,以達到治療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龍麝散之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龍麝散主治「小腸氣」,即中醫所謂的「疝氣」,泛指下腹疼痛、睪丸或腹股溝腫脹等症狀,多因寒凝氣滯、經脈拘急所致。其方以辛香走竄之藥為主,旨在溫通散寒、行氣止痛,緩解氣機壅滯引發的拘急疼痛。
二、組成藥物解析
地龍(錢子地龍)
- 性味鹹寒,入肝、脾、膀胱經,傳統用於清熱息風、通絡利水。此方特選「揩去泥土」者,強調其淨化後偏走竄之性,可鬆解經脈攣急,尤擅治疝氣拘痛。
麝香(當門子為麝香之上品)
- 辛溫香烈,通行十二經,具開竅醒神、活血散結之效。其氣香穿透力極強,能迅速疏通氣血鬱滯,破除寒凝,為治疝氣疼痛之要藥。
三、配伍邏輯與治療原理
- 辛溫通絡為主軸:麝香溫散開閉,地龍咸寒通絡,二者相合,一溫一寒,麝香之溫性主導,地龍輔佐防過燥,共奏「通而不傷」之效。
- 酒引藥下行:以無灰酒(純釀酒)送服,借酒性溫通血脈、引藥速達下焦,增強散寒止痛之力。
- 針對病機:疝氣多因寒客肝脈或氣機不暢,龍麝散透過香竄通絡、鬆解拘急,直接作用于局部氣血瘀滯,迅速緩解疼痛。
四、推衍潛在功效
除傳統主治外,根據藥物特性,此方或可延伸用於:
- 厥陰經氣滯疼痛:如少腹冷痛、婦人冷積經閉。
- 急證閉阻:若配伍得當,可能用於氣閉神昏(麝香之功)、跌撲氣血瘀阻。
總結:龍麝散以簡峻之方,集中藥力於「通」字,針對寒凝氣滯之疝痛,展現中醫「急則治標」的用藥思路,尤重香藥走竄之性與酒劑協同,為古代治急痛實證之代表方。
傳統服藥法
錢子地龍1個(揩去上面泥土),麝香、當門子各等分。
上為末。
平分2服,用無灰酒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流鼻血
相同名稱方劑
龍麝散, 出處:《普濟方》卷二四九。 組成:錢子地龍1個(揩去上面泥土),麝香、當門子各等分。 主治:小腸氣。
龍麝散, 出處:《普濟方》卷一八九。 組成:伏龍肝半兩,麝香1錢,羊脛炭皮(拍碎,炒令通赤)1兩。 主治:鼻衄。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